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华阴市> 华阴市金融合作服务中心

华阴市金融合作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3 09:22
单位名称 华阴市金融合作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制定金融规划、开展金融业绩效考核;开展银(保)政企对接;对金融机构的重大事项进行指导协调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监督管理;负责资本市场和直接融资工作;承担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办交办的其他工作。
住所 华阴市东岳路政府院2号楼
法定代表人 杨江涛
开办资金 9.6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中共华阴市委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63万元 9.63万元
网上名称 华阴市金融服务合作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中心在市委办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金融服务工作情况1.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积极组织教科、住建、卫健等行业部门填报2024年度需要国开行、农发行支持的重点项目27个,并协调金融机构及时跟进对接年度重点项目建设。2.主动破解融资难题。一是持续拓宽银企对接渠道。组织各金融机构入企宣传、推介,召开银企金融信贷服务推介会,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广泛宣传金融政策。发挥“华阴金融”微信公众号宣传主阵地及金融机构营业网点电子屏作用,持续定期转载、推送各类金融知识、金融机构产品等动态。3.稳步推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坚持定期走访有意愿、有潜力的企业,积极开展上市(挂牌)政策辅导,助力企业发展。(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情况1.开展“防非”宣传。深入镇、村(社区)、农贸集市入户走访,以宣传彩页、纸杯、帆布袋、抽纸盒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形式,向群众宣传非法集资套路、危害及投诉举报电话等,不断提高群众非法集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持续增强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和群众性。2.强化监管,确保地方金融生态健康发展。一是开展地金组织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年审、五类地方金融组织专项检查及“双随机·一公开”等检查,督促我市地金组织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活动。二是开展地金组织违法违规排查工作。联合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局对全市“7+4”地金组织是否存在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了摸排,截止目前未发现违规违法金融活动和场所。三是开展国有企业债务排查工作。为严防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维护良好区域信用环境,积极协调市财政局等职能单位对我市国有企业债务进行排查并报上级部门。四是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制订《华阴市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方案》,督促各镇(办)及相关部门关注重点人群、严格时间节点、注重工作实效,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行为,保护群众的财产安全。二、社会效益(一)融资服务工作的社会效益:一是进一步畅通了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息对接,为重点项目建设及企业融资发展提供了帮助;二是积极推进我市企业上市(挂牌)工作。截止目前,我市共有省级上市后备企业1家,陕西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4家、企业展示3家。(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社会效益:一是提高了群众非法集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有效保护了群众的财产安全;二是有效防范了我市金融风险的发生,维护了我市金融生态的良好发展。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企业融资需求不高,发展动力不足,企业上市(挂牌)意愿不强。2.“防非”宣传教育模式比较传统,宣传内容单一,部分群众的“防非”观念不强,意识淡薄。(二)整改措施:1.定期开展融资服务工作,并积极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上门开展信贷服务,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助力企业发展。2.进一步创新宣传模式,积极探索与新兴媒体开展合作,并结合“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及重大活动协调相关单位共同组织“防非”集中宣传教育,增强群众的“防非”意识。四、下一步工作(一)开展金融服务,助力社会经济发展。一是结合年度重点项目建设情况,积极协调行业部门、金融机构开展融资服务工作;二是协调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走企入园”活动,上门开展信贷服务工作;三是进一步发挥市企业上市政务服务绿色通道制度优势,助力企业上市(挂牌)工作。(二)开展防范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维护人民财产安全。一是强化“防非”宣传;二是坚持机制运行,强化信息沟通;三是开展专项行动,“打早”“打小”维护社会稳定。(三)加强地方金融风险防范。进一步加强宣传、排查和处置工作,确保不发生金融风险。(四)完成市委、市政府及市委办交办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