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富县县委党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对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在职党员干部职工、村级现任支书、村长及后备对象进行理论、政策、法规、科技及学历培训,从事全县国家公务员培训。 | |
住所 | 富县南教场 | |
法定代表人 | 雷鹏 | |
开办资金 | 5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县委组织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62.8万元 | 457万元 | |
网上名称 | 中共富县县委党校.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主要工作(一)紧扣“一条主线”,全面落实培训主任务党校充分发挥“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政治功能,在具体实践中,坚持把基本培训作为党校最重要、最基础、必须完成的主线任务。一是统一思想统筹推进。组织全校教职工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党校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基本培训理念和有关要求,引导广大教职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的部署上来。同时,完善与组织部门的横向协作,努力形成一体推进基本培训的工作格局。二是精准制定培训规划。认真落实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紧密结合富县实际,牢牢把握“对象、内容、方式、学制、周期”等关键要素,摸清培训底数,精准制定方案,确保全面覆盖、全员培训。三是科学设计培训班次。把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思想作为主题主线,把提高现代化建设本领作为主攻方向,重点办好科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及各级各类干部进修班、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同时,探索长短结合、线上线下结合、分段分期等灵活办班方式,切实解决工学矛盾。2024年,我校联合组织部门先后举办了全县新提拔科级干部延安精神再教育暨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全县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训班、全县关键岗位干部履职能力提升暨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全县年轻干部进修班、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轮训班等13期培训班次,参训人员1705人次,参训人数同比增长70%。(二)坚持“两个结合”,持续扩大培训覆盖面一是坚持“线下+线上”相结合。2024年,我校深入开展了“两送两服务”(送师资、送课程,服务基层组织、服务基层党群)活动,选派优秀讲师采取“送课上门”的形式,深入全县乡镇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义务授课和宣讲,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助力全县各级党组织党纪学习教育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走深走实,累计送课42个乡镇部门单位、受众2595人次,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二是坚持“课堂+现场”相结合。我校实行课程动态更新调整机制,将集体选题、新课试讲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教研活动,结合富县实际开发了一批高质量的精品专题课,确保课程更新率年均不低于20%。截至目前,已开发《奋进新征程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大精神解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等14个专题课和《直罗镇战役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直罗十二小英雄的故事》《嘹亮的军歌从东村唱响》《铸魂鄜州——富县红色故事荟》4个党性教育现场课,其中李金萍老师的现场教学课程《直罗镇战役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入选了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推荐目录,以及羊泉镇(乡镇综合执法改革)、牛武镇(宅基地改革)、马坊村(基层社会治理)、胡家坡村(乡村振兴)等7个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富县生动实践的现场教学点和“徒步秦直道奋进新征程”1条体验式教学线路,现场教学、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互动式教学课程比重持续提升,初步形成了具有富县特色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课程体系。(三)统筹“三项建设”,有力保障培训高质效坚持把提高培训质量作为生命线,持续加强科研咨政、师资队伍、办学保障“三项建设”。一是科研咨政突出地方特色。继续办好《县情研究》期刊,先后组织课题组研究撰写刊发了《<鲁忠才长征记>的启示和时代价值》《用生命书写忠诚的“红军虎将”黄甦》《延安精神的奠基元素—试论直罗精神》《嘹亮的军歌从东村唱响》《毛泽东同志在富县的二十六天—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延安时期统一战线的富县实践》《为联合抗日搭桥而壮烈牺牲的高福源》《屯垦自给书传奇保卫边区著功勋—王震将军在富县》《用好红色资源培育时代新人—富县将红色资源融入旅游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关于推动富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等10篇研究成果,为县委县政府决策咨询提供了有力的服务保障。其中,《用生命书写忠诚的“红军虎将”黄甦》一文引起黄甦故乡佛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关注,并派工作人员来校专访。二是师资建设突出引育并举。大力引进专业人才,现有高级讲师10人,占比55%;中级讲师3人,占比16%;研究生学历5人,占比27%。持续加强师资培训,多次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省委党校、陕西延安干部学院等上级院校的师资培训,努力做到全员轮训,通过“送出去”拓宽教师的理论视野、提升专业素养,科研咨政能力普遍增强。同时,从全县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优秀典型人才中遴选12名兼职教师,建立县级师资库,有效弥补了履职能力培训薄弱的短板。三是创新党性教育形式。为深入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要求,我校利用富县交通便利和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开发了“徒步秦直道、奋进新征程”主题党日活动路线,将党性教育、理论提升、拓展训练融为一体,成为富县党性教育的品牌。2024年,我校先后承办了县内以及西安、宁夏、榆林、郑州、赣州、宜宾等地党性教育和党日活动32期1200余人次。四是全力开展中小学生主题研学活动。我校联合县教育科技体育局,依托县域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红色旧址、大型工业企业、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资源,建立8个县级研学基地,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研学课程6个,成功打造5条研学精品示范线路,累计组织500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我校通过干部培训和学生研学推动县域文旅融合、带动三产发展的实践,被写入2024年县委全会和县政府工作报告中予以肯定。二、2025年工作打算2025年,我校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党校的引领指导下,围绕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的改革目标,深入贯彻中央党校来陕考察调研的指示要求和《全省县级党校分类建设实施方案》精神,全面落实基本培训要求,对标办学质量评估标准尽快补齐短板,团结全校教职工,继续为县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党校力量。一是发挥干部培训主渠道作用。高举旗帜,认真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进一步完善基本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实施校舍和餐厅改造工程,实现封闭式教学要求,抓好落地实施。二是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对照全省市县党校办学质量评估要求,突出基本培训工作主线,围绕创建示范类县级党校目标,制定我校高质量发展三年计划,实现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地位突出、基本培训任务高标准完成、办学质量评估结果“优秀”、人才队伍办学质量整体实力全面增强。三是大力开展教学创新。常态化举办精品课评选、教学比赛、备课会等活动,积极探索访谈式、情景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确保新时代课程的比重不低于理论课程总课时的65%,党性教育课程的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20%,互动式教学课程比重不低于总课时的30%,3年内3门以上课程获评市级党校精品课或组织部门好课程。四是提高科研咨政水平。联合省内外高校和行业领域专家学者等各方面机构和人才,成立“鄜州智库”,开办“鄜州大讲堂”论坛,继续办好《县情研究》期刊。五是积极拓展培训业务。进一步挖掘整合县内各类研学资源,努力形成全域研学的良好态势,积极吸引县外中小学生来我县研学旅游。同时,进一步对接资源、扩大影响,立足富县、依托延安、面向全国大力开展党性教育培训。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