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王益区> 铜川市王益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铜川市王益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2 17:43
单位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负责辖区内动物疫病防控,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推广、培训和服务等工作
住所 铜川市王益区小河沟虎头山半坡
法定代表人 刘婧
开办资金 39.2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王益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5.5万元 39.2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市王益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法定代表人由陈雪梅变更为刘婧,开办资金由14.62万元变更为39.21万元,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在区农业农村局和上级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动物疫病防控目标任务,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重大动物应急条例》等相关法规,履行职能,切实抓好动物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巡视、重大动物疫情监测、专业技术培训工作,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动物疫控服务能力建设活动,协助完成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全面提高我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确保了我区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各项工作的圆满完成,现就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兽医实验室工作根据《关于开展2024年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陕疫控发〔2024〕28号)文件要求,我中心于7月18日接受省第四检查组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项检查,并对反馈的问题积极整改,顺利通过2024年度全省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工作。2024年9月参加全省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工作,获陕西省农业农村厅2024年全省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结果全准确区县。(二)样品采集工作按照部、省、市业务部门的安排,我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大、中、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进行检测采样,全年完成(猪、牛、羊、鸡、犬)样品采集10599份,其中送省疫控中心390份,市疫控中心720份,自检9489份,同时协助省市相关部门完成兽药残留监测抽样工作。(三)病原检测工作全年完成病原学检测6296份。其中禽流感H5病原检测1530份、禽流感H7病原检测1530份、新城疫病原检测1530份,布病检测1566份,牛结核检测93份,狂犬病检测47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四)抗体检测工作全年累计抗体检测2945份,其中禽流感H7抗体检测600份、禽流感H5抗体检测600份、新城疫抗体检测600份、猪瘟抗体检测316份、O型口蹄疫抗体检测617份、小反刍兽疫检测212份,结果均达到国家部颁标准。(五)“两病”净化及人畜共患病检测工作全年完成“两病”净化及人畜共患病病原检测共计7169份,其中禽流感H5病原检测1530份、禽流感H7病原检测1530份,布病检测1566份,牛结核检测93份,狂犬病检测47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发放布鲁氏菌病防控知识挂图、布病干预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宣传资料200余份。(六)养殖环节“瘦肉精”检测工作全年累计开展养殖环节“瘦肉精”检测105批次248份次,经检测未发现“瘦肉精”成份,已超额完成工作任务,同时制作并发放“瘦肉精”相关知识宣传挂图200余份。(七)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为掌握我区重大动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病发生和流行情况。我中心共开展流行病学调查4次,填写调查问卷70份。重点开展了重点猪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畜间人畜共患病流行及检测净化调查、重点禽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和非洲猪瘟专项流行病学调查,填写调查问卷80余份。全面细致掌握了我区家畜家禽的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现状,同时认真做好流调数据的比对分析,撰写流调报告四份,综合分析了疫病潜在风险。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一是积极开展非洲猪瘟疫情排查和周报工作,全年共排查6376户次,存栏132.4万头次,经排查未发现非洲猪瘟疑似病例。二是加强疫情巡视,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处置。三是积极开展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宣传,发放《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宣传单、《重大外来动物疫病防控知识挂图》、《非洲猪瘟防控知识手册》、《非洲猪瘟现场排查手册》《王益区动物防疫“大清洗、大消毒”工作手册》等宣传资料200余份,发放各类消毒药1500余瓶。四是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确保通讯通畅。力求第一时间发现、诊断、报告、处置疫情。(九)动物疫情巡视、预警及疫情报告工作一是疫情巡视,按照巡视计划进行巡查,累计开展疫情巡视319户次,猪、牛、羊、鸡共存栏237.14万余头只。二是组织规模养殖场技术人员开展预测预警专家组会议四次,并形成《2024年全年重大动物疫情预测预警报告》、《第二季度重大动物疫情预测预警报告》、《第三季度重大动物疫情预测预警报告》、《第四季度重大动物疫情预测预警报告》。三是疫情报告,专人负责动物疫情日报、周报、月报的填写上报工作。(十)培训工作为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人员的防控水平,组织辖区养殖场(户)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开展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和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培训,同时不定期入户开展现场培训,累计培训150人次。二、社会经济效益(一)人畜共患病防控通过监测和防控动物疫病(如禽流感、布鲁氏菌病、狂犬病等),降低疾病向人类传播的风险,减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例如,非洲猪瘟虽不感染人,但其他如禽流感(H5N1、H7N9)的防控直接保护了人类健康。(二)稳定畜牧业生产疫控中心通过早期预警、快速处置,降低疫情发生概率,确保高质量发展,同时畜牧业是许多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疫病防控避免了养殖户因疫情返贫,维护了社会稳定。(三)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严格的疫病防控体系可提确保肉类、乳制品等动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减少沙门氏菌、寄生虫等污染风险,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促进市场消费需求。(四)节约公共资源预防性投入(疫苗注射及疫病监控)远低于疫情暴发后的应急处置成本(如扑杀补偿、环境消杀)。避免因疫情导致的失业、医疗支出增加等社会问题,间接减轻政府财政压力。三、存在问题一是基层防疫设施和人员不足,需加大投入;二是部分经济动物跨区域运输未制定标准化流程,对疫病防控造成较多影响和负担。四、整改措施基层防疫能力提升需多措并举,通过“政策保障—人才强化—技术赋能—设施升级—监督落实”的闭环整改,逐步构建起高效、可持续的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筑牢畜牧业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五、下一年工作计划一是按照《布鲁氏菌病防控技术规范》,积极开展我区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努力创建布鲁氏菌病无疫区。二是认真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完成各种动物的疫病监测采样工作,为预测疫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继续开展非洲猪瘟病原样品采集工作。三是强化动物疫情巡视工作,继续开展非洲猪瘟排查及日报上报工作。充分发挥动物疫病监测点和动物疫情巡视员的作用,同时建立动物疫情监测数据分析评估机制,不断完善疫情预测预警工作程序。四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对大型规模养殖场、养殖专业村、养殖户开展流调工作。五是切实抓好技术培训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进一步增强防控人员的防控意识,提高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六是继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排查宣传工作。七是加强思想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