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吴起县> 吴起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

吴起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5-03-12 15:37
单位名称 吴起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服务。贯彻执行市场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负责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饮服务、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和化妆品、计量、产品质量、特种设备、认证和代码等相关领域综合执法和案件查办工作。保障重大活动市场监管领域安全。负责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监督执法工作。
住所 吴起县刘渠子转盘
法定代表人 臧保卫
开办资金 7.0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吴起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万元 18万元
网上名称 吴起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遵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政治教育及业务培训2024年以来,大队不断强化政治教育,注重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引,按照党纪学习教育的要求,认真对照《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原原本本学,先后组织3次集中学习、2次专题教育、2次观看警示教育视频,第一时间传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参与县局专题会议学习党的理论4次,切实把依法行政的首要问题和根本问题搞清楚、弄明白。针对市场监管领域法律法规不断更新的特点,积极开展业务培训。全年共组织内部培训5场次,涵盖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多个方面,由队内业务骨干进行授课,有效提升了队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开展市场监管重点工作1.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开展春秋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营业餐专项检查、“十统一六到位”管理模式推广、各法定节假日期间食品安全整治、肉制品专项整治、夜市专项整治等共计10次,对辖区内学校食堂、食品生产企业、餐饮服务单位、食品流通环节进行全面检查。累计检查学校食堂36家次、食品生产企业22家次,餐饮服务单位156家次,食品流通商户208家次。2.药械化妆品监管执法强化药械、化妆品市场监管,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药械经营使用单位、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开展了专项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共检查医疗机构4家次,药械经营单位38家次,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25家次。积极推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建立了覆盖全县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全年共收集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30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2份,为药品医疗器械安全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3.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执法对管辖范围内的锅炉、电梯、起重机械、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建立特种设备安全台账,登记在册特种设备635台。全年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55家次,特种设备350余台次。查处特种设备违法案件1起,下达安全监察指令书15份,主要包括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操作人员无证上岗、维保记录不真实等问题,通过建立台账动态管理,确保了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参与县局组织特种设备应急演练1次,提高了应对特种设备突发事故的能力和应急救援水平。4.产品质量监管方面重点开展了电动自行车专项行动及各类产品质量专项整治,针对辖区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大中型家电销售企业、五金店等开展了全面排查,共检查各类企业40余家次,立案查处7起,主要包括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产品、销售失效产品等问题,通过案件查处,起到了很好的震慑效果,强化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及强制认证意识,全方位筑牢产品质量防线。5.投诉举报处置情况畅通消费者投诉举报渠道,通过“12315”、“12345”热线、网络平台、现场举报等方式共受理消费者投诉举报276件,办结率达到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5万元。开展了消费维权专项行动,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等违法行为。查处消费侵权违法案件5起,有力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了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6.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方面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方面,我们保持高度警惕,深挖市场内各领域黑恶线索。主要通过以下举措取得实效:一是广泛宣传,提高各类市场主体与群众对扫黑除恶的认知度与参与度,营造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同时,对各类市场乱象进行全面排查,重点关注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行为,一经发现,坚决依法打击。在日常巡查中,我们加大对农贸市场、批发市场等重点区域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线索收集与反馈机制,确保黑恶势力无所遁形。经过不懈努力,市场秩序得到有效净化,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得以维护,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7.综治维稳方面综治维稳工作同样不遗余力。今年以来大队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加强与公安、司法等部门的联动协作,形成强大工作合力。针对市场内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的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秉持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认真处理每一起投诉举报,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建立常态化的矛盾排查机制,将不稳定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有力维护了市场的和谐稳定。在重要节假日和敏感时期,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值班值守,确保能够迅速应对各类突发情况,为市场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二、社会经济效益。按照县局《案件查办目标任务分解的通知》,我大队夯实监管责任,全力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保障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20204年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35起(简易程序16起,一般程序19起),包括未按规定落实索证索票制度、未办理健康证、标签不符合规定、使用转基因产品未按规定公示等行为,罚没金额达3.75万元,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查处药械化妆品违法案件6起,涉及销售劣药、经营过期医疗器械、经营标签不符合规定的化妆品未经注册医疗器械等行为,罚没金额2.4万元,维护了药械化妆品市场的正常秩序。三、存在的问题。(一)高度警惕“不领情不买账”的尴尬。今年以来,大队围绕“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做了大量工作,但受以往思维惯性影响,部分监管对象对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工作不理解不支持,尤其是针对市场环境卫生整治方面,感觉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是没事找事、多管闲事;部分投诉举报的群众因对市场监管工作的程序及职权范围认识模糊,反映在处置投诉举报工作中进度慢,处理力度不够等情况。(二)高度警惕“心有余力不足”的无奈。当前,大队所管辖区共有各类主体4000余户,而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编制38人,但实有在岗人数仅22人,平均每人要负责的片区较大,很难做到专项检查全覆盖。另外,现有人员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入职不久或新调入的同志,难免出现法规不清、标准不明、经验不足、处理不好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抓好经常性培训。(三)高度警惕“前有狼后有虎”的困局。今年,年度经济发展指标的压力、地摊经济蓬勃发展的压力、严格依法行政的压力等多重压力叠加,特别是时下“优化营商环境”要求减少检查次数、减少执法频率、减轻处罚力度,导致一线执法人员陷入“两难”,一怕,严了,影响经济指标;二怕,松了,发生安全事故;三怕,不管,上级追责问责。四、整改措施。(一)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通过上级统一招考、协调调入等方式填充执法人员,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同时,优化执法人员结构,通过人才引进、内部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既懂法律又懂专业技术的复合型执法人才。(二)提升监管技术手段。持续完善信息化建设,整合各类主体台账,建立动态风险管控体系,实现对辖区各类市场主体的精准监管和风险预警,提高市场监管的智能化水平。加大对监管技术装备的投入,更新和升级检测设备,提高检测能力和水平,加强与各类型抽检机构的合作,不断提高初查辨识水平。(三)深化跨部门协作与社会共治。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拓展协作领域,形成更加紧密、高效的联合执法格局。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消费者维权组织、媒体等社会力量的作用,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鼓励公众参与市场监管,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五、下一步工作计划。回顾过去一年,县市场监管综合执法大队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民生安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升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水平,为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