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陕西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3 16:07
单位名称 陕西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省级机关提供事务管理、保障和服务。省政府机关后勤服务管理;指导市县政府机关事务;制定省级机关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省政府机关房地产管理;省级机关住房制度改革;全省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全省公务用车改革管理等。
住所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西新街1号付1号
法定代表人 陈璇
开办资金 55825.9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062.4万元 30683.7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9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并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聚焦资产管理基础,推动集约节约使用坚持资产为基、服务为本、节约为要,在用存量、控增量、提质量上出实招、求实效,实现资产集约管理、高效利用。(一)抓实办公用房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实行省级机关房屋土地管理“三变三不变”,“三变”即变权属,统一登记在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名下;变调配,由多头管理调整为集中统一管理;变大中修审批,由“一事一议、逐项审批”调整为“年度统筹、计划安排”,“三不变”即内部使用、安全管理、日常维护不变,有效提升了资产管理效能和机关运转效率。加快权属登记,成立机关事务、自然资源等7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合力推进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核查了1296处办公场所权属现状,协调简化办证流程,已完成登记32.82万平方米,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规范维修管理,会同省财政厅印发办公用房维修经费预算管理办法,实行计划和预算“双控”管理;坚持“除隐患、保安全”首要原则,除必要的危房修缮、盘活存量房源外,其他维修项目一律不予立项,切实把资金用在“紧要处”。(二)强化公务用车管理。规范配备更新,印发《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集约节约采购暂行办法》,建立集中带量采购新模式,实行“统采分签”,以规模效应降低购车成本。优化保障模式,建立公车保障“延、调、租、购”机制,通过合理延长旧车使用年限、跨部门调剂闲置车辆、租用解决临时用车、统筹编制购车计划等方式,顺位保障用车需求,上线运行公车虚拟“公物仓”,跨部门调剂闲置公车。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连续两年举办新能源汽车推介会,按季度通报新能源汽车采购情况,督促采购指标落实,2024年省级审批的购车申请中新能源汽车占比约78%,切实发挥党政机关表率作用。主动破解基层公务出行难题,以专项领域建设为抓手,指导基层积极探索,总结推广铜川、安康等市“县域畅通行”、“分时租赁”等经验做法,保障好基层公务出行“最后一公里”。(三)规范通用资产管理。推动“公物仓”建设,主动协调省财政厅,加快办公设备、家具等通用资产虚拟和实体“公物仓”建设,推动统一调配、统一处置,实现资源整合、共享共用,充分盘活利用闲置或低效资产。坚持典型引领,召开现场推进会,推广榆林市机关事务部门“大资产”管理体制和咸阳市统筹布局建设“公物仓”等经验做法,以点带面提升通用资产管理水平。二、聚焦勤俭办一切事业,深化节约型机关建设践行“双碳”战略,推动节约能源资源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引导公共机构在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中走在前、作表率。(一)抓实工作举措。面向省级机关和各地市机关事务管理部门印发了《进一步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的十条措施》,从资产管理、政府采购、日常办公等十个方面作出具体规定,2024年我中心带头压减一般性支出16.7%、政府采购支出3.4%,助推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成为习惯和常态。(二)抓实合同能源管理。会同发改、财政等10个省级部门印发推进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的通知,鼓励支持公共机构实施能源费用托管,西安市、延安市政府集中办公区等4个托管项目签约,相关做法在全国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三)抓实节粮爱粮。全面实施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推进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省级试点创建,常态化开展“光盘行动”和“扫面袋、控油桶”,有效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三、聚焦服务中心大局,保障机关运转高效有序秉持“细致、精致、极致”标准,用心用情用力解难题办实事,不断提高领导、机关、干部职工“三个满意度”。(一)提升机关运行保障质量。研究制定《机关食堂服务规范》《机关办公场所物业服务规范》等标准,统一服务项目和保障定额,提高服务规范化水平;推进新城大院餐饮、物业服务社会化;开发了机关食堂餐饮原材料集采系统,以“大宗专、小宗全”“货比三家”为原则,将原材料分为8个品类,按每品类不少于3家的标准建立供应商资源库,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二)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坚持底线思维,以项目化为抓手,聚焦安保、供电、供水、供气、基建、消防“六安全”,地毯式排查安全风险隐患,统筹谋划整改项目,已实施新城大院配电室升级改造、重点楼宇消防系统改造等,通过打好人防、物防、技防、工程防“组合拳”,进一步筑牢了办公区和生活区安全底线。(三)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建立新城广场重大节日升国旗仪式常态机制,并举行了2024年元旦、“五一”、国庆75周年升国旗仪式,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发挥省级示范园辐射引领作用,机关幼儿园增设托育服务项目,对外合作办园4家,服务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落实乡村振兴帮扶责任措施,办好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销售、救灾防灾等实事急事,定点帮扶的宁陕县高桥村入选陕西首批“千万工程”示范村,展现机关事务部门的担当作为。四、聚焦“三化”协同发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一体抓好机关事务法治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推动管理、保障、服务各项工作创新发展。(一)加快法治化建设。落实国管局法治化创新试点要求,全力推动机关事务地方立法,《陕西机关运行保障条例(草案)》已通过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列入省人大常委会2025年审议项目。制定出台办公用房、公务用车、住房保障等5项行业管理制度,进一步夯实机关事务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二)加快信息化建设。主动融入数字政府战略,建成“秦服通”数字化服务保障平台,集成门禁管理、餐饮服务、车辆服务、物业服务、会议服务、门诊医疗等6大功能模块,实现日常服务“指尖办”,为干部职工提供安全优质、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保障,已在新城大院上线运行。(三)加快标准化建设。加大标准研究力度,集中精力制定了《机关通用办公家具配置规范》《单位食堂反餐饮浪费管理规范》等5项省级地方标准,抓好标准解读和实施监督,以标准化促进管理规范化、服务精细化。五、聚焦强化自身建设,打造务实高效干部队伍落实“快、稳、严、准、细、实”要求,持续抓班子、带队伍、正风气,为机关事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和作风保障。(一)党建引领固根本。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积极创建“五心领航服务更强”党建活动品牌,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党员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打头阵、挑重担的思想更自觉、行动更有力,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二)专业训练提能力。谋划开展机关事务“大讲堂”“大家谈”20期,与高校合作举办专题培训班,建立到省委、省政府“两办”跟班学习、一线服务窗口轮岗锻炼、乡村振兴挂职锻炼等机制并选派20余名优秀干部,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中提升能力本领。(三)优化机制增效能。围绕效能政府建设,完善内部考核、交流轮岗、科级干部晋升等机制;大力提拔敢担当、作风硬、能力强、口碑好的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事业单位岗位等级调整干部150余人;用好专班推进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闭环管理抓落实,机关效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四)建章立制促规范。全年新制定工程项目和政府采购预审管理等内控制度8项,建立了采购预审、规范实施、纪委监督的“三位一体”政府采购工作体系,对18家直属单位全覆盖开展内部审计,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切实提升内部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