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王益区就业促进中心(铜川市王益区创业贷款担保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制定全区劳动力市场发展规划,管理社会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搞好职业介绍,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人事代理。全面负责从事个体经营的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负责向经办银行代位清偿不良贷款,依法向债权人追索代位清偿的债务等工作。 | |
住所 | 铜川市王益区五一路32号 | |
法定代表人 | 贺锐 | |
开办资金 | 88.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王益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8.7万元 | 93.1万元 | |
网上名称 | 铜川市王益区就业促进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中心将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民生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增强做好就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决扛牢稳就业政治责任,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切实抓好就业这件民生头等大事,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业务开展情况1.合理布局服务资源,打造就业服务圈依托动态精准就业服务系统,加大政策发布、岗位推介、线上招聘、技能培训、补贴办理力度,强化数据共享,推动更多岗位信息归集。我局结合实际,指导各镇办对辖区重要行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等领域就业岗位进行摸底统计。2024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905人,完成任务900人的100.5%。采取上门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提供就业岗位信息的方式,进一步提高用工信息的覆盖面和知晓率;深入企业开展走访活动,利用“铜川云就业”“王益就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进园区”“进企业”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活动实现“点对点”服务,2024年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16场,登记用工单位41家,发布用工岗位700余个。2.不断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制度围绕全区产业深入推进就业服务提质工程、劳务品牌培育工程、职业技能提升工程,“三项工程”工作要求,深入实施《铜川市王益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点就业群体培训机构培训办班管理细则》,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增收“技能点”,2024年培训养老护理员、园艺工、电工、电子商务等961人,完成任务600人的160%。加大创业扶持增强促进就业“带动力”,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760,完成市级任务3000万元的292%。根据王益就业新形势、新需求,千方百计稳岗位、拓渠道、提技能、优服务、强保障,全力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2024年以来,我局多方考察王益区各类可持续发展产业链,积极对接行业部门,成功培育“王益种农”“王益药工”2个劳务品牌,带动就业1000人。3.不断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王益人社不断完善供需对接机制,力求做到人岗相适、用人所长、人尽其才,提升就业质量和稳定性。从产业拉动就业、零工补充就业、创业带动就业三个方面共同发力,坚持扩大就业容量和提升就业质量相结合,推动产业与人才、企业与求职者“双向奔赴”,尽力缓解“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之间的供需矛盾,努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发挥零工服务中心作用,为适应灵活务工人员“快招”“日结”的工作特点,中心提供零工人员和用工主体快速登记信息、人岗资源匹配等服务,打造王益辖区灵活就业人员的“温馨之家”。2024年以来,零工服务中心累计登记家政服务、建设安装、物流搬运等零工信息700余人次,各类用工单位80余家次。二、社会经济效益1.创新技能培训,着力破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截至目前,培训养老护理员、园艺工、电工、电子商务等961人,完成任务600人的160%。2.2024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905人,完成任务900人的100.5%。全年实现稳定就业602人,完成任务600人的100.3%。开发公益性岗位501人次。3.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760,完成市级任务3000万元的292%。4.推动社区工厂提质增效。截至2024年底,全区累计已建成社区工厂21家,年产值14345.48万元,累计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社区工厂带动就业383人,脱贫劳动力63人。累计社区工厂拨付各项补贴965.08万元,其中建设补贴资金429.83万元,场地租赁补贴321.04万元,物流补贴183.94万元,物业补贴19.17万元,一次性岗位补贴11.1万元。5.拓宽用工信息覆盖面,全方位提升人力资源保障力。组织开展“春风行动”人力资源招聘会等系列活动,通过招聘会促进各类人员实现就业。开展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16场,登记用工单位41家,发布用工岗位700余个。6.2024年招商引资工作主要以社区工厂建设为主。在项目落地方面,2024年截至目前签约项目3个,完成签约金额0.385亿元。7.全区脱贫人口就业务工人数0.14万人高于目标任务(0.1万人)0.04万人,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200人(其中乡村公益性岗位86人、光伏公岗104人、护林员10人),较上年净增加2人。三、存在问题部分群体就业意愿偏低,少数困难人员过度依赖政策补贴,主动就业意愿不强;部分企业存在季节性用工波动,导致岗位流失,影响了就业的稳定性;社区工厂建设存在困难,我局已将王益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社区工厂租赁补贴资金及物流补贴资金申报至区财政局。由于财政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和实际情况,目前资金尚未拨付。认定社区工厂以吸纳农村劳动力人数达到用工总人数的10%为标准,落实补贴政策以吸纳脱贫户、监测对象、低保户、低收入户、残疾人户劳动力人数达到用工总人数的10%为标准,王益区可用脱贫劳动力资源不足,难以满足补贴政策的要求。四、整改措施针对就业意愿偏低群体,开展菜单式订单式技能培训,重点覆盖箱包加工、农产品加工等社区工厂适配岗位。通过就业背包小分队入户动员,结合老幼日间照料等配套服务解决务工后顾之忧。组织社区群众到工厂实地参观,提升就业意愿。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紧盯1个目标:全力以赴稳就业促增收全面贯彻陕西省关于打好稳就业促增收硬仗的工作要求,紧盯底线任务、重点群体发力。依托王益区“渭北汽配产业加速器”和省级招商引资先进开发区优势,聚焦汽配制造、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推动就业岗位扩容与收入增长协同发展。全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700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00万元,职业技能培训400人,社区工厂数量保持在20家左右。(二)聚焦4个重点1.拓宽就业渠道。以“春风行动”为契机,扎实做好企业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就业需求调查,多渠道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组织举办迎新春大型系列招聘会、就业援助月乡镇(街道)巡回招聘会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通过开展线上线下高频次招聘活动,促进供求双方有效对接,满足企业用工,助推城乡劳动者充分高质量就业。2.强化创业扶持。定期举办创业政策宣讲会、创业培训等,邀请创业典型分享创业成功经验;定期组织专家对创业者的创业项目进行集中“会诊”,就如何突破创业过程中堵点、难点等瓶颈问题,如何预防和规避创业风险,开展创业指导。同时依托全区创业服务体系宣传、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创业惠民政策,并开展创业跟踪帮扶,助力城乡劳动者创新创业。预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00万元。3.扩大新就业形态。依托“王益区零工服务中心”,发布快递员、直播运营等新业态岗位。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00人次以上,聚焦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六类就业重点群体,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市场和个人就业需求,紧盯就业门槛低、用工缺口大的服务业,遴选急需(紧缺)工种,以开展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为主,统筹兼顾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为劳动者稳定就业储蓄赋能。4.兜牢民生底线。加大社保参保扩面力度,按时足额发放待遇,维护社保基金安全,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系统提升劳动社保领域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抓实欠薪治理、调解仲裁,强化劳动关系协商协调和企业劳动用工指导,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提升3项行动1.持续转变干部作风。实行“一线服务机制”,深化“敲门问需”行动,组织干部入户摸排就业需求(重点覆盖脱贫村、老旧小区);推行“局长走流程”机制,优化创业补贴申领流程,实现“最多跑一次”。2.持续提升干部服务水平。一是“热心”,指定专人在办事大厅开展业务咨询引导,对前来办事的百姓主动询问、热情服务、亲切关怀。二是“耐心”,认真倾听各种咨询,认真指导填写表格,让办事群众一看就知道、一问就清楚、一听就明白。三是“尽心”,认真详细解答群众咨询,做到人多人少一个样,生人熟人一个样,问题大小一个样。四是“精心”,对相关资料细心审核,做到资料齐全、规范。五是“真心”,将业务内容重新归纳整理,能通过线上办理的业务全部实现在线上办理,最大化方便办事群众;六是“舒心”,为办事群众提供便民雨伞和饮用水、医药箱、免费Wi-Fi等服务项目,对年龄大的群众提供老花镜等便民服务。3.持续优化服务模式。数字化赋能传统服务模式,加大“铜易就业”“铜易创业”平台推广力度,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设,切实以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深化智慧人社建设,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加快铜川人社一体化服务平台王益分区在企业服务事项的全面应用推广,提升人社服务便利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