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陕西境内的朱鹮保护、繁育、发展提供服务。负责保护区朱鹮及其栖息地环境的保护、调查、监测、科研工作;朱鹮人工种群的饲养、繁殖和病、伤个体的救护工作。 | |
住所 | 陕西省洋县县城金家村 | |
法定代表人 | 牛克胜 | |
开办资金 | 3276.6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林业厅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858.88万元 | 6011.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2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一)科学修复朱鹮栖息地生态系统,狠抓区内资源环境保护。一是我局在朱鹮活动频繁的5个村实施水田生态系统修复,恢复撂荒水田(人工湿地)600亩,并在恢复后的水田内进行朱鹮食物恢复,为当地朱鹮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觅食环境;二是加强保护区区内生物多样性调查监测,环志朱鹮幼鸟及其他鸟类近800只;在朱鹮重要栖息地安装了9个高清视频监控、80台红外相机,监测到羚牛、林麝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豹猫、红腹锦鸡、大鵟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活动;三是加强区内环保执法,完成了2024年度第1批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问题点位5处、核查自然保护地范围内林地流向其他用地图斑83个、自然保护地问题核查整改点位382个、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自然保护区168处,协助洋县环保局核查图斑变化情况5处、城固县林业局核查长江流域水生态变化图斑3处,开展涉及保护区建设项目核查及其他项目136处;四是开展区内资源保护普法宣传,制作法律法规宣传册500本、宣传折页500份,悬挂横幅35幅,组建宣传车2台次;五是严查破坏野生动植物环境资源违法犯罪案件,在保护区内发现违法线索3起,均已移交有关部门处理。(二)聚焦保护目标物种,强化朱鹮种群保护管理。一是开展朱鹮种群动态监测,本年度春夏季野生朱鹮营巢1000余处,出飞幼鸟1300余只;秋季种群数量同步调查涉及113个较大规模夜宿地,直观朱鹮数量5000余只(洋县、城固、南郑、汉台、勉县等5县区,不包括西乡和安康);二是加强病伤朱鹮收容救护,全年累计收容、救护、处置保护区及周边区域病伤亡朱鹮165只,其中收容救护伤病个体142只;三是提升朱鹮人工种群饲养管理水平,落实标准化饲养流程,提高饲养工作质量,今年人工饲养朱鹮新增幼鸟60只,创历年记录。目前我局人工饲养朱鹮270余只,根据评估显示,种群健康稳定安全。(三)推动科研工作再上台阶,朱鹮保护事业迈入新局面。一是高位推进,搭建高层次朱鹮保护研究平台。申报建立“朱鹮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并已获批,成立了朱鹮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朱鹮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的第一个建设项目“陕西朱鹮监测中心”将在2025年1月开工建设;二是参与或主持多项国家及省级技术规范编制。国家标准《野生动物保护繁育朱鹮》我局为第二合作单位,我局职工为第九完成人;主持的省级标准《朱鹮再引入种群建立技术规范》通过审查验收,申请的省级标准《朱鹮野外种群保护技术规范》已获批立项;三是朱鹮基因资源库已具雏形。目前朱鹮基因资源库已保存各类朱鹮组织样本800余份;四是全年作为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发表论文5篇;我局职工出版《遇见朱鹮》专著1本;五是我局职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作为完成单位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多维度开展宣传教育,筑牢全民保护意识。一是先后在中央电视台、陕西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发布朱鹮消息119条次,其中在央视有关栏目播出朱鹮报道累计72条次;二是联合央视新闻客户端等近10家主流媒体开展“云守候来看朱鹮宝宝破壳啦”朱鹮繁殖季慢直播活动,联合陕西融媒体中心推出“绝美相遇我爱鹮宝”2024朱鹮繁殖季融媒直播活动;三是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宣传周、草原普法宣传月等活动中,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与洋州九年制学校联合开展“爱家乡、爱朱鹮、爱阅读”读书征文大赛;四是开展青少年自然科普教育,接待自然教育学生21批1000余人;五是联合汉中市林业局等单位精心策划“朱鹮主题文化周”,开展朱鹮舞剧、晏子生态油画展、朱鹮保护故事科普讲座、朱鹮摄影、保护历程展览等系列活动,有效弘扬了朱鹮生态文化;六是拍摄朱鹮科普专题片《朱鹮世界》1部。以上工作的开展,有效扩大了朱鹮影响,提高了公众对朱鹮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二、工作亮点(一)朱鹮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筹建高效推进。朱鹮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已于2024年2月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正式批准,依托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我局先后委托3家单位编制了7套设计方案供选择;积极与汉中市、南郑区相关单位沟通对接,通过行政划拨取得了研究中心31.37亩建设用地的不动产权,完成了土地的测绘、风评、地勘、环评等工作,取得了项目建设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朱鹮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的第一个建设项目“陕西朱鹮监测中心”已获得国家投资,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预计2025年1月完成招标工作并开工建设;筹建完成朱鹮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建议名单及工作规则现已获国家林草局动植物司批复,预计于在2025年年初召开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二)朱鹮种群异地重建种源提供及技术保障有力。为实现让朱鹮重现历史分布地的目标,我局本年度承担3批种源输出任务,分别为秦岭北麓、宁强青木川、江西鹰潭野化放飞各提供种源12只,共计输出朱鹮36只。同时我局在繁育任务重,人员少的情况下,派出技术骨干赴南泥湾指导该地开展朱鹮饲养繁育,2024年度南泥湾朱鹮繁育和野化放飞实验基地顺利孵化出幼鸟6只,为朱鹮在黄土高原安家落户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朱鹮保护国家创新联盟作用发挥明显。联盟大会于2024年8月在河南董寨顺利召开,会上通过了《关于联合开展2024年度朱鹮种群数量同步调查的初步方案》《全国朱鹮环志分配初步方案》和《联盟LOGO的设计方案》,成员单位在9月底共同开展朱鹮数量同步调查,充分加强了联盟单位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朱鹮事业的新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