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集义镇市场监督管理所

宜川县集义镇市场监督管理所

发布时间: 2025-03-13 10:26
单位名称 宜川县集义镇市场监督管理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打击违法行为提供服务。宣传落实市场监管相关法规政策;开展市场监管领域日常督查及专项整治;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参与市场监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工作。
住所 宜川县集义镇
法定代表人 罗小军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48万元 0.0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宜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开展业务情况(一)市场主体年报工作得到提升。企业、个体年报工作,我所从元月份开始,采取先远后近、先外后内、集中培训,分批办理的方法集中开展年报工作。采用电话、微信、上门服务等方式督促办理年报工作,工作人员手把手教个体户进行年报。截至6月底,我所共有各类市场主体536户,其中个体453户,企业4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8户,目前完成年报率个体100%、农民专业合作社97%、企业95%。新发展个体3户、企业1户。(二)食品药械监管工作得到提升。食品药械监管工作是我们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今年我们结合“十百千”和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工作要求,主要开展的工作是:一是强化食品流通领域的专项整治行动。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等重大节日期间,我们针对粮、油、肉制品、奶制品、豆制品、儿童食品和酒类食品等重点品类,在各村集镇这一重点区域,以食品经营单位为主要对象,全面开展了食品安全检查。我们与辖区内的所有食品药品经营户签订了责任状,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台账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要求,确保食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踪。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及时指出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消除,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坚决防止各类责任事故的发生。此次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00余人,检查个体工商户累计200余户,没收各类过期、变质、不合格商品200公斤,价值5000余元,有效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是深化餐饮质量安全整治工作。我们明确了包保主体责任,集义辖区共有小餐饮5户、小作坊4户、流通食品经营户22户、学校食堂2个、单位食堂5个。为此,我镇配备了29名食品安全员,落实了14名包保领导,对38户进行了包抓。我们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餐饮安全和消毒处理等问题进行了督导检查。累计反馈的问题已全部得到整改。三是加强学校食堂及周边环境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我镇始终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作为重中之重。首先,我们从学校食堂入手,落实了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公示信息。由镇政府牵头,组织市场监管所对辖区内两个学校的校园食堂和校园周边商店进行了联合检查,重点查看了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否到期、台账记录是否完善、各项制度是否健全、明厨亮灶是否达标等问题。同时,我们对学校食堂的食材进货渠道、索证索票、食品安全进行了及时检查,并对食品加工、餐具消毒等进行了指导。通过检查,两个学校食堂基本符合要求。此次行动共检查学校食堂4次,出动执法车辆4台次,出动执法人员10人。此外,我们还对校园周边的小卖部、食杂店等进行了逐户排查,实行定期、不定期分片分区检查,加大了对无证无照经营食品、销售“三无”食品、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取缔了无证无照经营户和超范围经营等各种违法行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切实将监管责任落到实处。四是强化农村聚餐管理。我们加大了对农村集体聚餐的日常监管力度,筑牢了农村食品安全底线。严格落实了辖区红白喜事农村集体聚餐报备登记制度,对辖区内白事简办者的集体聚餐情况,市场监管所到现场进行了指导。同时,我们与各个村支部书记分别签订了《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报告登记表》、《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农村集体聚餐现场指导意见书》、《乡村厨师登记表》,共报备集体聚餐行为7次,有效规范了各村红白喜事集体聚餐行为。(三)打假消费维权工作得到提升。我所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广泛开展宣传法律法规,打假维权首先是强化产品质量监管,努力构建放心消费环境。由于管辖范围广,村落与经济户口分布散乱,而且农村地区经营者、消费者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为此,我们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全力做好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强化宣传教育补弱点,通过对内抓学习、对外抓宣传的方式,全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努力营造全民知晓的整治氛围。强化责任管理扫盲点,我们结合辖区监管责任制,将被监管经营户进行分户到片、分片管理、责任到人,以明确分工、明晰了责任,避免了整治盲点的产生。创新监管破难点,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先后组织开展了“元旦、春节、清明、端午、五一、中秋、十一节”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民生领域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110人次,检查个体工商户269户。有效地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其次是强化农资市场监管,积极开展农资市场专享整治工作。我们紧紧围绕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辖区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方案。通过集中力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经营户的守法意识。通过严格要求农资经营户亮照经营,严把农资进货关,尽量从源头上控制农资市场的产品质量。通过开展清查假冒伪劣农药的专项行动,严厉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另外,我们还采取“内外齐抓促农资发展”的措施,一方面是以政策宣讲、业务培训等手段,提高农资业户的素质;另一方面是以开展创建农资经营示范店、放心店活动为载体,规范农资市场交易行为。并对全镇农资经营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培训,使农资经营户增长了知识,也增强了守法经营意识,有效防范了坑农、害农违法行为的发生。并对辖区2户农资店经营的化肥进行抽检4个批次,抽检结果符合国家标准。(四)特种设备工作得到提升。一是加强主体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对辖区使用燃气瓶的3户经营户进行突击检查,对存在的问题现场予以整改。二是加强安全生产日常监督管理。对辖区三立矿业建邦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设备与安全管理职责、作业人员上岗证、制度建设与设施设备购进与验收及生产加工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对场区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进行专项检查6次,组织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召开安全防范责任意识培训会3次。对于存在的问题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共计1份,目前已按照要求完成问题整改。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一)强化标准引领,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全力做好辖区安全生产工作的安全生产指导工作。所里执法人员上门向宣讲指导标准化领域相关政策要求,协助制定岗位各项制度的制定和安全生产业务培训。对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要求,促进企业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二)调处果品纠纷,助推产业发展我所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进果品交易纠纷“快调、快结”机制,全力护航苹果产业健康发展。积极与果企、果商和果农对接,进一步拓宽工作业务,加强宣传培训,提高苹果交易纠纷调解员的调解技巧和调解能力,规范经纪人的经纪行为,做到尊重果商意愿、维护果农利益,增强经纪人担当,保障苹果产业健康发展。(三)织密安全网络,强化社会共治。为进一步拓宽食品安全社会监督渠道,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健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我所结合实际,构建起了由10名食品义务监督员、10名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20名食品安全志愿者服务队组成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网络”。三、存在的问题(一)部分经营户主体责任意识淡薄。“明厨亮灶”安装率不达标,个别餐饮户的后厨环境卫生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执法人员专业监管技能不够。在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中,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的鉴别技能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消费者维权意识不够强。在问题线索提供上存在短板,需进一步加大消费者维权意识宣传力度。四、整改措施下一步打算(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学习重点,做到真学、真懂、真用;二是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的同时,不断提高理论和业务技能水平,全面熟悉掌握市场监管业务知识技能,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使自己做到思想上不落伍,作风上不松劲,行动上不停步。(二)突出工作重点,高质量开展市场监管工作。把风险隐患排查和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日常监督的重点内容。一是从工作举措和方式方法对标“安全”底线要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向市场主体传导主体安全责任意识,坚决消除风险隐患排查不彻底的问题;二是在日常监管重点工作及案件查办过程中,对惩治与主体责任意识教育做到有机统一,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工作质量。(三)继续落实好市场经营主体日常监督管理各项工作任务。一是加强市场监管政策及业务指导,提高经营主体责任意识。持续加强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规范经营行为,严防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指导经营者建立健全、完善食品安全各项制度,落实进货查验、索证索票等要求,确保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二是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安全责任意识。充分利用网络宣传、上门宣传、普法活动等方式,对经营主体和群众加强安全宣传教育,真正将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