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勉县> 勉县自然资源局阜川自然资源所

勉县自然资源局阜川自然资源所

发布时间: 2025-03-14 08:38
单位名称 勉县自然资源局阜川自然资源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宣传自然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辖区村民建房规划审查工作;负责辖区耕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监管和保护工作;做好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负责辖区不动产登记调查、初审、上报等工作;负责做好辖区内涉及自然资源领域信访工作;协助做好自然资源违法案件查处工作。
住所 勉县阜川镇福川社区三组
法定代表人 郭然
开办资金 21.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划拨
举办单位 勉县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36万元 5.3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勉县自然资源局阜川自然资源所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工作方面(一)耕地保护一是扎实开展耕地保护工作。坚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措施,积极开展土地巡查工作,全年在两镇辖区内共计开展巡查77次。二是认真落实承诺种植工作。按照县局要求,我所积极主动与两镇领导沟通,全力配合两镇对基本农田流出、一般耕地流出的106个图斑343.15亩图斑逐一进行实地核查督促,并高质量提前完成了承诺种植任务。三是完成图斑整改工作。完成2023年底反馈耕地“非农化”图斑整改,共计2个3.34亩;配合指导两镇完成81个非粮化图斑整改任务,共计213.15亩;优先完成25度以下37个图斑126.9亩的整改任务,确保耕地不减少。四是开展乡村规划编制工作。配合指导两镇1个社区、18个村的乡村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合理规划居住、工业、商业、教育等用地,不仅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集约,还推动了产业发展,确保耕地保护质量得以提高。五是完成土地变更调查举证工作。完成了2024年度土地变更调查173个图斑举证工作,不仅为两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更提高了辖区内自然资源业务建设水平。(二)矿产资源管理2024年以来我所加强重点区域巡查力度,辖区共有4个矿山企业全部处于关停状态。但巡查力度未有减少,对矿山企业、重点区域,特别是对已关停的阜川桃园石料厂、大汉矿业粘土矿封堵矿洞和恢复治理的福川社区王二咀石灰岩矿山继续巡查监管,坚决杜绝偷挖盗采现象发生,辖区内全年未发生偷挖盗采现象。(三)地质灾害预警防治一是开展“双控”调查认定工作。按照县局要求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要求,核查确定了辖区在册隐患点8处(新增1处),威胁群众49户130人,中等以上风险区51处,威胁群众388户1285人。按要求编制了51处风险区应急预案、管控清单、转移避险人员清单,明确了预警撤离条件、预警信号、避险场所、转移撤离路线等,建立了镇、村、点3级责任体系。二是开展地质灾害宣传培训工作。多举措对辖区内各点主要负责人、监测人以及受威胁群众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对隐患点和风险区的受威胁群众、镇村干部开展演练培训,共计完成演练培训59场,培训520余人,发放材料570余份;除此以外,还配合两镇政府制定了《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并协同两镇政府向59处隐患点和风险区编制发放了“两卡一预案”437份,确保受威胁群众一户一卡,让群众户户清楚、人人明白,有效防灾。(四)执法监察一是土地动态巡查工作。全年坚持做到每星期不少于2次的土地动态巡查,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及时取证调查,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制止、将土地、矿产违法行为处理在萌芽状态。2024年共下发卫片执法图斑9个,经现场核查全部为合法,目前已按照相关要求组卷上报。二是违法图斑整改工作。完成2018至2023年存量违法图斑5个5.31亩整改任务,其中4个4.53亩已完成整改,剩余1个0.78亩公用设施用地(陕西天然气管道阀室非法占地)正在完善国有建设用地手续。(五)农房一体化登记以及宣传工作一是农房一体化登记发证工作。协助不动产对阜川镇和漆树坝镇开展农房一体化登记发证工作,已完成漆树坝镇1401宗、阜川镇6199宗补充再确认工作。二是法律宣传工作。策划了4.22、6.25法律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自然资源相关法律宣传册230余份,接受群众120余人咨询,宣传的同时介绍耕地保护、地灾防治等相关知识;利用镇例会开展自然资源法律培训,选取近年发生的典型案例,如乱占耕地、滥采滥挖、违反用途管制、国土空间规划等案例,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让镇村干部意识到自然资源违法行为的危害性,使思想上得以重视。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通过开展耕地保护、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执法监察以及农房一体化登记等工作,可以取得显著的综合社会效益。这些工作不仅保障了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还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集约,推动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执法监察和法律宣传,维护了法律权威,规范了市场秩序,提升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防灾意识,为区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工作相互关联、协同推进,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完成2024年既定目标,还为两镇区域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存在问题 一是理论知识不够,只是注重实践操作,而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没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面对新政策时反应迟缓;二是作风效能有待提升,缺乏创新意识,工作缺乏激情,思想观念未能跟上形势的发展,对新情况和新问题缺乏思考,工作方法单一,缺乏突破。改进措施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知识储备;定期安排时间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系统地学习相关领域的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和前沿理论,确保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二是提升作风效能,增强创新意识;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全面梳理,简化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定期评估工作流程的合理性,及时调整优化。定期组织学习会,关注行业动态和政策变化,提前优化工作思路,确保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四、2025年度工作打算  (一)加强辖区内用地审批及监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全力保护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加强与镇村的协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审核农村村民住宅建设以及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确保所有建设项目符合规划要求。同时,遵循“先规划、后建设”原则,积极配合做好秦巴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切实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内土地用途管控。推动临时用地和设施农用地管理逐步实现合理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二)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巡排查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要求,对辖区内登记在册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每年汛前、汛中、汛后以及雨后、震后等关键时期,加强动态排查,及时掌握隐患的变化情况,将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落实风险区隐患点责任人,一旦发生险情,要求村责任人、监测人先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并立即上报,确保实现“零伤亡”目标。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