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农村公路管理站

宜川县农村公路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5-03-13 10:03
单位名称 宜川县农村公路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公路畅通提供养护与路政管理保障。地方道路的养护与管理。
住所 宜川县党湾街
法定代表人 高军
开办资金 107.9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交通运输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37万元 937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农村公路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1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县委、县政府和县交通运输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公路管养工作今年以来,我站继续落实农村公路管养责任,不断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贯彻执行公路路长制度,使“畅、安、舒、美”农村交通发展新格局继续得到拓展。将实现“有路必养、养必优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目标落到实处。1.加强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利用各类信息化软件采集信息,随时掌握公路基础数据及道路病害;目前,我站正在使用的软件系统有:陕西省公路养护管理系统、延安市农村公路灾毁采集系统、陕西省公路数据库管理系统、陕西省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以奖代补”考核数据系统2.围绕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养护示范镇”、“美丽乡村路”,落实“路田分家、路宅分家”等措施做好公路绿化美化等工作。今年以来,我站完成养护工程道路3条,新规划3条;累计处理农村公路小修维修维护365处,修补坑槽31000平方米;累计排查整治55处安全隐患,包括整治路基沉陷、滑塌、路肩及排水设施修补等;累计清理疏通边沟1144公里,其中县乡道362公里,村道782公里;累计整理路肩427.8公里,其中县乡道197.8公里,村道230公里;累计疏通涵洞、桥梁泄水孔、排水管等排水设施44处;累计回填路肩、路基、坑洞28处;累计清理落石、塌方、泥石流46处约两万余方;累计修剪行道树53公里;更换广角镜58个;设置减速带55米;道路标线16.3公里;加固防护15处;喷涂桥梁防撞护栏及道路安全防护栏9.3公里;维修安全标志13处。3.完善农村公路路路产保护机制,大力推行“县统一执法、乡村协助执法”工作方式,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三级联动路产路权保护队伍,依法保护路产路权,每季度集中开展一次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农村公路环境整洁、安全畅通。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治超工作,按照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的要求,建立联动管理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强化源头监管和路面监控,严厉打击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4.将养护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通过各种渠道多方筹集资金,保证农村公路养护需求。逐年加大养护资金投入,利用省级财政补、县级财政筹、涉农资金扶、以工代赈帮、群众义务出、压缩经费挤等办法解决公路建养资金短缺的问题。5.加强农村公路应急体系建设,加大抢险设备投入,提升灾毁抢通能力。联合有关部门充分发挥领导指挥、分工协作、联动抢险、灾后重建等公路防汛“四个机制”作用,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加大抢险设备投入,提升灾毁抢通能力。按照“先抢通、后修复”的原则,落实汛期和雨雪天气预防措施,及时开展责任路段应急抢修保通工作,除特大洪水和较大塌方外,一般阻车时间不超过24小时。遇到地震灾害以及山洪、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公路重大灾情的,由各级路长组织沿线机关、企业、群众进行抢修。并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培训和演练2次。我站对农村公路安保设施进行了完善,增设和维修安全设施,其中包括维修和设置防护栏、指示和警示标志、广角镜,涉及高钟路、孟依路、宜云路、凤马路、阳苜路等九条路段。。(二)强化管理,严格考核1.建立健全机构,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积极对接,力争成立路权维护与路产保护机构,完成农村公路日常巡查和维护,制止侵害路权行为和损坏公路路产的索赔体系,并与乡镇紧密结合,实现条、块管理相结合。加大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力度,切实提高路况服务水平。一是按照规定频率和要求,做好检查、巡查工作,严格进行考核通报,全面落实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责任。二是及时清扫路面、铲除路面杂草、培护路肩、疏通边沟和涵洞、清理边坡塌方、清除路面堆放杂物,做到路容路貌干净整洁。2.完善并实施了“路长制”管理体制,在去年的基础上新增路长制责任公示牌24个。其中县道公示牌8个,乡道公示牌6个,村道公示牌10个。各级路长定期向上级路长汇报履职情况及所管辖路段管养情况。3.严格考核制度,实行行政管理考核与公路养护技术指标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并成立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考核小组,会同县级、乡级、村级路长对全县县乡道和各乡镇农村公路进行了管理与日常养护检查考核。对于未开展日常养护工作的路段,将不予支付日常养护费用,对于考核不合格的路段,将按比例扣除日常养护费用,村道按养护里程30%抽查,县乡道按养护里程100%检查考核。(三)规范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规范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认真组织实施,明确各部门安全职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并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到人,不留死角。并将安全生产工作与年度、季度考核相结合,进一步将安全生产贯穿到整个工作的始终。加强安全管理检查、巡查和整治力度。加强农村公路应急体系建设,加大抢险设备投入,提升灾毁抢通能力。联合有关部门充分发挥领导指挥、分工协作、联动抢险、灾后重建等公路防汛“四个机制”作用,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加大抢险设备投入,提升灾毁抢通能力。按照“先抢通、后修复”的原则,落实汛期和雨雪天气预防措施,及时开展责任路段应急抢修保通工作,除特大洪水和较大塌方外,一般阻车时间不超过24小时,做到道路中断,事不过夜及时处理。遇到地震灾害以及山洪、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造成公路重大灾情的,由各级路长组织沿线机关、企业、群众进行抢修。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一)经济效益圆满完成了养护计划任务及养护工程的实施,其中日常养护及小修维护共计完成998.2万元,养护工程(哨雷路、小云路-南九殿、小云路-壶党路)完成573.9万元。(二)社会效益通过一系列工作,使我县农村公路真正实现了“有路必养、养必优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目标,为群众出行以及农副产品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促进了经济发展。三、存在问题目前S306延壶路、S307宜韩路共计119公里,原为县道,养护资金来源由上级交通部门及县财政拨付。近年来上级公路管理部门调整为新增省道后,一直未交付国省道养护单位,目前仍由县公路站养护,但无计划养护资金,造成养护资金短缺。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单位培养和发展年轻的管养队伍,注重业务培训,逐步提升公路站业务水平。2.多方筹措资金,并与上级和县财政部门积极协调,争取将新增省道延壶路、宜韩路以及拟交付我站管养的新修和改造路段养护费用纳入县财政计划资金。3.创新性的开展工作,改变公路管养理念,把公路管养工作不仅当成一项工作任务,更应该当做服务人民群众的一项使命。4.加大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力度,切实提高路况服务水平。一是按照规定频率和要求,做好检查、巡查工作,严格进行考核通报,全面落实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责任。二是及时清扫路面、铲除路面杂草、培护路肩、疏通边沟和涵洞、清理边坡塌方、清除路面堆放杂物,做到路容路貌干净整洁。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