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永寿县应急救援保障中心(永寿县防汛抗旱保障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指挥防汛抗旱,减轻灾害损失。开展应急救援知识教育和培训;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的调查分析、研判、损失评估;承担应急救援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承担应对防汛抗旱、减灾、抗震救灾、森林防火等各类突发性事件应急救援技术性、事务性保障服务工作;配合做好自然灾害次生灾害的防范相关工作。 | |
住所 | 永寿县新永路1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天虎 | |
开办资金 | 6.5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永寿县应急管理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4万元 | 5.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永寿县应急救援保障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3年度能够严格按照《事业登记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县各级的共同努力,我县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县防指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为引领,深入贯彻省市县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和“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理念以及“以防为主、防重于抢”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应急值守,及时高效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实现了河流堤防零决口、小型水库零垮坝、人员零伤亡的防汛减灾目标。现将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汛情旱灾概况(一)雨情。入汛以来,截止9月18日全县共降水24场次。城区降雨量423.5mm,较历年同期降雨量323.5mm偏多31%,其中:10mm以下降水量13次,10-20mm降水量5次,20-30mm降水量3次,30-50mm降水量1次,50mm以上降水量2次。(二)水情。7月17日,漆水河出现一般洪水88.6m3/s(警戒流量100m3/s),7月24日、8月7日、8月10日,泾河3次出现一般洪水,分别为877m3/s、1190m3/s、1680m3/s(警戒流量2000m3/s)。我县提前进行安排部署,及时撤离河道人员,积极防御,洪峰安全过境。(三)旱情。今年以来,我县5月总降水量为47.4mm,较历年偏少3.5mm;6月总降水量为27.3mm,较历年偏少40.4mm,出现轻微旱情。(四)灾情。未接到汛旱灾情报告。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一是领导带头,坚决争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表率。防汛抗旱,领导带头是关键。在全县“七下八上”的防汛关键期,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心系群众安危,多次深入一线督导检查防汛工作。县委书记王飞先后在渠子镇芦堡村、常宁镇东邑村、北屋村,永平镇裕丰村,实地查看“前房后窑”、临崖地段的警戒情况和临崖临坡区域群众住房安全情况,现场调度指导全县防汛防灾工作。在7月16日强降雨的深夜,王飞书记亲自带领相关部门奔赴降雨量最大的甘井镇现场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县长杨孟珠同志先后深入永平镇水渠村、甘井镇甘井沟,石桥电站、后沟水库、碾子沟煤矿、永平镇底角沟村地质灾害点、五龙泉水库等地,实地查看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环境,现场调度指导群众避险安置情况。同时,多次主持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及防汛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防汛防灾工作。同时,其他县级领导同志深入包抓镇办,亲自坐阵指挥,积极协调指导,推动了全县防汛工作的有力有效开展。二是强化组织,坚决落实好防汛抗旱工作责任。防汛抗旱,组织领导是关键。汛前,根据人事变动,我们及时调整充实了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组成人员,落实了县级领导包抓主要河流、水库、城区和水电站等重点防汛区域,明确要求全县各级严格执行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县级领导按照所包联帮扶镇办和河长制、湖长制责任分工,抓好本区域内的防汛抗旱工作;县级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赋予的工作职责,积极进行履职,落实包抓责任;镇办实行“镇领导包片、镇干部包村、村组党员干部包户”责任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汛抗旱责任体系,实现防汛抗旱责任制度全覆盖。4月26日,县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县防汛抗旱暨安全生产工作会,县应急局、消防队、气象局等单位立足实际对全县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县政府主要领导就今年防汛抗旱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总体动员,吹响了防汛抗旱工作的“总号角”,凝聚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强大合力。三是健全制度,坚决完善好防汛抗旱体制机制。防汛抗旱,制度建设更有保障性。我们修订完善了《永寿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暨成员单位防汛抗旱工作职责》、《永寿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规则和会商制度》,进一步细化明确了县防指各成员单位防汛抗旱工作职责。指挥部工作规则明确了县防指实行指挥部领导、应急局领导带班和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制度,防汛抗旱关键期党政负责同志必须在指挥机构坐镇指挥,统筹协调,把握全局,处理好全面组织与重点部位防控的关系,重要险情灾情现场党政负责同志和各级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现场督查,迅速组织力量抢险救援和人员转移,必要时设立现场临时指挥部,加强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压实各级防汛抗旱工作责任,为防范化解洪涝干旱灾害风险,为安全度汛打下了坚实基础。四是未雨绸缪,坚决修编好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为了做到有备无患,我们按照市防指预案修编通知要求,深刻吸取京津冀地区暴雨洪涝灾害、长安区“8·11”山洪泥石流灾害、四川金阳“8·21”山洪灾害等灾害教训,突出本地极端暴雨天气引发的全域性综合灾害应对,县防指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24年防汛抗旱预案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镇办、县防指各成员单位及时修订完善各类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落实落细预案应急响应措施,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应急响应条件和应对措施。县防汛办重新编制细化了《永寿县防汛应急预案》,县水利局对河流、水库和山洪灾害等预案也都进行了修订,各镇办对各自的防汛抗旱工作预案进行了修编。同时,坚持把群众转移避险作为防汛抢险工作的重中之重,秉承“宁多迁10户,不少迁1户”、宁“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的原则,全县共转移避险群众81户178人,清滩撤离88人(次),确保了人民群众安全汛期。五是保障供应,坚决储备好防汛抗旱应急物资。防汛抗旱,物资保障是重点。我们按照中省关于补足防汛抗旱物资的重要精神,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按照防汛抢险物资优先安排、优先落实、优先保障的要求,组织人力对防汛抢险物资进行了全面整理和盘点,制定了采购计划,补充购置了发电机、抽水泵、救生衣等防汛抢险应急救援物资,加大对消防大队防汛抢险应急救援物资的配置,确保了抢险人员的安全,确保了救援物资调得出、用得上。4月18日,县防汛办组织人力对镇办的防汛物资储备情况进行了抽查,督促镇办及时补充物资,做好战前准备。在防汛的关键期,为常宁镇、店头镇、马坊镇、永平镇等7个镇办以及樊家河村、平遥村、底角沟村等防汛重点村及时调拨了防汛抢险物资,最大限度了满足了基层防汛应急工作的需要。同时,为樊家河村、平遥村、底角沟村以及三个水电站配备了卫星电话,确保了崩塌区、滑坡区以及山洪灾害区的信息畅通。六是集结力量,坚决锻造好防汛抗旱精兵劲旅。打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是打赢防汛抗旱硬仗的关键。汛前,我们组织防汛办工作人员参加了应急管理部组织的防汛抗旱业务视频培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业务集中学习;8月2日,举办了永寿县2024年防汛责任人业务知识培训会,各镇办、县防指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和业务同志、全县防汛重点村党支部书记共160余人参加了培训,重点围绕防汛抢险应急技术、防汛抗旱难点痛点赌点、防汛工作主要挑战、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防汛抗旱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培训,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提升了防汛抗旱能力和水平。全县共组建防汛抗旱应急救援抢险专业力量300人,组建民兵应急连120人,组建医疗救护、电力、通信线路抢修队3支51人,组建镇村群众性抢险队伍164支1700余人。全县各级开展防汛演练7次,参演人员295人。5月9日,县委县政府组织在永平镇举行了2024年山洪灾害防御演练,演练模拟复杂环境、极限条件下太峪河支流底角沟段持续大范围、高强度降雨,降雨历时两小时,降雨量达100mm以上,太峪河支流出现入汛以来最大洪水,部分农田、果树受淹,堤岸出现坍塌,河滩群众严重受困等险情,采取人机配合抢护实战化方式进行,演练共分抢险救援准备、巡查检查和预警预报、转移安置和医疗救护、培厚加高、截流分流五个科目,出动人员150余人,动用消防车、救护车、物资转运车等救援车辆15台次,搭建救灾帐篷4个。七是宣传指引,坚决营造好防汛抗旱浓厚氛围。防灾救灾,宣传是基础。我们充分利用“3·5学雷锋日”、“3.15国际消费维权纪念日”、“科技之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5.12防灾减灾日”等活动有利时机,组织干部职工在县中心广场宣传防汛抗旱及应急救援知识,制作宣传版面5块,发放防汛应急处置宣传资料7000余份。同时利用古会和集市,深入镇办大力宣传防汛抗旱、防震抗震等知识,通过宣传引导,有效提高了干部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在全县形成了人人参与防汛抗旱工作的新格局,最大限度地营造了防汛抗旱的浓厚氛围。八是齐心协力,坚决凝聚好防汛抗旱的强大合力。防汛抗旱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的齐心协力,联合发力。今年,县水利局完成了西沟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并加强了河流水库的日常巡查和技术指导;县住建局对全县所有下水篦子和城区排洪管道进行了清理,及时更换了破损的下水井盖,完成了城区西兰大街排洪雨污分流项目,提高了城区排洪能力;县自然资源局对地质灾害进行了全面排查,落实了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监测预警人员。同时,各镇办和各成员单位积极开展防汛隐患排查整改工作,共排查隐患96处,整改80处,落实管控措施16处。每轮降雨前,县防办都下发通知进行了安排,在降雨期间根据雨情下发31期《预警提示》及时进行指挥调度,转发省市各类预警信息110余条,点对点电话调度重点落雨区镇村30余次。经过全县各级共同努力,未出现大的灾害和损失,没有人员伤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