首页> 年度报告>澄城县> 中共澄城县委党史研究室

中共澄城县委党史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5-03-14 09:09
单位名称 中共澄城县委党史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研究、分析并记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征集、整理、编纂全县主要党史资料,并进行党史知识宣传及出版党史书籍和审阅有关出版物。
住所 澄城县东新街89号
法定代表人 郭西峰
开办资金 2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中共澄城县委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43万元 4.91万元
网上名称 中共澄城县委党史研究室.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精心编纂“红色读本”一是征编《影像红色澄城——革命老区澄城县党史图集》(四卷本)。这套书聚焦100多年来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图文并茂地展示澄城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光辉历程,再现澄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全体编纂人员广泛深入挖掘,得到方方面面的关注和支持,有夫妻、兄弟、父子、母子捐赠(提供),有几人还是三四次捐赠,更有94岁的耄耋老党员主动捐赠……幸运征集到为纪念1948年澄城县解放而烧制的“天下太平”瓷碟、1922年考入国立清华学校并任学校党支部书记的雷从民影像、1935年耿炳光在上海新闻报驻北平办事处留念、1954年县人大首届一次会议、1959年在县政府八角楼前欢迎载誉归来的全国劳模问成印合影、1962年澄城县路玺琪、问尚贤参加中共中央“七千人大会”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留念等不少弥足珍贵的影像资料,既给人以视觉冲击、心灵震撼,也带给人们以红色洗礼、思想淬炼。目前,本图集正接受中共党史出版社终审,有望在年内正规出版发行。二是编纂《执政澄城2023》。聚焦服务于地方党史基本著作的编纂需要,征集、整理、编撰《执政澄城2023》,本书包括“执政图鉴”“文件剪辑”“大事扫描”“工作纵览”“执政论坛”“先进集锦”等10部分,搜集整理资料20余万字。目前,本书已经定稿付印。三是精编《第一(西北)野战军在澄城》。本书包括图鉴、综述、征战日志、战事钩沉、党史专题、附录共6部分,约30万字,数易其稿,历时两年编成,集中反映了第一(西北)野战军在澄城的重大军事行动(活动)。为后续打造“澄合战役”“中共第一野战军前委第六次扩大会议”两张红色名片积累了丰富史料,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本书已经定稿付印。(二)同心共建“红色基地”今年以来,市委党史研究室命名王超北红色文化现场教学基地、马百党事迹陈列馆为市级党史教育基地。省委党史研究室命名马百党事迹陈列馆为省级党史教育基地。连前累计,全县已建成省级党史教育基地2处、市级党史教育基地5处。近年来,到这些党史教育基地接受教育者络绎不绝,作用发挥良好。(三)倾心宣传“红色澄城”一是持续办好“红色澄城”公众号。今年以来,先后在“红色澄城”公众号开辟“走在前做示范”“党纪学习教育”“红色澄城”故事以及“情系党史”“工作交流”等栏目(专栏),征集红色澄城故事、展现红色影像,交流党史研究工作。今年共在“红色澄城”公众号刊载文章、信息等300余篇。二是加强宣传报道。今年以来我室在县政府网站“红色澄城”栏目刊发稿件90余篇;陕西党史期刊采稿1篇,省、市党史研究室网站采纳稿件20篇;“学习强国”平台采稿10余篇。同时我室上报的5处省、市党史教育基地简介及相关延伸故事,相继在“渭南党史”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展播。上报的2个澄城革命人物故事相继在“渭南宣传”公众号进行了展播,较好宣传了“红色澄城”。(四)用心赓续“红色血脉”一是征集有故事的“红色澄城”系列。我室于3月初开展“红色澄城”故事征文活动,广泛征集发生在澄城县域内的故事和澄城籍党史人物的历史故事。截至目前,我室微信公众号已发布100余篇“红色澄城”故事,通过小故事表现大主题,用党的红色故事教育人、启迪人、感化人、鼓舞人,坚定信仰、信念和信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二是开展纪念中共第一野战军前委第六次扩大会议召开75周年影像展。以“红色澄城”公众号为载体,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回顾和展示中共第一野战军前委第六次扩大会议情况,纪念该会议召开75周年。共编发纪念活动专题10期。三是活动熏染。积极参加县委组织部和省、市委党史研究室在渭南、延安、长武、铜川等地组织的业务培训;筹备并成功在澄召开的全市党史系统业务培训暨红色澄城建设现场会;联合县关工委、教育体育局征编《澄城红色故事》教育读本;先后向企事业、学校、社区、图书馆等部门捐赠地方红色读本600余册。四是实践历练。主要是搜集、整理史料,帮助老同志整理回忆文章或回忆录,珍存红色记忆。正在为老红军郭保才、隐蔽战线工作者孙正顺整理、完善相关回忆文章。二、取得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我室成功创建市级党史教育基地2处,省级党史教育基地1处;全市党史系统业务培训暨“红色澄城”建设现场会在澄召开。县委党史研究室及1名同志受到市委党史研究室表彰。县委党史研究室党支部荣获“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1名同志被授予第五届“澄城好青年”荣誉称号。编纂的红色书籍能够更好的记录与传承历史,以文字形式系统、全面地记录本地的红色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等,防止珍贵的历史记忆随时间流逝而散失,为后人了解本地革命历程提供权威、准确的资料,确保红色基因得以传承。同时也能够教育与启发后人,为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了生动的参考教材,让他们深刻了解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激发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励后人在新时代为国家建设努力奋斗。对于地方而言,一方面为当地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历史借鉴作用,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好地把握发展规律,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另一方面丰富了地方文化内涵,成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文化资源,彰显地方文化特色,提升地方文化软实力,为文化强县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在岗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专业人员奇缺;2.党史调研不够深入。(二)改进措施:1.定期组织内部培训,邀请资深专家进行授课,提升人员专业能力。同时安排人员到上级党史研究部门、先进地区党史研究机构进行学习先进工作模式和研究方法;2.组织人员参加党史、历史研究方法等相关培训,鼓励他们研读经典著作和专业文献,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深入革命遗址、纪念馆等地实地感受,与党史专家、亲历者或其后代等进行深度访谈,广泛发放问卷收集信息,切实发挥好党史研究工作“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四、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年,我室坚持“党史姓党、党史为党,党有所需、史有所为”的工作主旨,常态化开展党史“七进”活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的落地落实;对标落实《澄城县2022——2025年党史和文献工作规划》,聚焦主责主业开展好地方党史征编、研究、宣教等工作;研究完善《澄城党史三卷》编纂大纲并做好部分专题的征编工作;配合县委组织部持续建设好联谊村“红色美丽村庄”。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