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公证处

西安市公证处

发布时间: 2025-03-12 16:38
单位名称 西安市公证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委托人提供公证服务。国内民事、经济类公证·涉外民事、经济类公证·涉港澳台民事、经济类公证·公证法律顾问·代拟法律文书
住所 西安市西华门1号凯爱大厦
法定代表人 陆彦
开办资金 6572.5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西安市司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301万元 1936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西安市公证处在市局党组的带领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标准,创新工作方式、增强服务能力、拓宽服务领域,持续提升公证利企便民服务效能,各方面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业务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全年共办理公证案件43419件(国内民事办理8409件、国内经济办理15703件、涉外公证办理18980件、涉港澳台公证办理327件),其中通过“零接触”系统和微信自助平台线上办理公证1864件,办理房产销售摇号公证32件;为减轻企业和当事人负担,降低公证费用,办理减免公证案件3900余件,共计减免公证费490万余元,为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公证法律服务。(一)以深化减证便民为基石,让公证服务更加便民惠企一是以“精减证明事项、细化材料清单”为切入点,严格落实我处制定发布的《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坚决清理没有明确法律依据或不必要提供的证明材料,始终坚持在证明材料上“做减法”。二是变“坐堂服务”为“主动服务”,把企业“痛点难点”作为公证服务突破口,建立重点企业“公证专员”服务机制,选拔业务能力出众、实践经验丰富的公证员担任中兴、西电国际、爱菊等重点企业的“公证专员”。三是聚焦于合法合规经营、知识产权全周期保护、IPO上市等企业面临的痛点和难点问题,推出《知识产权全周期保护公证法律服务指引》《企业合规与公司治理的公证法律服务指引》《西安市破产管理人协会管理人引入公证服务工作指南》以及《企业IPO上市公证服务指引》等6个“专业、精细、特色、创新”的公证服务产品,并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向社会公布。(二)以创新服务模式为引导,推动公证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推动“公证+”服务扩容,不断加强与区直各部门、律师事务所、行业协会的沟通交流,开展“公证+不动产”“公证+外事服务”“公证+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模式,有力地拓宽了服务领域。二是稳步开展城北、城东不动产非公证继承登记业务。成立核实组,选派了一批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的人员担任核实工作。2024年,共办理非公证继承办理登记业务1478件,出具核实报告867件,转公证继承115件。三是构建“检察+公证”工作模式,与陕西省检察院西安铁路分院共同签署《关于推进“检察+公证”现代化法律监督模式合作协议》,在检察工作中引入公证参与调解、取证、送达、生态损害赔偿、数据核实等司法辅助事项。四是受聘担任西安高新区管委会法律顾问,并与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签订《公证服务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为高新区内群众和企业提供近距离、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以提升服务能力为保障,有效提升服务群众满意度一是2024年10月21日,我处公证综合服务大厅正式启用,临北大街方便群众办证,新大厅在原大厅功能的基础上,邀请陕西省外事服务中心、西安市不动产服务中心、西安市法律援助中心三家单位入驻大厅并设立服务窗口,以各自的工作职能为基础,协作开展公证业务,共同为群众提供领事认证、不动产登记、法律咨询等服务,实现“进一家门,办多家事”目标。二是积极探索多元化宣传渠道,在微信视频号、公众号开设“西证普法”“公证零距离”节目,内容包括法律知识、继承公证、遗嘱的订立、婚姻方面的法律知识与权益保护等,取得了良好的普法宣传效果。三是全面发挥“西证学堂”的积极作用,邀请了检察官、律师、破产管理人协会等专业人士前来授课,为公证人员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专业知识。同时对公证业务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这些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学习研讨,为公证员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成长的平台。四是2024年9月12日至16日,史局长带队前往北京参加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西安市公证处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家公证机构参加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并精心筹备参展工作,携带“公心向党、证在为民”宣传册以及英、俄、日、韩四国语言译文的西安市公证服务指引系列产品亮相2024服贸会,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涉外公证创新做法和服务能力。司法部副部长王振江一行来到我处展台检查交流,对我处公证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面对当前新形势新要求,公证人员把更多精力放在业务工作中,对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以干代学的现象,缺乏高层次、复合型公证人员。二是公证信息化建设相对薄弱,不能满足新形势、新任务公证工作的要求。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强化引领作用。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司法局党组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理念,常态化开好“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努力打造具有鲜明公证特色的“公心向党,证在为民”党建品牌,高质量、高标准推动党建与公证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二是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助力公证服务提质增效。以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软硬件同步推进为基础,实现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公证服务提质增效的目标任务。重点以数据机房建设为契机,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平台,建设使用电子数据保全系统,实现在线公证赋强、公证数据存证、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电子公证合约签署等功能,达到公证信息化体系初步形成,公证法律服务多元化、专业化的效果。三是推进“公证+”模式,拓宽公证服务领域。持续加大与各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协同联动,努力拓宽公证服务范围,充分利用“公证专员”制度优势,积极探索拓展公证进入司法辅助领域、行政辅助领域、金融服务等领域,形成“公证服务+不动产登记”“公证+外事服务”“公证+检察院”“公证+金融”等服务模式,切实提升公证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公证法律服务的需求。四是不断完善大厅功能设置,切实提升服务能力。按照“便民、高效、集约”的原则,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标准,以企业群众办事体验为导向,不断强化公证综合服务大厅功能布局设置,持续加强与外事中心、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协同合作,多措并举做细做实公证工作,逐步形成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站办结”的标准化、便捷化公证服务。五是严把服务质量关,不断提升公证公信力。加强公证员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教育,开展警示教育学习,通过深刻剖析案例通报中的典型案例,警示全体公证人员以案为鉴、举一反三、防微杜渐;通过“西证学堂”定期举办公证业务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公证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持续开展公证质量检查活动,打造全流程、规范化公证质量监督体系,以精湛的专业知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证法律服务需求。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我单位有公证机构执业证书,发证日期2018年6月22日,未登载有效日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