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秦岭国家植物园

秦岭国家植物园

发布时间: 2025-03-12 15:08
单位名称 秦岭国家植物园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秦岭国家植物园,保护生态环境。秦岭国家植物园的规划、建设、保护、管理;传播生物科学、生态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园内生态系统的重建、恢复等;开展学术交流及国际合作。
住所 西安市小寨东路3号
法定代表人 马安平
开办资金 75080.3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5080.35万元 78939.98万元
网上名称 秦岭国家植物园 从业人数  23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其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不存在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取得的主要工作成绩1、主动衔接协调,全力推进国家植物园创建群策群力,探索解决创建模式,多次专题研究探索我园创建模式和措施。2、布局生境监测,科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一是全面布局监测站点。结合项目建设,衔接监测单位,在迁就地自建、合作建设监测点等15个,积累生境数据信息。二是主动开展生物监测。以迁地区为主,开展植物生长监督及土壤改良、入侵物种调查防治调查等8次。三是积极组织有害生物防治。组织迁地保护区病虫害、有害动物调查,累计防治20余次,病虫害同比减少约80%。3、推进功能项目,升级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一是基本完成迁地区引种项目,新建专类园3个,提升15个,引种150科473属1548种,乔灌总计4.06万株,草本13.99万平米,标牌8200个。二是协调就地保护区、沿河湿地、生态监测等项目顺利进展。三是加大引种基地建设力度。完成柞水基地土壤改良、苗木栽植养护及辅属设施。在勉县、富平、宁陕分别合作建立了陕西羽叶报春野外观测点、繁育基地及筒车湾苍龙峡苔藓保育基地。四是不断提高园区建设标准,改善提升园区功能面貌,优化园区植被质量。4、发挥区位优势,推动科研科普再上层楼一是加大迁地区引种保育力度。全年野外调查15次,引种940种(含品种),累计204科1161属6512种。采集标本制作1768号8099份,制作标本11292份,挂牌12558个,活植物信息汇总统计1262条。二是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获批中央、省财政科研项目4个。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研项目16项,完成结题5个,即将结题7个。发表文章28篇,见刊17篇,参编出版书籍3部。编制《秦岭国家植物园论文集》共收集论文75篇,收集图书2132份,2896册。三是打造科普优势品牌。开展科普进校园公益活动42场,受众师生7500余人次;科普研学累计140场超10万人次,荣获科普相关荣誉5项。5、提高运营水准,提升品牌景区影响力一是提升运营水平,优化产品丰富游客体验,开展植树季、赏花节和郁金香等系列花展。二是全年入园客21万人次,同比增长23.73%。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园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共发布新闻等100余篇,新华社、陕西日报等各类媒体报道30余次。6、加强队伍建设,当好秦岭生态卫士一是积极参加干部学习。二是加大业务培训力度。三是开展学术交流。7、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深化理论武装。二是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4月中旬专题部署,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配发书籍64套,组织集中学习研讨3次,邀请专家来园授课1次,园长及各支部书记讲党课共15次,强化了干部职工的纪律意识,坚定了理想信念。三是积极开展五星级支部创建工作。我园两个支部被评为省直机关“五星级”支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