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钟鼓楼保管所(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

西安市钟鼓楼保管所(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

发布时间: 2025-03-13 11:09
单位名称 西安市钟鼓楼保管所(西安市钟鼓楼博物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文物古迹,弘扬民族文化。钟鼓楼的保护和管理·相关文物展览
住所 西安市莲湖区北大街2号金钟大厦B座833室
法定代表人 王磊
开办资金 5576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西安市文物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539.67万元 3553.71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钟鼓楼保管所.公益 从业人数  5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钟鼓楼博物馆在文物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机关各处室的大力指导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下,聚焦年度目标任务,认真践行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扎实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立足“古建筑+博物馆”的双重特质,一体推进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安全稳定、旅游接待,全方位构建“保护、研究、利用、展示、管理、服务”六位一体工作格局,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坚持抓保护,着力提升文物保护水平我馆始终将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贯穿落实到全馆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秉持最小干预和“修旧如旧”原则,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实施了5大文保工程,切实维护古建的风貌完整性、历史真实性和文化延续性。一是统筹推进抢救性保护和预防性保护,组织实施了钟楼基座前期勘察研究项目和钟楼券洞保养维护工程。明年计划全面配套实施这2项文保工程,实现基座砖体水汽通道内外贯通,达到里应外合、双管齐下的治理效果,有望大幅改善基座泛碱问题,提升钟楼整体观感。二是统筹整体日常养护与局部重点修缮。我馆积极采取“绣花”“织补”等微改造方式,在日常维护保养中最大程度保持古建筑健康状态。年初实施的文物本体净化工程累计拆除文物本体上监测等废旧设备20个,角铁、卡扣、线缆、钉子、膨胀螺栓等50斤。10月实施的鼓楼西踏步维护工程是文物保护、安全管理、公共服务3方面工作的综合体现,改造了原本铺设在文物本体上的电气线路,铺装了自研的无接触式景观灯,既兼顾美观、安全、实用功能,又精准呈现建筑特色。同时开放鼓楼西踏步作为参观出口,形成“东上西下”的参观路线,有效缓解大客流带来的接待压力和安全隐患,持续推动古建保护从重点保护向全面保护、系统保护、整体保护转型升级。此外,国庆节后开始的鼓楼一层檐屋面保护修缮工程进展顺利,计划年底完成。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我馆找回了失散二十多年的“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钟楼保护碑,并根据资料记载恢复了底座,将其重新矗立在钟楼北面,以高度负责的文保情怀,赓续传承古都城市文化地标。(二)坚持抓安全,坚决筑牢文物安全底线我馆始终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压紧压实安全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安全工作体系,紧紧围绕文物安全、游客安全、政治安全(“三个安全”),突出防火、防汛、防突发等重点环节,自觉当好文物安全“守护者”,努力以高水平守护保障高质量发展。一是着力提升人防水平。一方面,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构建馆长第一责任人、安全保卫部具体执行、全馆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纵向贯通的文物安全监管运行机制,将文物安全责任与绩效考核挂钩,开展“安保服务提升月”活动,强化典型示范激励;另一方面,持续强化安全队伍建设,苦练安全基本功,加强安保人员安全意识、岗位职责、消防技能、反恐防暴、服务礼仪五大类培训,着力培养“文物安全明白人”,截至目前已组织各类培训及消防、反恐、防汛等应急演练共计139次(平均每月12次)。二是着力提升物防水平。“在看不见的地方下功夫”,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全面排查整改电气线路,规范线路敷设,更换腐蚀、老化的线路套管桥架,截至目前共查找隐患10处,并全部整改,累计整改线路800多米。强化末端守护,完善门禁制度,设置工牌、出入证,规范人员进出管理,切实落实安全责任“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三是着力提升技防水平。强化科技支撑,引入全局文博单位首家警保联动系统,推进以安全监测、火灾预警为主的安防设施建设,努力平衡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四是着力提升联防水平。更加注重常态长效、统筹发挥效用,与开元商城签订消防联动协议书,与驻地北院门派出所共建联合安全工作站,努力做到在安全生产中展现风貌,在展现风貌中守护安全。全馆全年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实现了“安全平稳有序”的既定目标。(三)坚持抓展陈,大力拓宽展览阐释路径我馆把提升展陈质量、扩大行业影响力作为全馆业务工作的中心任务,深挖钟鼓楼特色文物文化资源,不断创新展陈理念,持续在“精、特、新、趣”上做文章,策划推出3个主题展览,让文物走“出”展柜,走“近”公众。一是打破馆际界限,扩大“朋友圈”。打通国有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的合作渠道,联合曲江艺术博物馆推出《金砖的一生——明清金砖展》,联合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推出《丝路贞石——汉唐石刻拓片精粹展》,观展人次超过百万。二是打破物理界限,实现“融合化”。紧抓钟楼檐柱保护修缮工作的契机,创意推出《中国古代建筑传统地仗工艺主题展》,拆除了封闭围挡,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维修现场作社教,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与公众教育相结合,公众可以身临其境触摸历史脉搏、感知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三是打破时空界限,提升“体验感”。《明清金砖展》从窑工的角度,带观众领略皇家“限量版”金砖的传奇一生。展览融入了展教结合的新理念,设置金砖互动体验专区、数字展陈,设计了“看听答写”四个互动环节,推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增强了观展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该展览荣获西安市第二届博物馆优秀陈列展览“优秀奖”。《汉唐石刻展》集中展示了五十余件极具代表性的石刻器物及拓片,以拓本还原碑刻蕴藏的历史、艺术价值,将文物承载的丝路文化、石刻文化进行立体化、多元化的表达和展示,并配合展览举办书法专题讲座,为热爱金石碑帖的游客呈现出一场精致的汉唐金石盛宴。二、取得社会效益(一)坚持抓活化,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按照“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思路,我馆积极抢抓“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的发展机遇,积极探索“展修研教文”五位一体、共创共享的新模式。一是突出“文教融合”。充分发挥博物馆寓教于乐的突出优势,打造品牌化社教项目,推出了以“古建筑”为主题的“八大作”系列教育课程,目前已独立完成“五大作”。其中彩画作之《老房子里的小小彩画匠》案例荣获“2024年全国文博社教宣传展示活动百项创新案例”,形成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节日年俗专题文化教育、研学体验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的公众教育格局。二是强化“馆际融合”。打破单一博物馆社教边界,以联合社教为抓手,突出教育资源共享,积极开展馆际、馆企、馆校合作。今年联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博物院、“八办”纪念馆、民俗博物馆、古建公司等,努力开创馆校课堂走进博物馆、馆际课堂相互融合、馆企共建历史现场课堂的生动局面。全馆共开展各类教育活动64场次,馆际合作占比超过26%。其中“老房子”里的中国节系列主题活动、“5.18”国际博物馆月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22场次,“五进”文化惠民活动16场次,超额实现了人均接受服务场次增长2%以上的目标任务,让社教“活起来”“火起来”,打造多元化、普惠性的“大学校”。三是推动“文旅融合”。将文创产品作为满足游客“二次消费”、拓宽收入渠道、增强博物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以馆藏文物资源为依托,以IP构建为核心,以潮流市场为导向,推出大量门类齐全、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创产品,涵盖文具、饰品、玩偶、棋牌等品类。“5·18”国际博物馆日上线文创冰淇淋,“十一”前夕开设文创产品专卖柜台、营造纪念戳等特色产品体验场景,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努力寻求古建保护利用与经济创收之间的新平衡。(二)坚持抓服务,切实改善市民游客体验感满意度我馆着眼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全链条、全要素、全流程,做优做细服务保障,努力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一是优化购票体验。为提升博物馆服务质量,我馆率先响应,全面取消参观预约;同时上线全市文博系统首家境外融合平台购票系统,涵盖24种语言、39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全口径支付,为游客提供便捷、顺畅的购票服务。二是优化标识系统。深入考量钟鼓楼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建筑风貌,强化了“晨钟暮鼓”意象,汲取窗花元素,融入四季主题,制作了全新的钟鼓楼标识系统,提升了钟鼓楼博物馆的文化底蕴与艺术品位。三是优化志愿服务。馆内外志愿团队扩展至5个,成员超1800人,全年累计服务时长超过7000小时。每逢重大节假日,志愿者活跃于社教活动一线,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四是优化游览体验。春节和十一期间,开放了鼓楼门洞作为疏散通道,大大缓解了客流压力,受到了游客的一致称赞。暑期高峰,采取单循环路线、重点部位管控、队中购票、队末劝阻等服务措施有效控流,努力以严密保障、周到服务让游客玩得开心、舒心、安心。五是优化讲解服务。增设2台导览机,引入自动语音导览服务,同步完成了中英文导览词更新工作。今年共完成讲解接待2600余场次,讲解接待服务人数突破4万人次。六是优化投诉处理。突出“暖回应”,有效预防和当场化解游客投诉。截至11月底,共受理热线工单106件,办结满意率达99%以上,按期办结率100%,实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三、存在问题这一年来,我馆虽然在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部分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一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能力有待提升。二是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不足,缺乏高层次人才,人才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四、下一步打算2025年,我馆将积极融入全市文物事业发展大局,全面贯彻落实局党组关于钟鼓楼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安排部署,对标国家二级博物馆建设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保护管理,促进融合发展,创新推动钟鼓楼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更上一层楼、再上新台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