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市东雷二期抽黄工程管理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已建工程正常运行提供管理保障。二期抽黄工程运行管理、灌区配套及更新改造项目建设管理、渭南供水项目实施。 | |
住所 | 渭南市朝阳大街中段26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吕延学 | |
开办资金 | 85304.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渭南市水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3689.58万元 | 126038.3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4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具体业务开展:1.灌溉成效显著。全年共组织春灌和夏灌两季四轮灌溉,累计运行155天,渠首引水20380万方,其中抗旱应急用水5368万方。斗口落实水量15300万方,灌溉农田170万亩次,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水量对口率99%,较目标任务提高2个百分点;泵站机组运行超25万台时,能源单耗低于4.63kW•h/(kt•m),设备完好率超95%,安全运行率100%;煤化用水593万方,城市供水995万方,有效保障了生产与生活用水需求。2.项目建设持续推进。扎实开展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扎实开展现代化灌区建设专项行动。一是国债项目。按期完成了国债项目前期审批工作,夏灌结束后精心组织、多措并举,攻坚克难、抢抓工期,按照上级要求,圆满完成主体施工任务。二是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完成了汉村隧洞、孙镇兴镇分干渠、西窑等5座泵站改造工程尾留施工任务。三是项目验收。完成了北干站、下寨站、董家站、万家站、督福杨站、“十三五”信息化和2023年水保等7个项目竣工验收。四是项目储备。完成了塬下总干渠改造、信息化及数字孪生灌区等储备项目,成立专班开展灌区“两重”项目可研编制。3.管护运维稳步提升工程方面:一是重点维修保质保量,全年共完成53处隐患工程修复、12处紧急突发状况抢修;日常管护常抓不懈,全面推行水印相机等打卡巡查。骨干工程设施完好率保持在90%以上,安全运行率达到98%以上。二是强化考核检查,实行巡查与抽查相结合方式,随时掌握管护状态,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三是制定防汛预案,配备防汛物资,落实防汛责任,确保安全度汛。四是圆满完成“三修两清一绿化”工作任务,修缮设施与区域绿化并举,为今年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机电方面:一是围绕泵站管理“五抓”持续发力,全年机组累计安全运行25万余台时,能源单耗低于4.63kW•h/(kt•m),设备完好率95%以上,安全运行率100%。二是以设备管理为核心,推行泵站效能一灌一考核,实行设备管护责任制,全面落实管理指挥岗位前移,技术服务到厂房管理理念,日常管理和应急抢修两手抓,减少设备运行故障,延长设备运行周期。三是卧式水泵机组同心调整装置、远程调控闸门、杂物隔离设备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攻坚克难,灌溉生产稳中有进。一年来,我们克服夏季高温少雨、河源来水不稳等诸多不利因素,春夏两季积极组织开展四轮灌溉,落实斗口水量1.5亿方,灌溉农田170万亩次,占年度目标156万亩次的109%,超额完成市局下达的目标任务。向渭南城市供水995万方、蒲城煤化供水593万方,有力保障了供水区生产与生活用水需求。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积极巩固节水型灌区创建成果,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大力推广节水闸门与“小畦灌”等措施,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634。特别是流曲高效节水示范田经营管理稳步提升,探索喷灌保苗、渠灌增产技术运用;探索规模化种植与高效节水有机衔接;探索农水结合新模式。“三大探索”从技术引领到提质增效再到模式创新,在灌区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得到灌区群众的广泛赞誉,受到中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明确任务、砥砺前行,各方面均取得了富有成效的业绩。一是顺利组织开展全省水利行业技能大赛,我中心职工包揽渠道维护工前三名,机电运行工取得第一、第三和第五名的好成绩。二是常态化深化文明创建工作,今年3月我中心被市委文明办授予“市级文明单位标兵”称号。三是认真总结灌区高标准农田项目、流曲高效节水示范田建设管理经验,撰写的《探索农水结合新路径当好粮食安全主力军》文章,作为行业亮点刊登于2024年《中国水利》杂志第995期。四是代表市水务局参加了“全民健身运动三秦”运动会,在行业组拔河项目中荣获一等奖,在乒乓球竞赛项目中荣获二等奖。五是被市财政局评为2024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六是在渭南市2024年水利工程建设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七是黄小娟同志荣获省妇联“三秦最美巾帼奋斗者”,并被授予“陕西省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田凯同志被陕西省农林水利气象工会委员会授予“陕西产业工匠人才”荣誉称号,许涛同志获得水利厅颁发的“提升水利工程质量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八是许雯同志撰写的文章《水利功臣——原树贤》荣获陕西水利廉洁故事征集评选活动三等奖,在“中国成立75周年灌区建设与管理发展成就”征文活动中,吴承旭同志撰写的《农家人眼中的引黄水》获得二等奖,曹斌军、翟高丽同志撰写的文章获得优秀奖。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工程标准不高、配套设施不全、政策性补贴不到位、取水指标不够用、河源问题和泥沙淤积难题尚未解决、职工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都是影响灌区发展的症结所在。改进措施: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灌溉生产为中心,以项目管理为重点,做细标准化、做实信息化,持续推进“1248”工作思路,贯彻落实“8552”工作措施,把中国式现代化的二黄篇章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四、下一步工作计划农业灌溉任务200万亩次以上,工业供水800万立方米以上,按照城区供水需求及时保障民生供水,稳步建设信息化及数字孪生灌区。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1.创新思路,提升灌区管理。2.主动出击,抓实项目管理。3.持之以恒,强化管护运维。4.注重特色,推进标化建设。5.与时俱进,推动数字孪生。6.夯实基础,优化安全生产。7.用心用情,保障福利待遇。8.扎实有力,推动党的建设。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