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泾阳县>
泾阳县经济社会调查中心
泾阳县经济社会调查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2 15:08
单位名称
泾阳县经济社会调查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开展各类经济社会综合性和专项调查,收集、整理和提供有关统计数据。
住所
泾阳县政府四楼
法定代表人
魏巧利
开办资金
1.3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泾阳县统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4万元
0.23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和泾阳县统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开展主要工作情况充分发挥监测、预警、分析统计三大职能,各项调查工作取得新进展。(一)扎实做好主要经济指标运行监测。2024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40亿元,同比增长7%,全市第6位;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56.69亿元,同比增长22.81%,全市第1位;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2.7%,全市第10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亿元,同比增长13.63%,全市第7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5.31亿元,同比增长10.4%,全市第1位,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完成4.81亿元,同比增长21.1%,全市第1位。(二)拓展纳新入统工作领域。去年2月印制《泾阳县一套表调查单位审批工作指南》,明确入库标准,确保入库项目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匹配性。统计部门会同相关牵头部门,坚持“以增量补存量”,加大入库纳新工作。截至目前,共成功入库投资项目61个(通过国家审核58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4个),纳规工业企业8户,纳新贸易企业10户、房地产企业1户、建筑业企业1户、服务业企业1户。(三)顺利完成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顺利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绘制建筑物7366座,划分普查区156个、普查小区218个,选聘“两员”346人;全县“五经普”清查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共6185户,单位总量较“四经普”增长140%;个体户11106个,较“四经普”增长106.6%。五经普评估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总量131.45亿元,较2023年快报126.6亿元增加4.88亿元。二、社会效益情况各项专业调查,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县一二三产业的分布和企业运行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更好地推动我县经济发展。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对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习还不到位。对“五上”企业统计人员的法律法规培训形式较为单一,大多是通过年报会等形式学习法律法规条文,但是在深入阐释解读方面做的不够,部分统计工作人员自学也没有及时跟进,对统计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系统、不深入,对相关条款理解不深刻。二是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还不够坚实。统计基础力量与工作任务不匹配,镇级工作人员缺乏、流动性强,统计人员不能保证专职,往往还兼顾包村等其他业务;村级工作人员能力水平有限,部分村级统计人员年龄较大,对新型统计工作不能很快上手;个别企业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统计人员为兼职人员,更换比较频繁,导致统计人员业务还不够熟练。三是统计数据质量方面还有欠缺。对企业的统计业务指导还不到位,部分企业统计人员对相关业务知识未能熟练掌握,对统计制度和统计报表指标的理解还不够到位,填报错误现象偶有发生。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明确整改方向,制定整改方案,狠抓整改落实。四、下一步工作计划新的一年,我们将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揽,按照县委全会的安排部署,加强高质量发展指标的监测、分析、预警和调度,切实为我县经济发展贡献统计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