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川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我县农业农村发展及乡村战略实施提供服务。指导发展全县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组织监督乡村振兴战略相关项目实施工作。 | |
住所 | 宜川县党政综合大楼3309 | |
法定代表人 | 胡勇 | |
开办资金 | 4.5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宜川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万元 | 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川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思想修养,促进两支队伍建设。一是扎实落实作风整改,促进领导班子队伍建设。根据农业农村局相关文件要求,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廉政法规学习。以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为目标,充分调动单位成员的民主管理和责任意识,组织干部带头进行纪律作风整改,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二是明德促能,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培训,促进干部道德水准、业务能力提高。三是加强组织协调,提高统筹谋划效能。中心领导干部扎实统筹推进全县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开展,围绕“综合、协调、指导、服务、推进、监督”的总体职能,落实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制定乡村振兴主要工作计划和阶段性工作目标,推进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二)加强常规管理,注重细节落实。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统筹布局,以乡村振兴为主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落实中共宜川县委、政府的安排部署,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做好“三农”工作,全力推进乡村振兴。1、着力生态宜居,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县112个行政村,分布在2900平方公里黄土高原上沟沟山。首先下乡调研摸清底数,实情,按照“一年强基础、二年稳提升、三年建成效”的目标,在工作中学习进步,在学习中开展工作,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清洁行动长期化、制度化,不断得到提高,一季度一督查一考评,全县农村人居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村容村貌显著改善;稳妥厕所革命,吃清悟透国家政策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条件,积极组织乡镇部门外出考察学习,结合本地高纬度干旱缺水的现实,算账对比,引进气封式直通卫生旱厕技术,通过前期开展试验示范,做好群众使用观察对比,深受群众好评,全年累计完成改厕1962户,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1%。2、构建长效机制,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建立了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在全县各村组推行“乡镇领导包片、干部包村、保洁员包段”机制和网络化管理制度,彻底消灭农村环境卫生盲区,减少垃圾乱倒乱扔、污水乱泼乱排现象;落实乡村保洁员制度,定期开展村庄卫生保洁,并建立了舆情线索整改反馈机制,通过微信工作群,随时反馈,实时整改,推动村庄清洁行动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二是建立了移风易俗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党员的先锋作用、村规的约束作用,深入开展农村道德评议,广泛宣传城乡环境整治、精神文明创建、爱国卫生运动知识,改变农村各种陈规陋习,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强。三是建立了督查考核长效机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了全县目标责任制考核,常态化开展督查检查,检查结果与乡镇评优挂钩;定期通过现场评定、微信群提议等方式,对各村组卫生保洁员、基础设施管理员、养护员责任落实情况进行打分考评,形成了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三)强化补贴补助,助力乡村振兴1、落实“雨露计划”补贴。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加强与人社、教育部门协调对接,规范发放流程,对“雨露计划”学生进行补助,促进雨露计划毕业学生尽快就业。通过政策扶持,确保每个孩子学会一项有用技能,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致富的目标。今年共补助161人,发放资金102.9万元。2、落实“一次性交通补贴”。2024年转移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在衔接资金项目计划中列资转移交通补贴10万元,截至目前已经拨付补贴二批143300元,其中省内补贴58800元,省外补贴资金84500;第三批、第四批目前已经公示结束。3、强化驻村帮扶及“光伏收益”分配。向7个乡镇、64个行政村(63个村、移民搬迁村-德馨园1个)派驻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177名,并加强管理,不断发挥驻村工作队帮扶作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年内共兑现补助资金332.56万元;发放光伏扶贫收益423.84万元,光伏公益性岗位602人。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中心干部的努力下,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清洁行动长期化、制度化,不断得到提高,一季度一督查一考评,全县农村人居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村容村貌显著改善,累计建设完成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稳妥厕所革命,吃清悟透国家政策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条件,积极组织乡镇部门外出考察学习,结合本地高纬度干旱缺水的现实,算账对比,引进气封式直通卫生旱厕技术,通过前期开展试验示范,做好群众使用观察对比,深受群众好评,全年累计完成1962户,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1%;全县共完成一次性交通补助六批次,共计590人,22.86万元;“雨露计划”稳步推进,及时掌握秋季和春季两学期学生职业院校在校情况,对付补助资金,今年春季共补助161人54万元,秋季补助145人,发放补助48.9万元,累计计对付补助306人,102.9万元,资金通过一卡通已经全部拨付到户;发放光伏扶贫收益423.84万元,光伏公益性岗位602人;派驻驻村第一书记及工作队员共涉及7个乡镇,64个行政村(63个村、移民搬迁村-德馨园1个)(64个第一书记和57个工作队),共有177名驻村干部常态化驻村帮扶工作,并加强管理,不断发挥驻村工作队帮扶作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年内共兑现补助资金332.56万元。三、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目前中心存在的问题1.在中心工作推进上,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新调入人员较多,专业水平不强,普遍年龄较大,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学习提升。2.单位新独立预算经费不足,办公设施陈旧,影响办公效率,需要财政资金支持。(二)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1.通过培训学习提高现有工作人员能力,增加工作处置和协调本领,促进全县乡村振兴工作顺利开展。2.加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抓好农村卫生厕所改造。突出改厕质量实效:严把产品质量关,加大产品质量市场监督力度;严把施工质量关,注重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组织村民施工;严把竣工验收关,按照验收标准和办法落实,将群众的满意度等纳入验收指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稳步提高,厕所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继续提升,持续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