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第二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铜川市王益区红旗街39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军强 | |
开办资金 | 255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王益区教育科技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443万元 | 2475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第二中学·公益 | 从业人数 14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法定代表人由原法定代表人寇连发变更为现法定代表人李军强,无违法违纪活动。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王益区教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持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家门口老百姓放心的学校。一、业务开展情况1.坚持改革活校增动力。紧盯《创建全省一流基础教育学校实施方案》“五个一流”目标,增设2个西安高新一中云校双师班,实现与西安高新一中教学、教研、评价、活动、管理同步一体化。实施精致化、扁平化管理,落实管理团队成员下沉一线,包抓年级、包抓学科。以职薪绩效改革为杠杆,实行全员岗位竞聘和班科双选制度。执行领导安全值班、每周校务检查、学校周主要工作公示制度。严格规范日常管理和教学管理,落实“以学定教、讲练互动、深入思维、自主学习”课堂理念,创新作业设计与批改,完善“学科辅导+培优补短+特长培养”的课后服务模式,实现减负减量提质增效。2.坚持文化兴校聚合力。聚焦努力办好家门口老百姓放心的学校目标,发扬“团结、合作、和谐、奉献”的二中精神,以“德·志”文化凝聚共识,用“一训三风”激励师生奋进,坚持管好自己、我做你看,我们一起干的理念,坚守沟通、服务、激励、引领的工作要求,通过节日慰问、生日关怀、生病探望、婚丧嫁娶关怀、女性健康知识讲座等方式,引导教师树立校园“家”理念。办好《青春二中》校报、校园电视台和校园广播站;弘扬奋发进取的校园正能量。3.坚持教师强根基。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推进教育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组织各类师德专题教育,开展警示教育。推进深化构建学习型学校,打造高素质智慧型教师团队建设,探索党建驱动、骨干带动、科研推动、项目撬动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落实教师学习共同体+成长连续体内容,健全完善青蓝工程教师成长机制。以学科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名师工作室建设为立足点,开展讲、学、研、磨、评、思的教师研学活动。组织老师人人达标课及各级各类教育教学评选等活动。4.坚持质量立校增效益。落实“一年中考,三年抓起”行动,贯彻齐抓共管、统筹兼顾、学生学习与思想教育两手抓方针,凝聚管理团队、家长团队、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四股合力,做到教学精细管理、团队协作、精准施策、学生中心“四到位”,教学质量持续提升。5.坚持安全底线保发展。按照“制度在先、教育在前、预防为主、警钟长鸣”安全工作方针,组织法治、交通、禁毒、消防、反恐、预防校园欺凌及防范电信诈骗等专题教育。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监管、开展管制刀具专项检查、全员签订安全责任书、完善班级安全信息员制度。健全校警社护学机制,做好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实施智慧校园安防建设工程,校门安装防撞柱、增设门禁闸机并安装人像识别系统,校园安装烟感报警设备,关键地点增设了摄像头,增加了照明设施。严格执行政府集中采购和财务联签会审制度,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做好校产维修,保障教育教学物资及供水供电供暖正常。积极争取资金,实施教学楼、智慧校园建设等提升改造项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二、取得的主要社会及经济效益学校荣获全市教育质量评价优秀学校、王益区2023年度目标考核优秀单位、教育教学质量明星学校、三八红旗集体等称号。2024年中考成绩综合评估位居全市公办学校前列,3名学生进入全市前10名。寇连发书记获全市名校长称号,1名教师获思政课教师“大练兵”省级展示特等奖,2名教师获全市思政课教师展示活动教学能手称号。9名教师获市教学能手、思政课教师“大练兵”展示活动教学能手、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称号,30多名教师在市区教学竞赛中获奖。7名学生分获王益区“新时代好少年”、“三好学生”等称号。150多名学生在省市区各类活动中获奖。学校综合治理周边道路交通环境的具体做法入选陕西省教育厅案例,在全省大中小学国家安全知识竞赛中提交的情景剧荣获初中组一等奖。微电影《“心”的蜕变》在铜川教育平台展播。三、存在问题1.随着城市人口南移加快,老区生源,特别是优质生源严重流失,依托质量保持学校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摆在学校面前的一大挑战。2.实现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急需一批高质量教师队伍支撑的任务很艰巨,教师的学习力、变革力、成长的内驱力还不够。3.构建家校一体化育人机制,落实家庭教育缺失学生的健康成长仍需积极探索并高度重视。四、整改措施1.培养“阳光、自信、责任、包容”特质的学生。围绕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学生生命样态,抓实“三声、三姿、三节”教育,做好手机、睡眠、体质、作业、读物五项管理。加强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全方位推进学生行为习惯教育,完善学生自治委员会,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坚持“五育”并举,重视体音美工作,创新体育教学形式,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丰富大课间操活动内容,做好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以校园劳动实践基地、校园清洁、家务劳动为渠道培养学生劳动意识习惯,提高劳动技能。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特异体质学生,发挥好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职能作用。健全学校课程体系,落实“以学定教、讲练互动、深入思维、自主学习”课堂理念,探索构建“学本探真”教学模式,完善“学科辅导+培优补短+特长培养”的课后服务模式,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细化社团活动日常管理和考核,探索学生个性化学习、分层分类学习、选择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新路径,实现减负减量提质增效。2.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开展铸魂强师行动,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师德考核评价,选树师德先进典型。开展提能强师行动,落实课堂教学基本要求达标行动,通过研讨交流、课堂展示、书面检测等方式开展课标学习达标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以师徒结对青蓝工程推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做好“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培养和推荐工作,扎实开展每月主题教研、备课组研课磨课等活动,以学习、交流、分享,课题研究推动教师业务素养的提升。3.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以班级精致化管理为抓手,落实《班级一日常规管理办法》,强化班主任的岗位职责,细化班级日常考核和评比,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提高学校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各年级家长委员会,坚持开展家长培训活动,定期召开各年级家长会,建立特殊学生关心关爱机制。发挥校外教育资源作用,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努力提高家校社协同育人水平。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提升学校党建工作成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强化意识形态工作,推进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健全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推进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2.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开展补短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优化内部运行机制,建立校长包抓“云校”双师班工作机制,常态开展教学研讨、专题培训和互动交流,撬动学校管理、教学理念转变,破解学校发展瓶颈。3.提升教学管理工作实效。制定学校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细化“两项常规”检查考核,完善检查结果通报、整改、提升等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校长、教学管理人员听课评课制度。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改进学生评价方式;落实“一年中考,三年抓起”各年级行动,做好各年级培优补偏工作,抓好“三类”学生目标培养,提升复课备考的实效性。完善教科研奖励制度,形成人人参与教研工作机制,以问题为导向,引导教师在反思的基础上开展市级课题、区级微型课题和校本课题的研究,并做好研究成果转化工作。积极探索学科教学和多媒体整合下有效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发挥录播教室、智慧校园平台、AI人工智能作用,提升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4.提升发展保障水平。落实落细《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南》,规范开展常态化安全应急演练,加强交通、消防、防欺凌、综合治理、反恐、传染病防控等安全管理,加强学校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应对处置工作,开展校园及周边突出问题专项排查。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政府集中采购和财务联签会审制度,健全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管理。有序实施教学楼饰新、老旧建筑拆除、教学场地扩优提质等项目,全面加强后勤管理,做好教育教学物资采购,统筹做好校产维修和供水供电供暖工作,确保学校正常运行。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被陕西省政府授予文明校园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