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宜川县> 宜川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宜川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2 10:45
单位名称 宜川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承担动物疫病诊断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置、防疫监督、技术培训、防疫物资供应;承担疫苗申报、管理、疫苗免疫接种技能培训、抗体检测;承担畜牧产业技术培训、应用推广、信息统计、调查研究。
住所 宜川县众锦街区四楼
法定代表人 李文锋
开办资金 242.3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宜川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94万元 353万元
网上名称 宜川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今年以来,县畜牧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部署,按照“示范引领、适度规模、草畜结合、绿色生态”的工作思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重点做好畜牧生产、疫病防控和动物检疫检验等工作,保障了我县畜牧业健康平稳发展。一、2024年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快畜牧产业链建设,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我中心按照现代畜牧产业链培育发展工作要求,重点发展肉兔特色产业和规模养殖场培育,全面加快畜牧业发展。通过实地技术指导服务等形式,加快推广肉兔养殖产业,目前,我县已建成宜川蓝天兔业和西坪塬肉兔规模养殖场2家,全县现有肉兔养殖场户8个,年肉兔饲养规模已达6万只,肉兔产业已经起步发展。宜川县鑫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安家庄养鸡场),新建1栋智能化高标准蛋鸡养殖舍,今年已完成蛋鸡调购投产,现存栏蛋鸡5万羽。新建规模养殖场1个,即刘保保养牛场,该场位于交里乡李塬行政村,占地2亩,建有标准牛舍2栋,现存栏肉牛66头,主要品种为西门塔尔、夏洛莱,该场已建设完成。(二)开展好技术培训指导,提升产业化服务能力。一是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畜牧从业人员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共派遣18人次外出参加业务技能培训,系统干部职工参训率达到90%以上,从而全面提高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今年,我中心获市级表彰3次,获省级表彰6人次,获市级表彰14人次。在参加全市动物疫病技能竞赛中,我县取得团体三等奖和个人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二是组织成立了技术培训服务队,深入乡镇、村组开展动物疫病防控、畜禽生产管理等技术指导服务;三是组织开展“送医”活动,通过实地或“线上”,随时为养殖场解决在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四是针对宜川县秦洲盛达实业有限公司(双庙沟养牛场)创建肉牛出口基地,我中心积极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协助企业完成出口备案相关手续办理,目前已获得海关相关部门审批;五是通过“宜川县畜牧信息服务”微信群,及时推送天气预警、安全生产等信息50余条,做到信息及时发送到场、到户,起到了良好效果(三)严格开展动物疫病防控,保障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做好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严格落实省市2024年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要求,及时召开全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制定工作方案,组建技术服务队逐乡镇开展防疫技术培训服务指导。累计免疫注射猪瘟疫苗1.02万头,高致病性禽流感24万羽、鸡新城疫23.85万羽,W病免疫注射羊子10.33万只、牛0.46万头、猪1.01万头,小反刍兽疫免疫9.5万只,布病免疫牛0.22万头、羊5.1万只。稳步推进2个规模养殖场强制免疫疫苗“先打后补”工作。采取集中免疫和常态化补免相结合的方式,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免疫程序,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强制免疫动物疫病的群体免疫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二是强化人畜共患疾病防控。采取摸底排查、加大宣传培训、提升防控能力、强化监督管理、严格化验监测和及时防控处置等“六举措”,切实增强布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和自我防控意识,切实做好广大群众自身安全防范工作。一是布病防治:结合春季动物防疫做好布病宣传工作,重点对防疫过程中布病防范注意的事项以及布病的危害、传播途径、症状和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讲解,使他们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及时开展畜间布病监测工作,全年共监测20个自然村共采集羊血清样品1028份,其中阳性12只,及时扑杀无害化处理。二是狂犬病防治: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7月份开展为期一个半月时间集中免疫接种,在全县7个乡镇建立8个犬只免疫接种点,确立流浪犬收容场地1个,共计免疫犬1306只(城区205只),发放免疫证1306本(城区205本)。免疫率达95%以上。三是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为增强全县动物疫病的科学预测、快速诊断水平,提升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按照地市级实验室建设规范要求,我中心积极筹措资金对宜川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兽医实验室进行升级改造,改造设施面积206平方米,配置仪器设备46台(套),建成洗涤消毒室、病原学验室、血清学检测室、接样室、样品保存室、解剖室、仪器储藏室、档案室共八个功能区域,实验室有条件能满足血清学、流行病学等检测工作的需要,有能力确保实验环境和人员的安全。全年共计完成禽流感抗体监测400份、新城疫抗体监测400份,口蹄疫抗体监测800份、猪瘟抗体监测300份。小反刍兽疫抗体监测200份。(四)抓好动物检疫检验,确保畜禽产品安全。严格做好屠宰监管,屠宰检疫严格落实“两项制度”,落实官方兽医驻场制度,共派驻3名官方兽医进驻定点屠宰场开展检疫监督工作,严格屠宰检疫程序,对进场屠宰生猪严格按照程序开展检疫工作,对不合格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全年共完成生猪屠宰检疫4771头、无害化处理685公斤;屠宰场非洲猪瘟PCR检测276个批次、瘦肉精检测715份,全部合格。认真做好产地检疫,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每个乡镇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开展产地检疫工作,落实了监管责任,确保了工作正常开展,生猪产地检疫959头、牛80头、家禽12000羽、兔1000只。坚决做好畜产品运输监管,扎实做好青兰高速宜川出口畜禽专用运输通道监管工作,对进入县域境内的活禽及畜产品,严格查证验物,对查验合格的消毒后予以通行。(五)加强畜禽污染治理,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坚持“绿色循环发展”理念,加大对畜禽养殖场粪污收集改造升级,积极筹措资金,重点对丹州镇王湾绿林猪场粪污处理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新建170立方米发酵池1个、20立方米沉淀池2个,新建300平方米粪污堆积场1个,完善了粪污管网。将畜禽生产产生的粪污进行发酵处理,通过无害化处理予以还田,使畜禽粪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配套率达到95%以上。二、产生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一)经济效益1.产业规模与产值增长:2024年底,全县生猪、羊、牛、家禽等存栏出栏量可观,肉类、禽蛋、水产产量稳定,渔业产值390万元,畜牧业产值达1.3亿元,增加值7310万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新建规模养殖场,如刘保保养牛场、宜川县鑫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新建蛋鸡养殖舍等,推动产业发展,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肉兔特色产业起步发展,全县年肉兔饲养规模达6万只,拓展产业领域,创造经济价值。2.产业链协同带动:畜牧产业发展带动上下游产业,如饲料加工、兽药生产、畜产品加工等,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创造更多经济效益。(二)社会效益1.保障市场供应:稳定的畜禽存栏出栏量,充足的肉、蛋、水产供应,满足居民日常消费需求,稳定市场物价,保障民生。2.技术服务与人才培养: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培训畜牧从业人员,派遣人员外出参训,提升服务水平。技术培训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疫病防控、生产管理指导,解决养殖场问题,提升产业整体水平。3.疫病防控与公共安全:严格春秋防疫、人畜共患疾病防控,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保障畜禽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狂犬病集中免疫接种,免疫犬1306只,保障群众健康安全。4.产品质量与安全保障:严格屠宰监管、产地检疫和运输监管,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让消费者放心。5.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加强安全生产检查,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推进畜禽污染治理,粪污资源化利用,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三、存在的问题1.产业化程度低。缺乏畜牧龙头企业,现仅以散户小规模养殖为主,且没有形成特色品牌,示范带动作用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较低,养殖总量体量较小。畜牧产业链不完整。缺乏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不完整,产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产业发展滞后,影响了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2.队伍建设滞后。畜牧兽医队伍人员年龄老化现象严重,技术人员短缺严重。乡镇缺乏专门从事畜牧工作的专业队伍,虽有专人负责但基本都是兼职且人员更换频繁。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计划1.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拓展生猪、蛋鸡、肉牛养殖,提升饲养规模,加快发展肉兔等特色养殖,鼓励支持家庭牧场发展模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促进我县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2.认真做好技术服务指导。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重点对乡村级技术人员以及畜牧养殖从业人员定期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邀请知名畜牧专家实地培训,现场指导,提升技术水平,并建立畜牧产业培训制度,培育一批会管理、懂经营、有技能的畜牧产业带头人,引领示范,带动发展。3.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严格落实动物防疫双轨制,属地管理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持续做好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监测工作,加大对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力度,认真做好动物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认真完成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积极推进“先打后补”工作。4.不断加强畜产品安全监管。严格落实官方兽医驻场制度,开展检疫监督工作,严格屠宰检疫程序,严把生猪进场关口,严禁不合格生猪进场屠宰。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夯实监管责任,落实落地报检制度。严格做好青兰高速宜川出口畜禽专用运输通道值守工作,对进入县域境内的活禽及畜产品,严格查证验物,对查验合格的消毒后予以通行。5.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围绕特色畜禽养殖内容,重点与肉兔、奶羊、水产养殖等大型养殖企业联系对接、洽谈合作,引导企业与规模养殖场户有效对接,增强辐射带动农户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