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中心

宜川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3 10:32
单位名称 宜川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宜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网络安全保障。实施全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网络宣传和舆论引导;推动全县网络经济及智慧政务服务、大数据应用和体系建设;推动全县信用建设工作。
住所 宜川县党政综合大楼1212室
法定代表人 冉涛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宜川县委宣传部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万元 2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规定办理了主管部门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物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中共宜川县委宣传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1、强化舆情管理,全力保障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一是积极做好事前舆情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定期开展舆情风险排查梳理,向相关部门单位印发《舆情风险提示函》,指导各部门单位对各自领域舆情风险隐患开展排查整治,最大限度将风险隐患化解于未发未萌,有效减少了涉宜舆情发生频次。二是高效做好舆情风险事中预警和协调处置。强化24小时舆情监测预警,及时指导、督促各涉事单位积极稳妥做好涉宜突发、敏感舆情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三是强化网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组织、选派网信业务骨干参加省市网信部门举办的网评员培训、网络舆情讲座等培训学习活动。8至10月份,联合县委组织部举办了三期舆情应对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累计参训300余人次,领导干部应对舆情的综合素养与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2、持续开展网络综合治理,全面净化属地网络空间。一是加强新媒体平台规范管理和排查整治。深入开展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摸底调查工作3次,登记互联网政务应用程序117个,重点对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建立和运行情况进行排查整治,有效防范了“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指导全县政务新媒体平台账号规范化管理。二是强化网上不良有害信息监管。深入推进互联网清朗系列行动,开展常态化网络巡检,加强对“固定表述错误”、各类网络乱象的治理力度,及时处置新媒体平台账号固定表述错误17条,处置网络不良和有害信息206条,有效净化了属地网络空间。三是积极指导和推进自媒体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组织召开了全县自媒体人士座谈会,开展了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和案例培训,通过座谈交流增进了了解,凝聚了共识,进一步规范了自媒体平台账号健康有序运行。3、强化网络安全管理,不断牢筑网络安全屏障。一是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制度。印发了《宜川县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明确了各党委(党组)及其成员的领导责任、行业主管监管部门的指导监管责任,对全县重要网站和系统落实每日网络巡查、每日报告制度,有力的确保了全县网络环境的安全与稳定。二是强化网络安全巡查检查。对全县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了网络安全检查,针对全县重要网络系统和网站的日常管理、运营维护、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排查,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网络安全事件。三是大力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9月份启动了宜川县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组织相关单位设置宣传点、发放网络安全知识手册、举办线上有奖竞答等,不断增强了广大群众网络安全防护意识。4、积极协调督促,认真做好“12345”网上群众工作。严格落实12345政务服务平台工单首接、首办和专人负责制。积极协调、督促、指导各承办单位提高工单办理效率,年初顺利启用了12345三级平台办理机制,按月印发《网信专报》,通报各部门单位工单办理情况,使工单办理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2024年,共承办工单2242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8.46%,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居全市前列。5、扎实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精心营造优质营商环境。一是扎实做好信用数据归集。组织开展了行政处罚和严重失信主体信息补报、信用信息自查工作,对全县“双公示”数据上报情况进行通报。今年以来,共向延安市社会信用体系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报送行政许可信息5371条,行政处罚信息6123条,同比去年,数据量和数据覆盖面均大幅提高。积极指导失信企业进行信用修复,在维护信用秩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做好信用服务保障,在精神文明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工作中,共计为123人次出具信用鉴定报告。二是积极开展信用宣传培训。在“3.15”与“9.19”等信用宣传节点,及时开展信用宣传活动。通过设点宣传、现场讲解、发放宣传单等形式,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知信、守信意识,为全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组织召开了2024年全县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专题培训会,有效提高了各部门单位对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应用业务的实操能力。6、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强力支撑效能政府构建。今年以来,大力加快“秦政通”政务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的推广使用进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方式,督促指导各部门单位进行“秦政通”的注册与激活。线上通过多渠道的宣传推广、操作指南的详细推送等方式,线下则组织专人深入各部门单位进行面对面的指导与答疑,确保每一个部门单位都能顺利开展相关工作。在推广过程中,对全县各部门单位“秦政通”的注册和激活情况进行实时、细致的统计与梳理,并及时通报,有效地引导各部门单位积极跟进工作进度。截止目前,全县“秦政通”注册和激活人数达到4350人,注册率达标、激活率100%。二、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本年度业务的开展,有效维护了全县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和网络安全,为推动宜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网络安全保障。三、存在问题。一是网络监管还缺乏有效手段,对部分自媒体和违规账号查找和处理难度大,网络综合治理能力还需加强;二是部分单位网络安全风险意识淡薄,网络安全防护和责任落实欠缺;三是网信工作量大面宽,工作力量还需进一步充实,尤其缺乏较为专业的网信人才支撑。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网络巡查,持续强化对属地网络媒体平台的监督管理;二是落实好全县网络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和问题督促整改;三是积极协调汇报,充实网信工作力量。五、下一步打算。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扛稳扛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职责使命,按照各级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工作部署安排,全力做好网信各项工作,不断探索创新方法举措,全力维护好全县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以扎实的工作成效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网络支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