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林业工作站

宜川县林业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5-03-13 10:00
单位名称 宜川县林业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促进林业发展提供服务。林业站建设指导,林业技术指导,技术推广,质量检验,林业统计和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参与查处破坏森林资源的有关工作。
住所 宜川县南大街林业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吴冬霞
开办资金 19.8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万元 36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林业工作站.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林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1、全面完成惠农资金兑付工作。一是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延长期补助资金(2016年)兑付工作。完成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延长期补助,兑现面积4500亩,兑现标准100元/亩,兑现资金450000元,已通兑付,受益群众966户。二是完成2004-2006年上一轮退耕还林纳入森林质量提升补助兑付工作。2004-2006年上一轮退耕还林纳入森林质量提升补助,共计49526.4亩、990528元,目前已兑付970464元,受益群众6103户因纠纷、林种变更等原因暂缓兑付20064元。三是认真开展生态护林员选续聘及工资发放工作。认真开展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共选聘生态护林员292名,建立生态护林员信息台账,对292名生态护林员进行了全面系统培训,并加强对生态护林员管理考核,通过惠农一卡通系统,每人每年发放薪酬7500元,按月全额发放到户,共发放219万元。四是完成村级护林员工资发放工作。全县共112名村级护林员,每人每年360元补助,通过惠农一卡通系统发放补助40320元。2、全面开展退耕还林暂缓兑现地块核查工作,认真开展不合格地块补植工作。为进一步巩固提高我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我办组织各乡镇对历年退耕还林工程地块进行全面自查。对暂缓兑现不合格地块,要求各乡镇、街道办制定补植方案,积极开展补植补造工作。今年,我县共补植面积210亩,补植树种为花椒和连翘,共计10500株。3、加强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建设,夯实管护责任。一是与各乡镇管护站签订了集体林管护目标责任书,认真开展护林员选聘工作,并对292名生态护林员和112名村级护林员进行了全面系统培训,建立护林员信息台账,落实护林员管护职责,签订聘用合同,进一步明确了生态护林员管护职责。二是积极组织配合做好防火宣传、火源管理、应急值守等工作。三是强化集体林地、林木、林权管理工作,严查各类毁林案件,认真做好护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4、封山禁牧工作开展情况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和《延安市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条例》,坚持将封山禁牧工作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主抓手,高质量推进全县退耕还林成果巩固。一是以制度夯实工作职责。成立主管副县长为组长,林业局局长为副组长,各乡镇(街道)和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封山禁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签订县乡村封山禁牧目标责任书,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制定印发《宜川县贯彻落实<延安市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条例>的依法行政实施方案》、《宜川县封山禁牧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暨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条例工作方案》、《宜川县封山禁牧工作实施方案》等工作方案和制度,强化制度管理和制度约束,以制度促长效、以制度抓落实,夯实了封山禁牧工作基础。二是以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始终坚持把宣传教育作为封禁工作的常态化工作来抓,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微信微博等“线上资源”和宣传标语、宣传单、宣传车、群众会议等“线下资源”,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方位宣传网络。2024年以来,全县各级共召开宣传会议10余次,刷写标语横幅120余条,出动宣传车辆500余辆次,宣传教育工作遍及全县各个村组。三是用整治强化日常监管。由县副总林长牵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为期100天的封山禁牧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各乡镇(街道)对辖区内的违规养殖、违法放牧行为进行清查,了解当地畜牧种群数量、规模、分布和养殖户具体承受能力,制定可行的封山禁牧工作措施。截止11月底我县羊子共存栏478群,20967只,比年初减少近20%。四是用执法提高管理实效。县政府于2024年6月24日印发《关于下放乡镇(街道)部分县级行政执法权的决定》,将“对在封山禁牧区域内放养牛、羊等食草牲畜;损坏、擅自移动封山禁牧区域界桩围栏和标牌经责令恢复原状逾期不恢复的处罚”行政处罚权下放,各乡镇(街道)能主动开展工作,组织乡镇干部及时考取林业行政执法证,整合执法队伍,目前各乡镇(街道)已经建成7只封山禁牧执法队伍,同时,在县退耕还林服务中心的指导下,各乡镇(街道)已经签订建成封山禁牧联防联控协调机制,联防共治机制全面建成,共签订联防联控目标责任书10份,明确联防联控和联防共治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达到信息互通、相互配合的工作目的。县林业局以县林业站和国有生态林场为依托,主动派出具有林业行政执法资格、封山禁牧执法经验丰富的职工,全程配合、指导各乡镇(街道)开展封山禁牧行政执法工作。二、产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一是通过惠农一卡通发放退耕还林补贴资金,促进了当地农民经济发展,为我县增加了直接经济效益;二是森林质量提升补助,使森林覆盖率增加,加强了森林蓄积量,改善林分结构,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和生物多样性,对森林资源保护产生一定的作用;三是生态护林员及村级护林员培训,使森林保护意识深入人心,爱林护林已成为老百姓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减少了火灾火情及毁林等情况的发生,林区社会得到稳定,改善了森林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我县区森林资源安全。三、存在问题总结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确保了我县森林资源安全保护工作,提高了我县生态环境水平,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林业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经费短缺,特别是开展系统性的技术培训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撑,县级林业机构经费不能满足常年开展技术支持需求。二是乡镇林业站建设薄弱,面临人员、经费短缺问题,已无法满足当前林业生态建设需要。三是林地征占面积加大,“占还”矛盾突出。随着国家重大项目铁路、公路建设和能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我县石油、天然气开发征占林地面积不断增加,“占一还一”的矛盾比较突出,林地面积面临着缩减的困境。四是群众退耕还林积极性不高。我县退耕还林树种以刺槐、仁用杏、花椒、核桃为主,但存在林木采伐暂未获批,花椒树种老化严重,仁用杏经济效益低下等因素,群众对树种改造愿望强烈,营林护林积极性不高,不断出现违法毁林变更树种现象,给监管工作带来很大挑战。四、整改措施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各级林业法规政策,做好各种兑现工作,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二是大力开展林业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培训宣传,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我县林业产业发展。三是认真做好护林防火工作,抓好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保障森林资源安全。五、下一步工作计划2025认真贯彻执行各级林业生态政策,落实好生态护林员政策;大力开展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促进我县林业产业发展;抓好森林资源管护工作,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其它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