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永寿县> 永寿县豆家镇中心小学

永寿县豆家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13 09:29
单位名称 永寿县豆家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小学教学,举办培训班
住所 永寿县豆家镇街道
法定代表人 张永军
开办资金 32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永寿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06.31万元 813.75万元
网上名称 永寿县豆家镇中心小学 从业人数  4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件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学期,我校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帮助指导下,在学校领导及全体教师的支持与努力下,按照“让教师得到发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夯实校本教研,追求高效课堂,提高管理实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真正实现师生素质全面、持续、有效发展。现将本学年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党建重点工作落实情况我校党支部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层层抓落实,确保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同时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工作情况,辨析思想文化领域的突出问题,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民意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及时做出相应工作安排。其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支部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二、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为确保全校腐败和不正之风防范和整治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序推进,我校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中,并部署制定了《豆家小教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列出工作重点,制定详细措施,抓实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整治工作,为营造风清气正教育环境氛围提供指导。学校设立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开展全面排查摸底工作,重点查找学校内部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每位教职工都签订廉洁承诺书,通过民情大走访活动在家长和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征求意见,学校坚持“一岗双责”层层传压,以发生在学校的各类违规、违纪、违法案件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学校财务管理、乱收费、私设小金库、有偿补课、推销或组织购买教辅资料查处力度、严防发生学生欺凌等安全事故,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从教行为、规范教育收费行为、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不规范、制度执行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实中弄虚作假、以权谋私以及营养膳食补助管理不规范、跑冒滴漏和贪腐等问题。违规办理入学、转学手续,严肃查处提前拟定、组织考试招生、超计划招生违规违纪等问题。三、“三常规一规范”落实情况本学年,学校进一步强化了教学常规管理,从教学计划制定、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与评价等各个环节入手,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通过定期开展教学检查、推门听课、教学竞赛等活动,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本学年开展了“思政课”大练兵和“三三0”思政研讨课;体、音、美听评课;语数英示范课及观摩课;各学科赛教活动,共开展35节听评课活动,参加活动的教师,认真听课,做好记录。听课后认真评课、相互交流、研讨、总结,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大大提高了各位教师对上课与评课的认识。从研讨课前的听课、教学准备到课后的评课及总结上,教导处都认真组织,精心筹备,努力把教研工作做得更好,提高了每个老师的执教能力和教学水平。同时,我们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积极引进优质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的吸引力和有效性。同时在学生管理方面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话访谈、家校联系手册等多种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我们还积极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公开教学周,增进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加强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开展了“交通安全进校园——交警讲座”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自觉性。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3月份开展“学模范、敬模范”校园劳动之星评选活动;4月份开展争创“新时代好少年”德育教育活动和“祭英烈”爱国主题教育活动;5月份和10月份开展春秋运动会活动;6月开展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9月份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10月份开展迎国庆歌咏比赛活动;11月份开展“礼赞新中国、奋进新征程”征文和演讲比赛活动;12月份开展“童心妙笔、诗情画意”书画展活动;本学年还组织学生参加“推普”活动、“新时代好少年”主题读书活动及“三秦好少年·科学家精神点亮时代之光”主题征文活动。社团活动至今,以“激发兴趣,挖掘潜能,培养特长,提高素质”为出发点,开设了舞蹈,手工,绘画,田径、足球、朗读、乒乓球、象棋等十五个社团。融教育性,活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达到“生生有特长”的素质教育的奋斗目标。我们还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四、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素质。1、积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各科课程标准和《义务教育法》、《三项常规》标准,认真学习,认真做笔记。领悟新课改精神、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各教研组根据本组实际情况搜集有关教学理论,组织教师学习,用理论来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2、积极开展教研活动。(1)进一步发挥优秀教师、老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根据中心校校本教研工作计划的安排,为使优质课堂的示范、辐射作用进一步扩大,增强校际教学工作交流,为调动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培育优秀教学人才;为发挥优秀教师、老教师的骨干作用;为确保教学中心地位,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积极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活动。(2)学校领导深入课堂听课,教师互相听课。校长、教导处及各教研组长以身作则,在全校掀起了听课热潮。大家针对在研究课堂教学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发表见解,交流困惑,提高了教研组的凝聚力和科研能力。2024年春秋两季积极开展“共教体”教研活动,参加听评课共计14节,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升,增强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教育公平得到推进,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3、积极选派教师外出观摩学习。本学年,依据上级要求,我校20名老师外出培训,选派刘园佩老师参加“国培计划(2024)”陕西省劳动教育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刘园佩、丁怡丹参加咸阳市义务段人教版英语新课标教材专题培训;全体教师参加了2024年寒暑假培训、各学科人教云教研培训。姜萍、白雪婵、何静静、张永飞、李婉莹、李思雨、高利、张宝林、张旭波、刘园佩参加2024年咸阳市义务教育新教材使用培训;张宝林、张旭红、豆文锋、张永飞、豆文博、郭飞翔、豆粉妮、李宝花、董曼曼参加陕西省2024年中小学理科教师实验能力培训;2024年8月郭飞翔、丁怡丹、郭亚荣、李思雨、姜萍参加新任教师培训;张旭波、李婉莹、郑坤、骆明燕、杨晓雅、高利8月参加2024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培训(其中体育3人,音乐2人,美术1人)以上老师已将所学到的知识及时与全校教师进行分享,让全校教师不仅学到了课堂改革的宝贵经验方法,更是领悟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们的课堂教育教学水平。4、各项活动成果喜人。学校被中共常宁镇委员会、常宁镇人民政府授予“先进集体”;2024年“教共体”运动会接力对抗赛我校六年级男子组获得团体优秀奖;豆文锋在咸阳市教育局开展的专任教师“五个一”活动中获得二等奖;白雪婵在永寿县举办的“读书修身、立德树人”演讲比赛中获得优秀奖;骆明燕、李婉莹、白雪婵获得永寿县教学能手称号;白雪婵2024年被评为永寿县优秀教师;豆粉妮、张永飞、张旭刚、郭飞翔、李婉莹、骆明燕、张旭红在2024年全县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与设计案例大赛中获得二等奖;郭飞翔、李婉莹、豆曼妮在38届咸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三等奖;李宝花、李婉莹在永寿县中小学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都文锋、刘园佩在永寿县中小学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三等奖。五、校园安全管理方面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安全工作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大事,经常开展安全自查。做到校委会次次有研究部署,教师会上次次有检查布置,对安全工作形成了“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局面。学校后勤切实做好校舍、设施、设备等的维修工作,检查加固了体育器材及其他露天设施,积极消除校园内的安全隐患,严防校园安全故事的发生。为切实消除校园安全故事的发生,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为基础,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做到逢会必讲校园安全。值周教师坚持到岗维护纪律,防止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课间,巡逻组和保安人员及时到楼外巡视,放学后在校门口进行秩序维护。另外,我校还不定期的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学校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了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部分课程的教学效果仍需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还需加强,家校合作的形式和内容还需进一步丰富和创新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一是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二是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三是进一步丰富家校合作的形式和内容,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形成更加紧密的家校共育机制。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2022年10月06日至2027年10月6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