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岐山县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及经营权流转指导、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指导、减轻农民负担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指导、农经统计等。 | |
住所 | 岐山县天柱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纪让军 | |
开办资金 | 16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岐山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4.19万元 | 61.2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推广应用陕农经平台,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信息化水平1.全面推广引用陕农经平台。农经站把陕农经平台的应用推广作为本年度重点农经任务进行安排,在对全县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情况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判,及时在平台系统搭建镇村组三级架构,落实镇级管理员和村级业务员,进行角色授权,为陕农经平台的顺利运行打好了基础。站上明确分管领导,抽调4名业务骨干负责业务指导,在组织村级全员参加省厅视频培训的基础上,邀请省专家组专家对全县19个镇106个村的业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同时,建立全县陕农经平台业务交流微信群,联系省市师资老师加入,为镇村业务人员解疑答惑,每个镇选取1-2个重点村进行实操培训指导,确保了指导培训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2.精准核查摸清家底。持续巩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开展年度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3.健全完善三资监管机制。制定出台了《岐山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办法》《岐山县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人员年龄偏大,财务系统操作困难的实际,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第三方代理制度,解决农村三资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规范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二)持续开展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促进集体经济稳步发展1.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回头看,主动作为,全员参与,强化组织、宣传、指导和督导力度,县镇村合力推进,全县集体经济合同已全部完成整改,录入陕农经平台。2.积极推进全国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建设。为了规范全县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结合陕农经平台的推广应用,我们对合并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进行进一步规范,在征求镇村意见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合并成立新的组织。按照登记赋码管理办法,积极指导镇村完善相关资料,经过县政府核准,依法依规注销了21个集体经济组织。3.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2名业务人员包抓乡镇,开展指导宣传,邀请省市专家对106个村支部书记开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专题培训。积极推广“主体带动、抱团联股、企业搭载、三产融合、物业租赁”五种模式,指导镇村以粮食规模经营为抓手壮大集体经济,挖掘增收潜力,多种形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三)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稳慎推进农村土地改革1.做好土地确权后续工作。积极对接镇村和测绘公司,协调解决故郡镇神农村肖家桥组、雍川镇麦禾营村二组、凤鸣镇堰河村郭里堡组、枣林镇贾家村2个组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遗留问题,对5个小组2381.53亩土地进行确权,目前确权已经完成,确权数据已经上报省厅进行汇交。2.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台账。组织镇村组开展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建设,将土地流转合同相关信息录入平台,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全县农村土地流转信息汇总、统计查询等功能的系统,实现土地流转信息化管理,为各级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提供基础资料。3.规范流转合同,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常态化开展土地流转县镇村三级风险审核和备案登记,组织镇村对土地流转合同进行审核,整理土地流转合同以及会议记录等相关资料,建立土地流转合同审核备案资料档案。4.宅基地管理工作。定期对农户宅基地需求和审批情况进行调查,并上报市局。(四)开展规范化提升,促进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1.精心培育指导,规范提升合作社发展。指导农村能人、经营大户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上半年内新发展农民合作社33家,家庭农场46家,总数分别达到782家和462家。2.开展示范社四级联创。积极开展合作社示范创建活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年内结合市站开展的示范合作社规范提升年活动的开展,对全县市级合作社财务电算化、成员账户、制度建设等内部管理逐一进行指导规范,16户示范社15户顺利通过市上的交叉检查。3.积极开展新型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建设。从县级农业单位、乡镇、农经干部和新型经营主体中筛选推荐县级辅导员30名,建立县级辅导员队伍,并组织开展系统培训,将辅导员信息录入农业农村部名录库。制定县级辅导员管理办法、由县农业农村局进行聘任,颁发聘书,组织开展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培育指导,初步健全了县级新型经营主体服务体系。4.政策支持经营主体发展。实施2024年农经项目465万元,合作社规范提升项目105万元由10家合作社实施,家庭农场培育项目60万元由11户家庭农场实施,社会化服务项目由2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预计12月底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五)做好衔接配合工作,全面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重点工作1.开展农经调查,完成统计报告。积极完成省市产改、农村集体债务、宅基地等各项调查统计任务。按照省市站安排,深入基层组织开展各项农经工作调查和统计,掌握了解全县土地流转、家庭农场培育发展情况,组织指导各镇完成了106个村2024年政策和改革、农村合作经济工作年报,完成报表2000余份,审核录入年报系统。2.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按照上级要求,组织镇村对全县所有户用沼气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3.积极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设工作。按照局党委安排,组织各镇按照实施方案落实的11个项目村2396座的建设任务,推进户厕建设任务。4.做好各类提案答复。对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的提案》等6个提案建议进行调研答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紧紧围绕“一碗面”经济,以规模粮食经营为重点积极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以“陕农经”平台应用为切口全面推进农村三资管理提质增效;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升为抓手,全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以落实分级审查备案为着力点,不断完善农村土地流转体系,促进了我县农村合作经济高质量发展。被省农经站评为2024年度全省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绩效考评优秀单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农经体系不健全,基层没有具体农经机构承接任务,乡镇只是明确一名工作人员对接,业务工作基本靠县站进村推进,很多工作难以深入开展。2、农经工作具有前瞻和探索性,具有一定挑战性,必须要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好开展工作。3、基层人员业务不熟练,人员流动快。(二)改进措施1、加强与上级单位联系,开展基层调研,切实解决农经短腿和一条路走路问题。2、建议基层减少人员流动性快的问题。3、加强政策法规学习和开展多形式的业务培训工作。4、加强和基层人员交流,开展政策和工作紧密相融合。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加强集体资产的监管,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监管的体制机制,为用足用好农村集体资产、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奠进政策基础。(二)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继续推广“主体带动、抱团联股、企业搭载、三产融合、物业租赁”五种模式。常态化开展农业农村部开通的信贷直通车的推广,助力经营主体金融信贷支持。(三)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改革,规范流转合同,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加强调处机制建设,切实维护农民土地合法权益(四)加强涉农领域农民负担治理,强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规范管理和审核。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