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横山区> 榆林市横山区殿市学校

榆林市横山区殿市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3-13 14:22
单位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殿市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发展。初中义务教育。
住所 榆林市横山区殿市镇胡楼房村
法定代表人 马健
开办资金 10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横山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47.98万元 2173.77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横山区殿市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4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校在榆林市横山区教育和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学校管理方面。1.深化精细管理。学校构建了一套全面且细致的管理体系,从校长到每一位教师,都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工作目标、任务内容、工作流程以及执行标准。在工作推进过程中,确保工作布置清晰、执行有力、指导及时、检查严格。一旦发现问题,能够迅速反馈、及时通报,并积极进行改进。同时,注重对工作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与总结,鼓励全体教职工勇于创新,探索更高效的工作方式。例如,在教学管理中,教师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2.完善绩效考核。进一步优化绩效考评方案,力求对每一位教职工的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严格按照既定制度执行考核工作,确保考核过程透明、结果公平,充分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绩效考核,教师们更加注重教学质量和工作成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科研活动。3.推进制度建设。定期召开校务会和教代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不断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增强学校管理的透明度。4.加强队伍建设。对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听课数量做出明确规定,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50节,副校长、中层主任不少于25节,教师不少于20节,并将听课情况纳入个人考核体系。大力推进青蓝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教育教学工作。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严格落实备课、讲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等教学常规工作。深化集体备课制度,特别注重二次复备环节,要求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集体备课内容进行个性化调整。加强对备课实效性的检查,确保备课质量。扎实推进“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工作,将其全面纳入量化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作业管理机制,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努力提高作业质量。定期组织作业与教案的评比活动,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2.多维度开展教学教研活动。积极推进“语文主题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开展单元整合备课工作,引导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提高教学的系统性。组织校内课堂教学大赛、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大赛、教学能手选拔赛以及“思政课”大练兵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教学风采的平台,并选拔优秀选手参加校外相关赛事,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3.打造书香校园。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读书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采用“艺体社团+学业辅导”模式,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编制一体化课程表,将读书活动融入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稳步推进课程实施。例如,开展读书分享会、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三)德育安全工作。1.强化德育队伍建设。秉持“以德修身,以德育人”的理念开展德育工作。加强德育班子建设,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专题研究,加强团少队阵地建设,强化了全体教职工的德育意识。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管理,保障了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2.强化行为规范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从行为规范教育入手,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全面发展的中小学生。通过实行校园广播宣传制度、建立值周管理制度、坚持常规检查评比、加强班级制度建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教育教学与家校共育。以新教育理念为引领,扎实开展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等形式,落实日常德育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充分利用校园及周边资源,开展劳动实践、研学旅行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家校合作,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及家长培训会,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形成教育合力。4.校园文体与特色活动。积极组织各类文体活动,活跃校园氛围。每天开展“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让师生在健康快乐中教学相长;举办春季运动会,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增强学生体质;开展六一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展特色评选活动,每月评选校园十佳之星,树立榜样,激励学生积极向上。5.校园安全与管理保障。强化安全管理工作,健全完善安全制度与应急预案,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每月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师生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隐患排查力度,每周进行校园安全大排查,每日针对管制刀具、师生矛盾、校园欺凌等问题开展专项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将安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各环节,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公安和消防人员进校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推行校园安全应急培训制度,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四)总务后勤工作。1.资金与资产管理。夯实后勤管理基础,重点加强“一补”资金、营养改善计划资金以及教师灶运营资金的管理,安排专业人员专职负责。严格执行预算方案,在核定享受“一补”等政策的对象时,通过多轮审核、公示等流程,确保对象准确无误,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学校资产管理工作,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涵盖资产的采购、入库、领用、盘点、报废等全流程。定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清查,核对账目与实物,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2.后勤服务保障。全力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本年度除日常加大日常排查外,在学生公寓楼卫生间安装除臭仪,改善了卫生间环境;在学生公寓洗手间安装热水器,方便学生洗漱;对厨房进行全面翻修,提升了厨房卫生条件。后勤处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检查,排查安全隐患,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开学前对蓄水池进行检测,取得规范合格的饮用水检测报告,为师生各安装一台净水机。开学初食堂与食品原材料供应商签订食品安全合同,师生两灶卫生打扫干净整洁,食材采购、储存、加工到成品供应,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标准。水电管理及时维修维护,保障了师生的安全。二、取得的经济社会效益情况。2024年,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后勤保障等多方面扎实推进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优异的成绩,在后勤保障工作领域,学校表现卓越,被授予“后勤保障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教师个人获区级以上荣誉5项,2项课题获县级立项。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97.2%。本单位为九年一贯制基层学校为当地学生提供接受基础教育的场所,确保适龄儿童能够就近入学,尤其是保障偏远地区、贫困家庭以及弱势群体的孩子有学可上,有效降低辍学率,让教育资源覆盖更广泛人群,为社会培养具有基础知识和基本素养的公民。更为了许多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等特殊群体,提供关爱和支持,基层学校缓解社会问题。通过心理辅导、生活帮助和学业指导,让这些孩子感受到社会温暖,减少因家庭因素导致的行为偏差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存在的问题。1.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课堂的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扎实,教育资源相对匮乏,难以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2.经费短缺。学校场地和建筑面积较大,水暖电等日常开支高昂,各项经费短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整改措施。(一)教学资源拓展。1.开展多元教学活动。组织教师团队深入研讨,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如在语文教学中,增加诗歌朗诵会、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文学素养;数学教学里,开展数学建模竞赛、趣味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应用能力。2.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主动与周边优质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定期组织教师互访,观摩学习优秀教学案例;共享优质教案、课件、试题库等教学资料,拓宽教师教学思路,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素材。3.利用网络平台获取资源。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筛选优质在线教育资源,如科学网、中小学智慧教育等平台上的精品课程,根据教学实际进行整合运用。学校也购买部分专业教育资源库的使用权,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音视频、动画、虚拟实验等资源,突破教学资源的时空限制,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二)经费保障与筹集。1.精细预算编制。对学校各项开支进行详细梳理和预测。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和实际需求,合理分配经费,优先保障教学一线、安全保障等关键领域的支出。在编制水暖电等日常开支预算时,进行精准核算,制定合理的费用控制目标,避免浪费。2.争取上级支持。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财政部门沟通联系,积极争取更多的财政拨款和专项经费支持。详细整理学校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需求,形成书面报告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在项目建设、设备购置等方面获得更多资金支持。积极申报各类教育经费扶持项目,如薄弱学校改造项目、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等,提升学校硬件设施和办学条件。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加强学习与实践。认真学习领会中国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并将其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组织教职工加强对教育政策法规、新课程标准、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2.强化常规管理。夯实学校各层级管理责任,加强常规管理过程中的检查、督导、整改和评比工作,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整体发展水平。注重日常教学、教研活动过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将教育科研领域向学校薄弱学科及管理、安全、后勤岗位延伸,实现学校工作全覆盖,尤其要注重教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学校全面发展。3.完善机制建设。建立健全激励、约束、竞争、问责机制,改变校长和教师“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不作为”的心理状态。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被授予“后勤保障工作先进集体”。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