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横山区园艺技术推广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果树生产技术指导、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蔬菜、瓜类、食用菌生产技术指导及培训、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花卉生产技术指导、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园艺产业的品牌宣传市场推荐、对外合作交流。 | |
住所 | 榆林市横山区政务服务中心22层 | |
法定代表人 | 殷启程 | |
开办资金 | 72.2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横山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7.98万元 | 18.6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横山区园艺技术推广站.公益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开展工作。(一)果树产业建设方面。按照“稳规模、提品质、增效益”的思路,以推进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不断促进我区山地苹果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区苹果栽培面积10.4万亩,挂果面积达9.6万亩,产量9.2万吨,产值约5.2亿元。今年以来,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全力抓好果业项目建设。今年,我区积极推进山地苹果产业后整理步伐,在小冷库建设、防雹设施建设、冷链运输、品牌打造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其中,新建冷藏库22座,库容2500吨,奖补资金250万元,有效缓减了果农的果品贮藏压力,产品附加值显著提高,保障了果农的利益。建设防雹网1000亩,补贴专项资金350万元。统一按照市农业局建设规范搭建,实现了我区果园防雹网建设史上质的飞跃。防雹网的建设,不但能有效防范冰雹灾害,而且有防鸟害、花期冻害的多重作用。扶持3个果业实体购买冷链运输车3辆,补贴30万元,为我区苹果远距离运输销售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但方便了这些实体,对其周边的果农、企业也提供了诸多方便。扶持经营实体在西安建设1处山地苹果品牌形象店,补贴30万元,进一步提升横山乃至榆林市山地苹果在西安市的市场竞争力。在艾好峁房则焉等村打造4个高质高效示范园,从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控、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等环节均按榆林市高质高效示范园建设标准实施,起到了非常显著的示范引领作用。2.继续搞好试验示范工作。2024年,我们在响水镇缸房村、城关街道顾兴庄等村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具体安排4个山地苹果乔化栽培标准化管理示范点、2个山地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示范点、1个沙地苹果矮化密植栽培示范点、1个山地葡萄、苹果、梨综合栽培标准化管理示范点、1个设施葡萄高效栽培示范点、1个山地鲜食杏高效栽培示范点。通过示范点的建设,有力地推动我区山地果树产业从苹果矮密高端栽培、稀植标准化生产、采摘园打造及设施果树高效栽培、城市近郊杂果高效栽培等方面综合发展,树立高产高效典型,从而引导果农及种植大户、企业逐步改变传统经营模式,走精细化管理的路子,充分发掘不同区域自然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创造高效益,为推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实施山地苹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在石湾、石窑沟、双城、艾好峁等镇办实施标准园5600亩。建立以有机肥为主的施肥制度。实施水肥一体化,综合运用各种措施防控病虫害,全面推广果实套袋等花果管理技术和简化整形修剪技术,提质增效实现新的突破。示范园平均亩产1.12吨,商品率达92%,优果率超过61%。今年,我区苹果产业呈现出果农生产积极性高、果品售价高、销售快的局面。如波罗朱家沟、长城村和双城王梁村的75—80果刚入库就以每公斤10元的价格销售一空。同时,涌现出了一批高产、高质、高效典型,如石窑沟泽瑞家庭农场、艾好峁丰则梁家庭农场生产的秦脆苹果均论个出售,单个价卖到15元,亩纯收入4万元以上;城关街道金万轩家庭农场的富士苹果单果价卖到10元钱,亩纯收入3.6万多元,白界崇俊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鸡心果每公斤售价近20元,亩纯收入2.8万元。(二)蔬菜产业建设方面。全年完成蔬菜种植任务6.92万亩,产量13.69万吨,产值11036万元,其中设施蔬菜5500亩(其中小菜种植1800亩、茄科类种植300亩,草莓种植300亩,西甜瓜2100亩,其他1000亩)。引进瓜菜新品种18个,其中西瓜3个、甜瓜4个、黄瓜2个、柿子2个、辣椒2个、叶菜类5个。1.联合石马坬农场科技示范园开展穴盘育苗,育出西瓜、甜瓜、茄子、辣子等优质壮苗130万株,供全区10镇63个村138户栽培。此项技术的推广,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蔬菜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能使产品提早上市15-20天,亩增产1000斤左右,增收2000元。2.大力发展高山冷凉蔬菜,建设高山冷凉蔬菜基地0.3万亩,其中高标准示范500亩。主要分布在波罗镇长城村、高家沟村,响水镇沐浴沟村、党岔镇杨口则村、白界镇白界村、塔湾镇八岔村。在雷龙湾镇等建立西瓜、甜瓜贝贝南瓜、萝卜、辣椒等试验示范基地。同时研究高产优质高效配套生产技术,基地面积1000亩,试验面积500亩,当年亩增产15%,增收20%,达到了提质增效的产业发展目标。3.推广日光温室甜瓜、黄瓜、番茄、茄子、辣椒等试验面积70亩,平均亩纯收入超过4.3万元,推广拱棚甜瓜配套栽培技术150亩,平均亩纯收入达到3.6万元。4.搞好蔬菜技术指导服务。指导塔湾镇清河村温室种植辣椒、番茄、黄瓜5户20亩,推广使用水肥一体滴灌技术,该技术省水、省肥、省工、肥水均匀,此项技术的使用当年亩增收1000元左右。指导异地搬迁温室大棚10亩甜瓜、草莓、番茄种植,采用穴盘育苗、高垄栽培、蜜粉授粉、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集成技术,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产业发展目标。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经济效益。苹果标准园创建可显著改善果园水、肥、气、热等肥力因子和果园小气候,增产效果明显,果品的内外在品质和商品率、优果率大幅提升。根据当地综合因素客观研判,实施标准园创建,亩当年可平均增收300元以上,5600多亩本年度增收约170万元以上。冷藏库是果农错峰销售、电商销售和保质增收的一项硬件设施,有了冷藏库,苹果价格的话语权掌握在果农手里。分析当前我区苹果的价格趋势,冷藏库建成后,每吨库容可较土法贮藏可增收4000元以上,新建2500吨库容年可增收约100万元以上。形象店的建设和冷链车运营可在半年之内收回投入成本并在当年可盈余20万元以上。通过推广日光温室甜瓜等试验面积70亩,平均亩纯收入超过4.3万元,推广拱棚甜瓜配套栽培技术150亩,平均亩纯收入达到3.6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二)社会效益。果业项目和蔬菜试验示范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能够实现气候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的高效循环利用,符合技术发展趋势;能够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安全食品的需求。各项业务工作取得市、区业务部门协作支持,具有完备的技术集成方案,具备前瞻性和领先性,符合技术升级规律。项目建设和各项试验示范工作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引导当地农业产业发生深刻变革,必将促进更多的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带动农村就业人口600多人,从而改变农村老弱病残留守的局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三、目前存在问题。(一)业务学习缺乏持久性,有重实践轻理论学习的倾向。(二)人才队伍薄弱,特别是年轻专业技术干部非常短缺,急需充实专业人才,提高果蔬生产管理水平,提升果农和菜农专业知识,实现增产提质,增加收入。四、整改措施。(一)加强理论学习,制定学习计划,设立固定学习日,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二)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人事部门协调,聘用和引进年轻专业技术干部,充实单位的技术力量,为单位的业务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2025年,我们将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立足服务三农,促进产业振兴,实现农民增收,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加大对苹果产业扶持力度,全力实施好4700亩标准园和800吨冷藏库项目建设。同时,切实摸清底子,用好果业专项资金,实施好防雹网,冷链车、形象店等果业项目,不断推进我区苹果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二)继续抓好苹果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和试验示范,力争建成50亩试验示范基地2个,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构建产业链、市场链完整匹配的现代苹果经济体系。(三)进一步加大我区山地苹果宣传和营销力度,不断提升苹果知名度,积极组织果农参加各类展销会、推荐会,真正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四)在芦河、无定河沿岸水源充足地方,打造2000亩冷凉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实现提质增产增效。(五)引进瓜菜新品种9个,推广新技术,大力推广穴盘育苗,促进我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