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韩城市> 韩城市司马迁图书馆

韩城市司马迁图书馆

发布时间: 2025-03-13 12:08
单位名称 韩城市司马迁图书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保存借阅图书资料,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业务:图书资料借阅,图书、文献的采编与储藏。
住所 韩城市新城区太史大街
法定代表人 田丽
开办资金 57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韩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51.56万元 654.67万元
网上名称 韩城市司马迁图书馆.公益 从业人数  4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以来,我单位在韩城市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整合资源优势,打造特色品牌1.关爱未成年成长。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开展小鲤鱼故事会、司图影院、“声声不凡逐光而行”小主持人展演等活动100余场,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成长环境。2.依托传统节日推广阅读。结合元旦、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悦在司图”春节文化活动、“快乐手工迎元宵”手工DIY、“非遗共享端午安康”等阅读推广活动20余场,参与2000余人次,竭力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3.延伸服务触角。发挥流动图书车作用,深入学校、社区、景区、集市等场所,宣传“两法一条例”、免费开放服务等内容,共开展“四送六进”活动25次,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4.举办特色讲座。邀请贾雪芹等市内外专家学者,举办以司马迁、韩城非遗、儒家文化等为主题的司马大讲堂活动5期,开展“司马迁读书会”40余期,全力让群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5.开展暑期活动。组织“相约图书馆,快乐暑于你”系列活动,面向社会招募志愿者,开展“书香致远志愿同行”暑期志愿者培训活动4期,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暑期文化体验。6.丰富数字资源。加大线上数字文化资源建设力度,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主题书单、司图展览、少儿连环画及重要节点的展览、讲座等线上阅读推广活动,共计发布信息600余条,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达1.6万。同时利用网站、视频号等多媒体平台宣传图书馆,发布“书香润童心故事伴成长”讲故事、流动图书车走进集市等视频信息108条。(二)推进总分馆建设,加速数字转型1.拓展服务网络。建成新城八小、约读书房、黄丝带帮教工作中心3个流通服务点,加强总分馆协作,优化服务布局,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向基层延伸,实现了资源共建共享,提供便捷阅读服务。2.强化分馆建设。加大对分馆的投入和管理,为惠民居社区分馆、金城分馆开通图书借阅账号,对管理员进行业务辅导,助力分馆提升服务水平,满足群众阅读需求。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一)全年围绕4·23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9·28陕西省阅读文化节等重要节点,开展读书分享会、“全民讲史记”第五季、第六届丝路朗诵大赛等线上线下阅读推广活动646场,服务群众10万余人次,满足了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提升了群众文化生活品质。(二)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全年无休开放,年服务读者28万余人次,办理读者证1100个,外借图书20万册次;完成新书编目9000余册;充分发挥信息服务职能,完成参考咨询两会服务工作。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数字资源建设不足。数字化建设作为图书馆在新时代发展一项系统且长期的信息建设工程,需要打造个性化、开放化以及智慧化的公共服务空间,以满足多种多样的需求。整改措施:借助韩城现有的文化品牌,有针对性的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加快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做到成果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充分彰显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魅力。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聚焦队伍建设,强化能力提升。启动馆员综合素养提升工程,结合人员结构现状,以“司图话初心”为载体开展“小讲堂·大学习”活动。通过业务精英讲理论、现场服务礼仪培训、馆际交流等方式,提高馆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打造一支专业精通、素质过硬、服务热忱的馆员队伍,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二)深挖地方文献,传承历史文化。依托我市丰富的文化资源,加大对地域特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力度。充分利用史记特藏室、杜鹏程专著陈列馆等特色馆藏资源库,开展历史文化名人展览、学术讲座、全民讲史记等活动,让地方文化瑰宝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