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韩城市> 韩城市政务大数据服务中心

韩城市政务大数据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3 12:09
单位名称 韩城市政务大数据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统筹信息化服务和“数字政府”建设。业务范围:“数字政府”建设、政务数据汇聚共享;政府网络和数据安全体系建设;电子政务外网、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12345”便民热线平台和市级政务服务网上大厅、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新媒体的建设和运维等。
住所 韩城市新城区金塔路市委3号楼4楼
法定代表人 赵凯
开办资金 11.0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韩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17万元 0.3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以来,我单位在韩城市政府办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提升业务能力,凝心聚力“促服务”。一是累计受理工单35504件,累计制作月报12期,周动态42期;二是先后组织4期市级领导赴渭南12345热线中心现场接听交办活动;三是密切联系“三个年”工作专班,汇总十大领域问题线索1055条,为重点整治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参考帮助。向营商办、干部作风能力专班报送热线工作相关情况44期。四是开展为期半年的宣传活动,提高广大群众对政务便民热线的知晓率和使用率,促进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五是认真做好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管理工作。关停5个不规范不合格政务新媒体账号,剩余纳入国务院政务新媒体监管系统的政务新媒体36个,充分发挥政务公开、便民服务、互动交流等作用,更好地满足群众需要。(二)落实网络责任,坚守安全“防风险”。一是确保政务网络安全。及时处置政务服务网络突发故障,修复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漏洞,共计处理普通故障203次,专线故障9次,确保我市市域内政务网络安全事故零发生。二是建设电子政务网。完成市级政务外网互联网出口带宽升级工作,由原来的1Gbps升级至2Gbps,全面提升网速。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力推数字政府建设“新发展”,做为全省“秦政通”推广应用示范试点,我市注册7030人,激活2618人,激活率处于全省县级领先位置。目前政府办机关基本实现了线上办公常态化,非涉密公文线上接收率、在线办理率均突破90%。二是为各部门制作并发放电子印章,累计制作57枚集中式电子印章,107枚分散式电子印章,并全部发放到位。电子印章的使用大大节约了时间、人力等成本,提高了安全和效率。三是持续做好渭南公文交换系统的运维工作,配合各单位对账号、密码进行配置,同时确保系统网络线路的畅通,为全市的公文传输做好支撑。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是干部队伍数字化思维需进一步提升。我中心工作职责复杂,涉及面广,任务艰巨,现有人员队伍数字化意识不强,专业水平有限,难以做到业务精通。二是惠民为民举措需进一步创新。虽然能深入践行“服务为民”宗旨,充分发挥12345便民热线、市长信箱等平台作用,为群众提供相关服务,但还需要有更多创新的举措,深入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将便民服务“送入寻常百姓家”。整改措施1.提升干部数字化思维,加大培训学习力度,让人员数字化思维提升成为常态化目标任务,以适应新形势下工作需求。2.创新惠民为民举措,充分发挥12345便民热线、市长信箱等平台作用,做好群众服务工作。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聚焦主业抓落实一是“秦政通”将接入更多业务系统,扩充系统功能,开通“事务审批”功能板块,并逐步向二级单位延伸,提高各部门秦政通的注册率和使用率,全面提升我市政务运行数字化、智能化、科学化水平。二是做好市级电子政务网络延伸工作,覆盖全市涉及政务服务工作的相关单位,助力提升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实现政务服务数字化、智能化。三是做好网络安全保障工作,制定应急预案,加强精准防护,及时发现、捕获和阻断攻击,确保政务网络安全运行。利用平台提效率一是持续提升12345热线服务效能,加强培训,提高业务能力,确保市民反映问题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提升平台功能,优化工作流程,对运行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汇总,建立健全收集和分析机制,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定期对门户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开展监测检查,加强巡查指导,确保信息更新及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