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韩城市景区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发展壮大旅游产业,打造全国旅游目的地。业务范围:全市旅游规划、建设、宣传、推介和综合协调,统筹推进全市旅游贸易等工作。 | |
住所 | 韩城市科技创新孵化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李西峰 | |
开办资金 | 60.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韩城市人民政府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20.43万元 | -739.4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以来,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强化文物保护管理,保护项目实施取得新进展。一是加快推进文物保护项目实施。完成了司马迁祠高山仰止段护坡抢险加固、山门献殿及寝殿抢险加固、文庙琉璃浮雕保护修缮、城隍庙政教坊修缮、普照寺南北夹墙间西侧边坡抢险加固、西彭悟真观保护修缮、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园环境整治等7个文物保护项目。二是超前谋划,积极对接,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加大跑项争资力度,积极推进党家村上寨塬边坡抢险加固(三期)、文庙预防性保护、郭家民居安防、魏长城城南村—马陵村南线长城保护修缮等4个项目开工前准备工作。三是积极推进文物晋档升级,委托省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资料,拟申报5处国保、15处省保,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完成了实地勘察、测绘、编制申报资料等工作。四是韩城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取得新进展,已完成七个镇办636处不可移动文物外业复核工作及部分内业工作任务。(二)守牢文物安全底线,安全监管工作得到新加强。一是文物安全工作机制持续优化,提请市政府召开全市文物安全工作会议,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文物安全工作督查,加强与市文旅局协作,开展全市文物冬春火灾防控,重要节假日隐患排查整改,旅游安全等工作。持续推进景区安全网格化管理,不断完善安全网格化管理制度,实现AB岗安全管理网格化,形成“落实制度、责任上墙、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管理机制。二是文物安全专项行动扎实开展。深入推进全市文物安全攻坚行动,认真开展对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检查,检查文博单位50次,发现整改问题隐患24处,全面推动消防安全隐患的整治,消除了一大批文物消防安全隐患,顺利通过2024年度消防安全目标考核,全市文物系统实现了安全零事故。三是文物安全工程持续稳步实施。完成大禹庙消防升级改造项目实施(总投资272万元),正在实施王村九郎庙安防工程,已完工总工程量的40%。四是文物安全群防群治格局不断完善,组织召开全市群众文保员业务培训会,对全市196名群众文保员信息进行备案,发放证件196个,加强了群众文保员队伍建设,促进群众文物保护意识提升。(三)聚焦文博强市建设,博物馆运行管理实现新跃升。一是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二、三级博物馆名单,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成功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在第六次博物馆运行评估(2019-2021年度)二三级博物馆运行评估中,韩城市博物馆评为合格。二是普照寺博物馆、司马迁祠博物馆、大禹庙博物馆相继成立了第一届理事会。三是加强陈列展示和文物交流,完成普照寺元代建筑博物馆陈列展览项目实施,举办“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丝网版画”展,“韩城市打击文物犯罪成果展”。完成与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合作参与的《不止秦俑—21世纪陕西考古新发现》出境展、山西博物院《变局——春秋时期的晋与秦展》、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殷商黄金文明展》等借展工作,通过文物交流合作,扩大景区影响力。(四)挖掘文物价值,推动文物活起来取得新成效。一是加强文物历史研究,出版2期《芮博掇英》,在《中国文物报》等发表《周风芮韵美玉灼灼:春秋早期梯形牌组玉佩鉴赏》等6余篇学术论文。二是积极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开展“文博大学堂”“史记大讲堂”“芮博开讲啦”等专题讲座12场次,组织开展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推出20余项丰富多彩活动,走进社区、学校发放文物保护、博物馆知识宣传册,让活化的文物融入百姓生活。三是文物事业社会化发展取得新气象。与景区运营公司协作,完成“2024年甲辰年民祭司马迁”“与辉同行阅山河”韩城直播,“周风吹来”和五一、十一等重要节假日各类文化宣传活动开展。四是扎实推进司马迁祠创建国家5A级景区,将司马迁祠历史文物与八路军东渡黄河出师抗日纪念园红色文物相结合,推动文物保护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力,不断挖掘史记文化、司马迁精神和东渡红色文化内涵,提升展览展示水平,司马迁书院开放运营,韩城非遗进景区、民宿社火助力节庆等提升游客体验和文化品质品牌。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社会效益2024年景区管委会工作扎实有力,成效显著,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二级博物馆创建,成功跻身国家二级博物馆行列,成为韩城市首个国家二级博物馆。司马迁祠景区和党家村景区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推出82条“岁时节令自在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经济效益2024年司马迁祠景区、党家村景区、市博物馆(古城三庙景区)、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景区全年接待游客51.0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85.19万元。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1.文物保存现状不容乐观。部分市级一般文物因自然消失、倒塌或倒塌严重,失去了保护价值。部分市级重点文物存在开裂、变形、部分倒塌或濒临倒塌等问题,亟需进行抢救性维修保护。2.文物活化利用率低。文物活化利用处于相对保守状态,部分文物古建长期处于闲置和“半关门”的保护状态,对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文物背后的故事挖掘宣讲不够,拘泥于传统思维,让文物活起来的思路不够开阔,缺乏创新文物保护利用的配套政策和有力措施整改措施:1.加强文物保护,持续推进保护项目实施。加大对上衔接力度,组织实施一批全市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和“三防”工程,通过文物保护项目实施,逐步消除文物本体隐患,有效改善文物保护现状。2.深化利用改革,着力“让文物活起来”。认真做好“四普”工作,遴选申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八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谋划好“十五五”文物保护事业发展,探索建筑类文物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分置的保护管理模式,提升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利用水平。组织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活动。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文物保护,持续推进保护项目实施。加大对上衔接力度,组织实施一批全市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和“三防”工程,加快推进王村九郎庙安防、魏长城-韩城市阿池寨子及郝庄村段、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文物保护利用等3个在建项目实施,力争年内完工,通过文物保护项目实施,逐步消除文物本体隐患,有效改善文物保护现状。(二)压实压紧责任,全面加强文物安全防护监管。深入推进文物安全生产攻坚行动,在构建文物安全防护监管长效机制上下功夫,进一步压紧压实文物保护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全面落实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制度,重点对文物博物馆单位直接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进行整治。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文物安全保障体系,对文物博物馆单位制度不健全、人员配备不合理、实体防范措施不足、技防设施配置缺失等“三防”不到位问题进行整改。(三)深化利用改革,着力“让文物活起来”。认真做好“四普”工作,遴选申报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八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谋划好“十五五”文物保护事业发展,探索建筑类文物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分置的保护管理模式,提升文物保护单位开放利用水平。组织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宣传活动。贯彻落实国家文物局博物馆改革发展要求,完成韩城市博物馆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用好传统媒体和“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结合宣传和交流活动,提高文物知识传播的便捷性、易用性、互动性、体验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