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永寿县> 永寿县农村经济管理中心

永寿县农村经济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3 09:19
单位名称 永寿县农村经济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纠纷调解等。
住所 永寿县西街北段15号
法定代表人 张瑞涛
开办资金 9.4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永寿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71万元 10.97万元
网上名称 永寿县农村经济管理中心 从业人数  1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中心在县农业农村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市2024年农经工作总体安排部署,重点围绕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突出问题集中整治、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和土地仲裁、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和农村宅基地管理等重点工作,结合党纪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统筹安排,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各项工作按计划稳步推进。一、2024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持续发力。一是认真做好2023年度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经核查统计,截止2023年底,全县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共登记资产总176284.54万元。二是建平台强监管。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制定下发了《永寿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的通知》和关于执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通知。并根据省市安排,全力推动了“陕农经”平台应用推广工作,逐镇办手把手指导培训平台应用操作,截止11月底,全县158个集体经济组织已全部完成在“陕农经”平台建账及会计初始化工作,录入当年凭证量4055份,录入资产资源卡片数量4190份,录入合同数量2230份,银农直联发生2笔94347.6元。三是进一步加大村集体“消薄培强”工作力度。为了加快推进“薄弱村”和经济强村集体经济经营收益增长,按期完成省市目标任务,采取县级领导包抓“薄弱村”工作机制,全体县级领导每人至少包抓一个“薄弱村”,以两办文件印发了《关于县级领导包抓农村集体经济经营收益“薄弱村”的通知》,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责任。同时我们抽调业务同志深入各镇办集体经济收益“薄弱村”开展了产业发展和收益核算工作指导,为确保完成省市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并从9月份开始到12月底开展了“薄弱村”和经济强村月调度工作,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突破。经预计,目前我县2024年收益0-5万元的薄弱村减少到了7个,占比4.5%;收益50万元以上的富裕村增加到了12个,占比7.6%。四是加大培训指导力度。依托省市对村集体经济方面的专题培训,结合县委组织部开展的“四支队伍”培训活动,我们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陕农经”平台推广应用及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等内容逐镇办对驻村干部及村干部进行了培训及现场指导,累计培训7场次800多人次。五是配合县委组织部完成全县2024年度7个镇办综合示范村评审考核工作。对全县2024年度7个镇办23个综合示范村收入及账务评审考核工作完成了核算,并将核算结果上报县委组织部。同时,配合局里完成了县人大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调研工作,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等一行20余人对我县7个镇办的4个示范村、3个村集体经济收益薄弱村进行了现场调研,对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2024年全县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802元、8048元、12073元,增速分别为8.8%、7.7%、7.3%,排名分别为全市第三、第五、第九。第四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6140元,增长8.1%。一是各季度联合县统计局全力做好60户样板户的记账指导培训工作,做到应记尽记、应统尽统,如实反映收支情况;二是做好各季度增资因素分析。多渠道、多部门收集各季度增资因素材料,积极向上汇报,及时反映我县群众增资因素,争取上级支持;三是与各县积极对接交流学习,掌握各自工作动态、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完善弥补我县工作短板,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三)扎实认真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一是印发了《永寿县集中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并按照日常、专项、集中相结合和滚动排查、集中化解等方式扎实开展专项整治工作;二是逐镇办进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线索排查,坚持“边排查、边化解、边整改”的原则,细化整改工作措施,建立问题整改台账。涉及到违规违纪违法等问题线索,及时移交县纪委监委。截止目前排查问题37个,均已完成整改,向纪委移交问题线索8条。同时,我单位3名同志抽调县审计局参与为期两个月的2022年涉农产业资产管理情况专项审计工作。三是结合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巩固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规范专项行动成果,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实行常态化管理,开展整改纠错违规签订合同72份,涉及金额75万元。(四)认真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一是全力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登记备案工作。截至目前,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18家,累计达到557家。二是积极开展家庭农场认定登记工作,新增认定家庭农场30家,累计达到188家。三是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规范化管理、安全生产、“一码通”、“随手记”等推广工作,切实规范各类经营主体规范运营。四是完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异常名录排查工作,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解除异常,完善年度年检、税务报表上报等工作。(五)扎实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项目建设。按照省市安排部署,2024年承担中省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项目建设任务分两批实施,根据文件要求,通过自主申请、实地考察、会议研究等程序有序开展。一是2024年中央资金项目,项目资金50万元,由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4家家庭农场建设实施;二是2024年第二批省级专项资金项目,项目资金46万元,确定了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2家家庭农场实施,已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上报市局,项目主体正在建设之中。年底将开展项目联合验收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如期完成。三是认真组织实施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辅导员培训项目。组织25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完成了两期培训项目建设任务,通过学习、观摩、交流,进一步开阔了学员眼界,汲取经验,补齐短板,为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何发展指引了方向。(六)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一是进一步加大《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指导培训力度,制作宣传横幅2条,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完成“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受理平台”微信小程序的推广、录入、宣传,有效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处理群众土地承包问题来信来访10余起;二是开展农村土地仲裁员宣传培训2场次100余人次。对永平镇万裕文化有限公司与徐文璐等5人关于杨桥村3600亩土地流转纠纷进行了仲裁,经合议后出具仲裁裁决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同时完成了我县农村土地仲裁全省考评资料的准备和上报。三是完成了全国土地流转信息备案平台录入工作,农村土地流转进入常态化管理。全县六镇一办平台已录入合同1150份,涉及流转面积4.67万亩。四是为了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的管理指导,认真开展了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流转农村土地不规范行为排查和风险隐患化解的工作,建立工作台账,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有效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七)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逐步完善。一是加强宣传指导。通过村广播、下乡宣传、组织培训等形式进行了农村宅基申请审批宣传指导,提高群众知晓率;二是进一步建立健全联审联批工作机制。压实镇办主体责任,收集农户宅基地需求申请,确保农民合法权益,2024年全县审批农村宅基地9宗涉及面积3.5亩。三是妥善处理宅基地纠纷。配合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处理了4起宅基地纠纷工作,同时处理电话来访10余起。四是认真开展宅基地管理审批情况专项排查整治和农村村民用地建房调查工作。按照省市安排部署,围绕8个方面排查重点,在全县范围内开展2021年以来农村宅基地管理审批情况专项排查整治活动,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经调查统计,全县六镇一办自2021年1月以来至今共审批农村宅基地95宗涉及面积35.44亩,2025年农村村民住宅新增建设用地涉及户数1735户,942.2亩。(八)积极配合做好农村“一事一议”工作。配合县财政局对7个镇办15个村组的“一事一议”项目及“美丽乡村”项目完成了招标及验收工作,涉及资金1724万元。二、存在问题一是我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市排名滞后,总量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二是我县村集体经济组织底子薄弱,缺乏发展资本和新型人才,产业较单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三是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宅基地管理还不够完善和规范,造成的纠纷信访较多。三、2025年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大“陕农经”综合信息监管服务平台的推广应用。(二)全面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任务。202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17740元,计划增长9%。(三)认真做好全县农村政改与农村合作经济统计年报工作。(四)持续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认真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培育,年内计划规范提升和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认定家庭农场10家。(五)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全力开展集体经济“消薄培强”工作。力争2025年目标任务集体经济收益薄弱村清零,收益富裕村要发达到10%以上。(七)积极实施农业经营主体培育项目建设。(八)持续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荣获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2024年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绩效考评优秀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