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宜川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5-03-13 10:07
单位名称 宜川县应急管理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规范安全生产秩序和预防安全生产事故提供有力保障。依法对全县相关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执法检查。
住所 宜川县政府东院二楼
法定代表人 李晓东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应急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万元 7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2024年1月,进行了事业单位法人变更登记,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应急管理局的坚强领导下,大队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措施,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现将我大队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应急管理综合执法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和执法能力。大队将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放在首位,建立常态化学习制度机制,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学习同步进行,通过集中学习、个人自学、领导讲党课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领导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传达学习县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党中央领导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等一是坚持把政治学习摆在重要位置,以常态化的政治理论学习推动执法监察工作,认真学习党的最新理论精神,提高政治素养,坚定政治信念,维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时刻确保政治清醒。二是参加市、省组织的安全生产执法现场培训,和陕西干部网络学院、应急管理干部网络学院的专题培训,使大队每个成员能够学习到最新的生产安全执法的知识,提高自身执法能力。(二)加强管理,提高依法行政和职业素养。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严格执行年度安全生产执法计划,明确执法检查重点、频次和方式,确保执法工作有的放矢、规范有序。为了维护法律尊严和执法形象,在执法活动中,我们杜绝越权行政、吃、拿、卡、要等现象,做到亮证执法、秉公执法、文明执法、依法执法、准确执法,程序规范合法。(三)加大投入,提高办案条件和后勤保障。申请的应急管理执法标准化建设项目已经完成,档案室、器材室、询问室已投入使用,三室的设立极大提高了大队的执法规范化能力水平。大队配备有无人机、携式执法笔记本电脑,便携式打印一体机,防爆执法记录仪,执法记录仪采集工作站等执法设备,方便大队成员随时到事故现场开展勘验、询问等工作,做到执法处罚有依据,证据收集有记录。(四)加大力度,提高业务能力和办案质量。扎实开展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工贸、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累计检查企业757家次,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908条(其中:一般隐患820条,重大安全隐患88条),均已完成整改,有效防范化解了一批重大安全风险。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严厉打击,在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工贸、烟花爆竹等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工作。县应急管理执法大队全年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86次,立案处罚3家,金额12.8万元,有力震慑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维护了法律法规的严肃性。二、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通过严格的执法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了一大批安全隐患,有效预防了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我大队的积极作为,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增强了公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截止目前,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可控。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随着企业入驻宜川增多,监管部门队伍力量较为薄弱,专业性人才较少,人员专业化能力水平亟待提高。二是排查问题覆盖面窄、质量差,对安全生产存在的隐患底子不清、情况不明,对违法违规现象检查处罚力度不够,存在宽松软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大队将持续推进综合执法队伍建设,确保人员配备落实到位。扎实开展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检查,进一步拓宽排查问题覆盖面,摸清安全生产存在的隐患,加强违法违规现象检查处罚力度。四、下一步工作计划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领导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批示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市要求,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安全保障。(一)制定安全生产执法计划。总结经验,科学分析,制定2025年执法计划。按行业、类别明确年度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监管执法对象、监管执法任务等内容。科学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落实行政执法责任,规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行为。(二)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加大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充实执法力量,改善执法装备,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同时,创新执法监管方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效能。(三)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巩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持续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遏制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