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韩城市龙门镇初级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韩城市龙门镇 | |
法定代表人 | 王胜宏 | |
开办资金 | 773.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韩城市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600.01万元 | 3293.9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以来,我单位在韩城市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一)我单位规范党建引领,发挥“堡垒”效能把阵地建设摆在首位,认真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人人写学习体会;认真落实 “三会一课制度”等,多维度实现党员教育管理的标准化和常态化。积极推行“双培养机制”。把优秀教师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教学骨干;校长带头真抓实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周围的教师沉下身子敬业工作。(二)加强师德建设,塑造清风正气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广大教师树立良好师德师风;组织全体教师全面学习,加强师德师风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形成清单,制定整改措施,并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完成整改任务。教师的依法执教意识增强、爱岗敬业精神提高,呈现出风清气正的良好育人氛围。(三)规范办学行为,提质增效明显严格按照国家部颁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强对各项教育教学计划制定与实施的检查,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的教学检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坚持每学期开展青年教师过关课、骨干教师及党员教师示范引领课、中青年教师赛教课、人人课例研讨等说课、磨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效益;坚持落实“双减”政策,开展阶段检测及质量分析会,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加强毕业班管理,定期召开九年级教师工作会,重视提优补差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具体,授新复旧安排合理,分类推进扎实有效。(四)丰富素质教育,打造社团名片坚持周一升国旗制度,坚持国旗下演讲,坚持国旗下领导讲话教育,坚持开好每周一的主题班会,坚持每月一个德育主题。学校精心打造了13个精品社团,坚持开展社团活动,学生参与率达90%以上。(五)重视控辍保学,落实精准资助落实“七长责任制”,校领导负责,健全机构,责任到人,配合上级相关部门做好摸排及劝返工作,确保适龄青少年无一人辍学。重视教育扶贫,严格落实入户家访、心理辅导和学业辅导制度,落实“一补”资金发放,把党和国家的温暖送到群众手中。(六)安全警钟长鸣,教育常抓不懈强化“法制教育周”、“预防校园欺凌”等安全教育,落实一日无缝隙管理及“一岗双责”制度,与学生、家长、教师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精心组织防震、消防等逃生演练活动,深入广泛宣传有关安全常识。(七)规范校园餐管理,保障师生食品安全从秋季开始我校不断完善修订食堂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食材的采购、储存、制作过程监管,落实了日监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加强食堂所有从业人员培训,严格饭菜留样和餐具消毒制度,保证师生饮食安全。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所表露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首先从学生的站、立、行做起。其次利用国旗下演讲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突出宣传同学身边的“六好学生”(品德、纪律、礼仪、学习、劳动、才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果也得到了持续的提升,并且赢得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好评。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增强师资力量成效不明显。一是结构性缺教依然存在,特别是农村学校教师岗位吸引力相对较弱,每年有4-5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因各种原因调进城区,分来2-3名新入职教师,出多进少,又时有新入职的教师辞职,如何请得进、留得住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业务强师,是学校一个永久性任务。二是教师培训薄弱。在培训方面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忽视教师能力、水平、需求、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经常统一理论学习,并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听课,方法简单,不仅效率低,而且很难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二)优质生源控制流失应尽责任不到位。一是学校领导思想创新不够,不善于宣传,特别是面对生源流失,应对方法不多,力度偏弱,有等靠思想。二是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多数家庭在城区购买了房子,导致学生流动性大,优质生源匮乏,是学校要考虑和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三)校园文化凝聚力不强。一是对校园文化及其建设的认识不到位,特别是学校领导对校园文化内涵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准确,对校园文化作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到位,认为校园安全、教学成绩好就足已,这些观念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和育人作用的发挥。二是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学校由原龙门镇中学、大池埝中学、矿务局学校三所学校合并,虽然经过长时间磨合,但教师群体凝聚力、向心力不强,民主和谐、多元参与、积极进取的学校文化氛围不够明显。整改措施:1、想方设法请得进、留得住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业务强师。增强教师在培训方面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重视教师能力、水平、需求、内容、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经常统一理论学习,进行不定期、不定时的听课,及时反馈课堂的优缺点,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2、增强学校领导思想创新意识,精心制作学校宣传片,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同时听取特优生及家长的意见,结合实际调整优化培养策略。打造高效课堂,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在教学管理、质量监测、教学反馈、校本研修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通过提高质量来吸引更多生源。3、丰富德育教育载体,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定期为师生提供心理教育和辅导服务,采用心理疗法和精神激励法,帮助师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学生的学习良好的状态。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一是探索建立民主、合作的横向“学习型组织”——“专业共同体”,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良性的外部支持环境。二是强化教师培养。成立教师培养领导小组,组建各学科团队,团结教师队伍。三是搭建骨干教师展示平台。成立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师徒队,骨干教师率先上示范课,组建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辅导团队,加快青年教师成长。(二)加强优质生源控制流失。一是主动提前介入招生工作。精心制作学校宣传片,整合学校、教师和媒体力量,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引导学生和家长按规律办事。二是做好在校特优生的培优培尖。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特优生的意见建议,结合实际调整优化培养策略。三是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在教学管理、质量监测、教学评价、校本师训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通过提高质量来吸引更多生源。(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教师归属感。以“鱼跃龙门”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营造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校内氛围。继续传承、挖掘、完善“鱼跃龙门”文化体系,通过共同愿景构建,增强校园凝聚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