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大荔县烈士陵园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纪念先烈,教育人民。组织陵园的祭扫活动;烈士档案的整理和管理;烈士陵园展厅、纪念物的管理工作。 | |
住所 | 大荔县城关镇富民路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吴垚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大荔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3万元 | 1.05万元 | |
网上名称 | 大荔县烈士陵园管理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维护管理1.日常维护:安排专人每日对陵园进行全面巡查,及时清扫园内垃圾、清除杂物,确保园区始终保持整洁干净。对陵园内基础设施进行了细致维护,全力守护陵园庄严肃穆的环境。2.设施修缮:定期对园内烈士纪念碑、纪念亭、墓冢等重要设施开展检查与维护。针对部分纪念碑字迹模糊、墓冢周边砖石松动等问题,精心开展描红、修复工作,使纪念设施始终完好无损。(二)祭扫工作1.清明祭扫:清明节期间,制定详尽周全的祭扫工作方案,主动与各单位、学校等积极沟通协调,有序组织祭扫活动。共接待祭扫群众4000人次,其中机关单位40家,学校35所。积极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设置文明引导员,引导群众采用鲜花祭扫、网络祭扫等方式缅怀先烈,减少烧纸钱、点香烛等传统祭扫习俗,共同守护生态环境。2.烈士纪念日公祭:9月30日烈士纪念日,协助县委、县政府成功组织开展公祭活动,全体在家县级领导、各单位代表、烈士家属、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少先队员等共计370人参加。活动现场庄严肃穆,奏唱国歌、默哀、敬献花篮、瞻仰纪念碑等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3.日常祭扫服务:为方便群众日常祭扫,提供电话预约、现场引导、讲解等贴心服务,全年累计接待日常祭扫群众1.5万人次,为他们带来优质的祭扫体验。(三)教育宣传1.红色讲解:精心培养专业讲解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升讲解水平。全年累计讲解80场次,生动形象地为参观群众讲述荔北战役历史、革命先烈事迹,受众达7000人次。2.主题活动:联合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开展“红色故事进校园”“红色文化进社区”等主题活动10场,参与人数达3500人,通过讲述革命故事、举办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四)加强队伍建设1.业务培训:组织工作人员多次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培训内容涵盖陵园管理、文物保护、讲解技巧、消防安全等多个方面,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2.思想教育:定期开展思想政治学习活动,深入学习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烈士褒扬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团队建设:通过组织团建活动、业务交流等方式,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协作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五)提升改造1.规划设计: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对陵园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提升改造方案,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2.项目推进: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稳步推进陵园提升改造项目。目前,已顺利完成纪念展厅的升级改造,丰富展览内容,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示荔北战役历史和革命先烈事迹。同时,对园区道路进行了翻新硬化,增加了绿化面积,极大提升了陵园整体环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效能彰显:作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本场所全年接待人次高达1.5万,涵盖了前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党史教育的各界人士。这里已成为广大群众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关键阵地,以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为蓝本,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成为滋养民众精神的红色源泉。2.社会关注度稳步攀升:借助多样化的宣传活动以及庄重肃穆的祭扫活动,荔北战役烈士陵园的社会知名度与影响力呈阶梯式上升态势。这些活动不仅让更多人将目光投向革命历史,对烈士褒扬工作给予关注,更在全社会范围内成功营造出崇尚英烈、缅怀先烈的浓厚氛围,使英烈精神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3.青少年教育成果斐然:与多所学校构建起长期且稳固的合作关系,深入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参观陵园、邀请老战士讲述革命故事等形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助力红色血脉在新一代中绵延不绝,为国家培养具有坚定信仰与高尚情怀的栋梁之材。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资金短缺:陵园维护管理、提升改造等工作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目前资金来源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顺利开展。2.专业人才不足:缺乏文物保护、历史研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在陵园文物保护、史料挖掘整理等工作中面临一定困难。3.宣传方式有待创新:虽然开展了线上线下宣传活动,但宣传方式仍较为传统,吸引力不够,未能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二)整改措施1.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向上级部门的汇报力度,全力争取更多财政资金支持;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如社会捐赠、合作开发等,为陵园建设和发展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2.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通过参加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积极引进文物保护、历史研究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充实人才队伍。3.创新宣传方式:加强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充分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形式,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制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红色文化产品,切实提高宣传效果。四、下一步工作思路1.强化陵园管理维护,打造优质祭扫参观环境:在新的一年,我们会以更高标准持续加强陵园管理维护工作。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制定细致的管理规范和考核标准,确保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高效执行。另一方面,加大日常巡查和维护力度,增加巡查人员数量和频次,一旦发现环境不洁或设施损坏问题,立即安排专业维护团队进行处理,全力确保陵园环境始终保持整洁优美,设施完好无损,为群众营造一个庄严肃穆、舒适便捷的祭扫和参观环境。2深化教育宣传活动,传承红色精神:深入开展教育宣传活动,不断丰富教育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在内容上,不仅涵盖荔北战役的详细经过、历史意义,还会深入挖掘革命先烈背后鲜为人知的英勇事迹和感人故事,展现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形式上,结合清明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以及各类重要纪念日,精心策划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和红色教育活动。提升红色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3加大史料挖掘整理力度,夯实红色文化根基: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我们将加强对荔北战役历史资料和革命先烈事迹的挖掘整理工作.在此基础上,将新挖掘的史料融入到陵园展览内容中,丰富展览的深度和广度,为传承红色基因提供更加详实、准确的史料支撑,不断丰富陵园展览内容,为传承红色基因提供更坚实的史料基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