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韩城市> 韩城市水产工作站

韩城市水产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5-03-13 12:19
单位名称 韩城市水产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水产技术推广。业务范围:全市渔政监督、渔业规划、技术推广及高产、优质高效渔业的发展。
住所 韩城市新城区乔南路与西峙路十字西南角农技中心三楼
法定代表人 吴学辉
开办资金 28.8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韩城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0.06万元 198.09万元
网上名称 韩城市水产工作站.公益 从业人数  2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以来,我单位在韩城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特色产业成效显著我市水产品产量达1340吨,渔业经济总产值3810万元。通过引进中华绒螯蟹、中科佳鳙1号花鲢等优质品种,结合高位池、池塘内循环系统等新技术,不仅提升了产量,还实现养殖尾水净化与循环利用。推动韩城市泽川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京龙1号”杂交鲟,探索鲟鱼鱼子酱加工,带动产业多元化发展。(二)项目建设有序开展积极申请渔业产业项目资金78万元,带动300余万社会资本投入。韩城市山水生态渔业专业合作社实施薛峰水库大水面增养殖项目,韩城市明义水产养殖场开展高位池设施提升建设,韩城市三河湿地生态特种养殖合作社进行渔业新品种和新技术引进养殖,各项目均稳步推进。(三)责任落实与宣传到位组织“科技之春”活动,深入乡村普及政策与技术,提升从业者环保与安全意识。向水产养殖和休闲渔业经营户宣传安全生产知识,签订责任书,全年多次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大量资料。对养殖企业开展用药减量宣传指导,检测样品监管率与抽检合格率达100%,并严格落实相关养殖制度。(四)资源保护成果丰硕以黄河禁渔期为重点,开展专项行动,多次巡查检查,有效保护水生野生动物生态环境。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进行普查与巡查,配合水生生物监测。组织实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投放20万尾鱼苗,监督社会放流8次,制止2起外来物种放生行为,还推动企业落实环保措施,增殖鱼类25万尾。2024年,我市渔业在各方面工作的协同推进下,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为后续渔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沿岸,悬挂宣传横幅40余条,在沿岸村庄张贴禁渔通告200余份,向沿岸群众发放宣传单2000余份。同时进一步健全内部工作制度,认真落实渔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演练,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二)经济效益2024年,我市水产品产量1340吨,渔业经济总产值3810万元,其中休闲渔业产值435万元,水产品产值3375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偏少,人员结构老化,从业意识不强,工作效率不高,导致有些工作相对滞后,影响工作正常开展。(二)社会对渔业产业的认知率不高,渔业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职能及渔业资源的重要意义社会知晓率低;行业保障体系不健全,投资风险率高,导致社会资金进入行业难度加大,直接影响产业发展;项目储备科技含量低,引领效果不明显。整改措施:(一)根据人才需求,制定招聘计划予以上报,同时要严抓干部管理,加强培训,以实际行动履行好单位职责职能,树立单位良好形象,助推我市渔业产业发展再上新的台阶。(二)强化科技支撑,助力渔业发展。加大宣传提高社会对渔业产业的认知率,提升渔业相关法律法规及渔业资源的重要意义社会知晓率并完善保障机制,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不断强化校企合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储备一批先进实用的渔业新成果、新技术,为渔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培育现代渔业发展,最大限度实现渔业科研转化,强化示范带动,有力促进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与转化。三是广泛开展渔业科技下乡活动,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建立便捷的服务渠道和平台,加快渔业新技术的有效应用和实用技术的普及,强化服务意识,及时回应和解决问题。四是提升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定期组织业务人员学习其他县市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以更好地服务渔业产业发展,奠定我市渔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