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新区高级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实验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延安市新区北区金明大道新区高级中学 | |
法定代表人 | 强新霞 | |
开办资金 | 1600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47.76万元 | 1826.89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新区高级中学.公益 | 从业人数 19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校在宝塔区教体局及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教育教学工作。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精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提升教师教育理念,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多举措,全方位保障教学高位运行和学生健康成长。1.教学工作。学校一直把教学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把教学质量视作学校生命线,密切把握教育教学质量运行状况,坚持“增效提质”,确保全校教学工作优质运行。一是立足常规,减负增效。学校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向教学过程要质量。课堂是教学质量主战场,引导师生始终要坚持“高效早读”、“自精合练”有效课堂和科目自习管理,引导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强化“三风一训”在教学中的体现,做到“课前有预习,课中有练习,课后有反馈”,继续优化推行“三清”教学监督保障机制。在体育课程上进行改革实践,采用两班连排的形式,引入分性别教学的新模式,调整学生作息时间,延长学生睡眠时间,以上两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反馈,受到师生一致好评。二是深入推进备课组建设。明确每位教师在备课组中的角色定位,根据“示范引领”“课例研究”“数据分析”等任务进行合理分工,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个人特色,同时强化团队协作与资源共享意识,以形成统一且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目标。制定出详尽的备课组工作规范,其中明确涵盖了固定备课教室、备课流程、教学进度安排以及作业布置的具体要求,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立健全备课组内部的评估与反馈机制,针对年级内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作业分层设计策略,加强备课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严格限定各学科每日的作业总量,以期促进各学科的均衡发展。三是社会帮扶,助力成长。本学期共有北京天玛智控有限公司、乌托邦、康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司与社会爱心团体为108名品学兼优、寒门骄子送来温暖与帮扶。受助学生承诺将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价值,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力量。2.德育工作。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推进五育并举。学校不断丰富“三全”、“四化”德育体系内涵。引导学生做到“一快一高”、树立“两个不一样”、形成“五个好习惯”。以“三原色”办学理念为出发点,结合五育并举要求,继续完善六大德育课程建设,本学期开展了预防艾滋病等10余项主题教育班会。二是坚持活动育人,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在学生自主管理和主题活动等方面创新落实,不断提升新区高中的师生精神风貌。学生自管会工作不断优化。本学期召开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全体会议第三次大会”,标志我校学生自主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把“互帮互学,合作进取”的校风落于实地。开展体育、美育系列活动。学校举办了班级文化建设、第十届广播操比赛、首届阳光大课间展示活动和第九届篮球联赛等活动,展现我校师生青春、活力、自信与进取的品格。开展“全国安全励志演讲,百城千校万里行”中国“梦肢队”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感受英雄人物事迹,激发爱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开展劳育系列活动。高一年级前往红街、南泥湾和安塞南沟开展红色研学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培养劳动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三是关注心理健康,健全学生人格。学校心理咨询室继续落实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是做好调研工作。加大对班级关注学生进行统计,为特殊学生建立档案,并进行帮扶服务。二是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让学生接触了解心理知识,理解自身的心理状态,并学会一些自我调试的方法。三是开展心理讲座。利用班会课的时间,针对学生共有的心理困扰,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一些困惑,鼓励学生采用合适的方式排解内心的困惑。四是开展心理访谈工作。开设电话访谈、信件访谈、学生个体或团体访谈、家长访谈,从心理专业角度提供建议,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心理困惑期。(二)教师队伍建设。一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重视教师发展,高效开展2024年暑假研修、2024年全市理科实验教师培训、2024年师德师风培训和高一年级新教材培训等线上培训工作;选派教师赴宝鸡参加陕西省友好协作学校高峰论坛暨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和2025年陕西省新高考备考研讨会,增强新高考备考针对性,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还与成都七中签订合作协议,为师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发展平台。学校坚持同伴互助的教师培育原则,开展省市能手示范课、骨干教师公开课和新进教师过关课140余节,举办思政课大练兵和“自精合练”教学大赛,落实科教兴校和人才强校发展战略。二是促进区域教育发展。学校继续发挥“省级示范高中”和“新高教育集团主校区”辐射带动作用,与育英中学、吴起高中和二中校区开展同课异构和示范课30余节;承办“省培计划”普通高中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培训活动,贾梅梅、刘惠、马延鸿老师进行了示范课展示和讲座分享;承办2024年陕西省“高考综合改革关键问题及对策”主题调研活动,将学校“好想法、好做法”与专家组和兄弟学校进行交流反馈;选派王小龙老师在区教体局举办的“三新”背景下的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交流活动中进行经验交流。以上活动展示了我校教师精湛的业务能力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获得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同行的一致好评。三是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实施师资队伍提升工程,高度重视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召开4次师德师风建设专项学习会和警示教育会,开展4次“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主题分享活动,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使教师自觉做到以制度规范律己,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四是人工AI赋能教学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推动教育信息化、智能化的号召,积极探索将AI技术融入高中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召开备课组长会、中层干部能力提升会,凝聚共识,明确方向。接下来,学校将继续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师生教学的融合,通过对数据的精准分析,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漏洞,为教师提供教学辅助手段,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三)总务后勤工作。安全是最高质量,稳定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学校把建设平安校园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坚持安全工作随事、随时、随人走的原则。推进责任化,精细化,规范化,努力创建和谐、平安、健康的校园环境。通过层层签订安全协议,坚持每大周安全例会和安全检查确保安全。利用各种应急疏散演练,安全知识讲座,安全主题班会等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师生员工的安全意识,提升应急技能。总务处联合餐厅以“提升饭菜质量和师生满意度”为目标,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十统一六到位”要求,持续加强学生饭菜质量提升工作,通过日常检查、学生调研、领导陪餐、家长陪餐、厨师外出学习、邀请专家培训、一周改进一菜、推出特色菜等工作,学生饭菜质量明显提升,饭菜花样明显增多,就餐满意度明显提高。二、社会或经济效益2024年,我校共有615人(含定向生)参加高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理科最高分675分,文科最高分615分;600分以上高分段人数达169人,优分率为27.5%,位居全市第一;一本上线人数603人,上线率98.05%,位居全市第一;二本上线人数615人,上线率实现100%,稳居全市第一。此外,理科人均分高出一本线100分,文科人均分高出一本线64分,文理科各学科平均分均位列全市第一。三、存在的问题一是与省内名校相比,我校教师队伍在教育培训和技能提升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需要拓展培训渠道,增加培训覆盖面。二是目前我校教师队伍基本满足新课程、新高考改革需求。但受新课程选课走班方式及选课结果不均衡影响,教师需求会出现潮汐现象,对师资力量配备形成挑战。三是我校教师队伍成长速度快,但职称评审指标少,学校职称评审压力大。四、解决措施及下一步打算一是学校要通过校本培训、周例会、专题学习会和备课组会等途径全面深化理论学习,同时利用我校“争鸣”大讲堂、学科开放周和线上培训,引进专家对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指导。二是利用线上问卷和线下填报等形式摸清高一学生选课情况,及时协调、分配教师分工。三是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高标化要求、精细化管理、细密化检查、严格化落实、人性化关怀,全力以赴做好2025届高三复习备考工作,力争2025年高考稳中有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