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横山区水土保持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负责全区淤地坝工程前期规划及实施管理工作;负责协调指导镇(街道)淤地坝安全运行管理及防汛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横山区政务服务大楼12楼 | |
法定代表人 | 梁军 | |
开办资金 | 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横山区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7万元 | 7.7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横山区水土保持工作站.公益 | 从业人数 3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站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水利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一)2024年项目建设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共计下达淤地坝、拦沙坝项目87座,总投资7068万元,其中包含拦沙工程项目29座,中央水利发展资金淤地坝项目51座。市级资金淤地坝项目3座,区级资金淤地坝项目4座。87座淤地坝、拦沙坝项目于2024年下半年基本完成了招投标工作,目前项目总体形象进度达30%,预计于2025年6月下旬全部完工。(二)2025年项目谋划情况。2025年度,我单位规划建设淤地坝、拦沙坝项目共156座,总投资25695万元。其中拦沙工程项目计划实施111座,中央水利发展资金淤地坝项目计划实施45座。目前我单位正在进行项目设计审批工作,预计2025年3月完成设计审批。(三)抓实淤地坝安全工作。2024年我站以榆林市水利局《2024年水利“安全生产月》和《榆林市横山区水利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为工作基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陕西省五十条措施和省水利厅三十八条措施,认真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4行动和安全生产月活动,认真执行水利部安全生产月报制度。我站工程技术负责人严格要求工程质量,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完善淤地坝工程建设有关方案预案,设立安全组织机构,加强日常工程安全检查排查,全面筑牢淤地坝建设安全底线,保证了我区淤地坝建设平稳有序推进。单位全年共计组织各参建单位召开项目推进专项会议5次,督促各参建单位完成工程质量安全问题整改45条,全面夯实了我区淤地坝建设安全基础。根据防汛工作职能划分,在本年度汛期前,我站会同各镇(办)落实了2024年度全区中型以上淤地坝防汛“三个责任人”,并于汛前在区级门户网站公示。督促各镇办完成了全区2024年度中型以上淤地坝防汛预案制定工作。三是及时制定了单位汛期防汛值班表,坚持汛期和节假日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我区淤地坝汛期安全稳定运行。2024年6月,我站组织全区各镇办中型以上淤地坝防汛“三个责任人”进行了一次淤地坝防汛管护视频培训会议,参加培训人员共计263人。全年我单位协同各上级单位对全区淤地坝进行了6次安全检查排查工作,督促乡镇完成淤地坝防汛隐患问题整改30条,全面保障了我区淤地坝度汛安全。(四)淤地坝销号与登记工作。根据《陕西省水利厅关于加快开展淤地坝登记销号工作的紧急通知》和《榆林市淤地坝登记和销号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我区需对全区2536座各类淤地坝中满足销号条件的淤地坝进行销号,对运行良好的淤地坝在陕西省淤地坝系统中进行登记。为加快推进我区淤地坝登记和销号工作,根据《榆林市横山区淤地坝登记和销号工作方案》文件指示,由区水利局与我单位领导干部组成5个督导组,深入全区淤地坝现场开展淤地坝登记与销号工作。经各镇办排查上报,各督查组现场复核,最终由我单位上报,区水利局审核批复,最终对全区的305座淤地坝进行了统一销号,同时对不符合销号条件的433座淤地坝在淤地坝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了登记。淤地坝登记和销号工作的顺利开展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全区淤地坝的运行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五)信息系统录入工作。2024年我单位积极配合市水利局等单位建立完善陕西省淤地坝信息管理系统、榆林市淤地坝信息管理系统中关于我区的2536座淤地坝工程信息补全工作,规划建设淤地坝监控设施31处,为我区淤地坝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站业务工作进展顺利,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2024年度我单位我站作为区巩衔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领导小组指导下,及时落实中省市区关于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安排部署,2024年度我单位全年共计实施新开工淤地坝项目87座,完成上年度66座淤地坝项目收尾工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78km2,预计可淤积肥沃坝地75公顷,保护下上游耕地125公顷。可为当地群众增产粮食330万斤,每年产生种植效益600余万元,为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效推动了我区乡村振兴事业进程。项目的顺利开展为我区起到遏制水土流失,拦洪淤地,保护人民群众什么财产安全,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此外我站在党史学习、干部作风整顿、淤地坝安全运行、扫黑除恶、信访、安全工作有序推进,做到了早排查、早整改,全年我站没有发生一起信访案件、安全事故和黑恶势力阻工等事件;在党建、创建等工作方面我站严格按上级要求开展,做到了早安排、早部署,各项工作有序推进。2024年我站圆满完成各项上级单位的工作任务,未有受惩及诉讼投诉情况发生。三、存在的问题。1、专业技术力量缺乏。由于近年来淤地坝项目的逐渐增多,原有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够满足当下工程建设需求,业务干部普遍存在工作压力大,任务重等情况,急需专业技术人员的加入。2、缺乏必要的前期工作经费。现在所有中省项目都需要进行可研、初设等前期工作,否则无法进入中省年度计划,而我区未预算前期工作经费,致使我局争取项目困难重重3、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阻力大,项目临时占用土地、林地土地手续办理难,现在基本所有水保项目前期都要办理林、土手续,由于部门之间协调困难,极大地影响争资争项进度。特别是拦沙工程规划在十多年前,坝址地类变化较大,手续办理尤为困难。四、整改措施。一是全面提升干部职工思想觉悟及业务水平,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础。二是向上级单位申请招聘或分配2-3名水利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向区政府申请前期经费,建议区政府将前期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理清项目前期手续办理难点,协调好部门之间工作对接程序,力争在项目实施前将前期手续办理完毕。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项目建设推进。1、完成2024年在建项目。2024年下达的87座淤地坝、拦沙坝项目目前总体形象进度达30%,预计2025年6月下旬全部完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严格按照工程建设要求和节点时间,加强施工对单位的监督管理。每周组织工程进度协调会,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原材料供应不足、施工安全隐患等。确保工程质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增加质量检测的频次,对每一个环节关键进行严格检测。2、推进2025年规划项目。2025年度规划建设淤地坝、拦沙坝项目共156座,总投资25695万元。目前正在进行项目设计审批工作,预计2025年3月设计审批。完成设计审批完成后,立即开展招投标工作。严格审查投标单位的资质和业绩,选择具有丰富经验和良好信誉的施工单位。确保项目于2025年上半年顺利开工建设。开工建设后,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安排合理施工进度,分阶段对工程进行验收。(二)安全工作强化。1、持续学习安全法规。以《榆林市横山区水利行业安全生产治本三年实施方案(行动攻坚2024-2026年)》为工作基准,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陕西省五十条措施和省水利厅三十八条措施。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法规学习会议,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2、加强安全检查整改。严格要求工程技术负责人监督施工单位,持续完善淤地坝工程建设有关预案方案,保持安全组织机构的有效运作。每季度组织一次全面的工程安全检查,不定期开展专项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建立详细的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措施和期限整改。确保各类安全隐患及时得到消除,筑牢淤地坝建设安全底线。3、做好防汛相关工作。在汛期前,会同各镇(办)落实2025年度全区中型以上淤地坝防汛“三个责任人”,并在区级门户网站。公示督促各镇办及时完成全区2025年度中型以上淤地坝防汛预案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单位汛期防汛值班表,坚持汛期和节假日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提前做好防汛准备工作。在2025年6月组织一次地淤坝防汛管护培训会议,提高防汛责任人的业务能力。(三)专项工作深化。1、推进淤地坝销号与登记后续工作。对已销号和登记的淤地坝进行不定期抽查,确保信息准确无误。根据实际情况,对新发现满足销号条件的淤地坝及时进行销号,对运行良好但尚未登记的淤地坝进行补充登记,不断完善淤地坝的管理档案。2、完善信息系统录入。继续配合市水利局等单位,对陕西省淤地坝信息管理系统、榆林市淤地坝信息管理系统中关于我区的2536座淤地坝工程信息进行动态更新。进一步规划和建设淤地坝监控设施,2025年计划新增监控设施20处,提高地坝淤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四)人才队伍建设。针对专业技术力量缺乏的问题,2025年计划组织内部培训,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提高现有业务干部的专业技能。同时,制定合理的人才招聘计划,引进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技术人才,充实专业技术队伍,减轻现有业务干部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五)效益巩固提升。巩固2024年取得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淤积坝地、保护耕地、增加粮食产量和种植效益等成果。在新的项目建设中,进一步扩大项目效益,预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千米,新增淤积肥沃坝地150公顷,保护上下游耕地125公顷。同时,加强与乡村振兴工作的融合,推动我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