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富县> 富县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

富县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5-03-12 09:44
单位名称 富县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调查、规划、设计、施工、检查、验收、政策兑现及退耕还林还草的管理;协调搞好山川秀美工作
住所 富县北教场
法定代表人 钞海军
开办资金 1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富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66万元 9.88万元
网上名称 富县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办公室.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退耕还林业务工作完成情况1、严格工程项目管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一是补植补造工作。紧抓春季造林有利时机,对历年验收不合格暂停政策兑现的面积,逐乡镇分解下达了补植补造任务,对问题地块进行了全面补植补造,优先选用长青树种,累计完成补植补造1887亩,栽植油松、侧柏苗木72800株,促进林分结构调整,提高退耕还林林分质量。二是退耕还林地管理。严格执行项目建设征占用退耕还林地政策,提前变更作业设计,落实“占一还一”要求,保质保量补还征占退耕面积。办理征占用退耕地1起1.65亩,已全部补还到位。三是完善矢量数据。结合国家林业局将第二轮退耕还林还草落地上图数据复核工作,协调资金17万元,历时4个月,对全县第二轮退耕还林地块图斑信息进行了校核修正,达到利用高科技精准掌握全县退耕还林地块真实情况的目的。2、全面落实禁牧措施,扎实处理乱牧现象。一是禁牧工作责任化。年初对全年的封山禁牧工作做出安排部署,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2024年度封山禁牧目标管理责任书》,根据领导分工变动,及时调整封山禁牧领导小组成员,制定《富县2024年封山禁牧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各乡镇政府为封山禁牧工作的责任主体,党政一把手是封山禁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依托林长制责任体系,充分发挥各级林长的职能职责,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二是加大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在全县范围内对《延安市封山禁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陕西省封山禁牧条例》进行了集中广泛宣传,累计印发宣传彩页13000份、宣传册3500份,制作宣挂横幅300条。乡镇干部对养羊户采取入户宣传、编发微信短信消息20000余条等办法拓宽宣传面,做到封山禁牧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在重点区域设立封山禁牧宣传牌标志牌,在跨区域的交界处设立界桩,共制作宣传牌160块,设置界桩151块;四是开展封山禁牧专项整治活动。印发《富县2024年封山禁牧专项整治与舍饲养羊综合利用以奖代补实施方案》,由农业畜牧部门加强舍饲养殖指导验收工作,发放舍饲养殖证明,开展以奖代补工作,对新建圈舍每户补助8000元。目前已通过验收,合格圈舍123个,其中交道2个,张家湾121个。五是探索科技禁牧模式。给羊圈安装视频监控设备,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数据终端,现已安装视频监控88个,实现舍饲养殖全方位全天候监管,杜绝野外放牧问题发生;六是据实排查统计。对排查统计的羊子建档立卡,完善养殖户档案信息,建立健全封山禁牧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封山禁牧目标责任制和网格化管理责任,建立“一户一档”台账,实行精细化管理,将野外放牧户的监管责任精准落实到具体的领导和干部身上;七是建立封山禁牧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社会各界监督、举报违规放牧行为,提升封山禁牧工作实效;八是开展封山禁牧专项整治执法工作。2024年以来,全县累计发放整改通知130份,约谈养羊户122户,对存在乱牧隐患给予口头警告、限期整改;立案处理72起,收缴罚金7.88万元。强制拆除林区违规搭建的圈舍26处,累计处理变卖驱离羊子155群,14185只;较好的完成了封山禁牧执法查处工作;九是督查检查随机化。县封山禁牧工作专班分两组先后4次对乡镇封山禁牧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下发整改告知书26份,对各乡镇封山禁牧工作的野外放牧、政策宣传、机构建立、台账登记和行政执法等具体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收集整理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专项督查,确保整改到位、不反弹。同时严格落实“周通报、月排名”制度。根据各乡镇上报的羊子增减数,按百分比进行排名;十是建立封山禁牧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开展联防联控工作,与周边六县区签订《2024-2025年封山禁牧联防联控协议书》,为下一步开展封山禁牧联合执法打下良好基础。3、严把项目资金关口,及时发放惠农补贴。以《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2024年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工作的通知》(富政办函〔2024〕44号)文件对资金兑现做了专门安排,严格执行县、乡、村三级公示制度,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我县2024年应兑退耕还林政策兑现资金278万元,全部为第二轮退耕还林延长期补助资金,经过各乡镇检查验收、公开公示、申报兑现,正在兑现信息录入,预计年底前可以完成本年度政策兑现“一卡通”到户工作。4、加强综合管理工作,持续完善档案建设。一是档案建设。县退耕办被授予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AA级”单位,建成了专用档案室,形成各类档案2030件(卷、盒),保证了全县退耕还林档案的完整性。二是信访处置。成立由县退耕办主任为组长,各包乡(镇)技术员为成员的退耕还林工作信访问题处置领导小组,推行首问负责制和技术员包乡镇包案制,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案件化解,2024年累计协助县纪委、林业局林政科、县森林警察大队办理退耕还林相关案件8次,并积极提供基础资料,配合县纪委开展退耕还林乱象专项整治工作。三是林权证发放工作。我县退耕还林地林权证发放工作由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负责,我办积极配合提供了基础资料,目前完成了现地勘察工作,正在进行信息公示,已在茶坊街道农业农村服务站组织开展试点发放工作,发放林权证125份。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是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99年的57.6%增长到了目前的69.9%,净增长12.3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滑坡滑塌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二是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县域内养殖、加工、劳务输出等第二、三产业蓬勃发展,拓宽了农民收入渠道,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同步发展。三、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不够,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细致、不系统,没有有效的衔接起来,没有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缺乏统筹思考。退耕还林管理滞后。一是我县2013年之前上一轮退耕地生态林,大多数树种为刺槐纯林,已达到成熟林标准,但目前缺少政策支持,退耕地不能及时优化采伐更新林种。二是上图入库缺乏资金。上一轮实施的25.36万亩退耕还林面积需要完成矢量化数据库建设,因面积较大,所需经费没有落实,无法完成上图入库建设任务。三是封山禁牧缺乏有力措施。目前的封山禁牧工作主要以宣传为主,依靠行政手段进行干预为辅,缺乏强有力的打击力度。林业技术力量薄弱。我办编制10人,实有10人(离岗2人,借调2人,实际在岗人员6人),担负全县的退耕还林工作,每人都身兼数职,急需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补充新鲜血液。各乡镇从事退耕还林工作人员也均为兼职,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且流动较快,起不到有效的监管作用。下一步工作打算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大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要将集体组织学、个人自己学有效结合起来,并将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贯彻到退耕还林各项工作中,推动我县林业建设高质量发展。退耕还林工作。一是积极向省市林业主管部门争取,解决未拨付到位退耕还林政策资金,保证退耕户利益。二是采用长青树种和乡土树种进行补植补栽,改善林分结构,提高退耕还林林分质量。三是积极争取退耕还林提质增效指标,有效解决林木健康成长和成熟林采伐利用,提高退耕还林质量。四是积极协调经费,完成退耕还林矢量化数据库建设任务。五是加强林业政策法规知识培训,指导好全县退耕还林工作。六是加大封山禁牧工作力度,做到封山禁牧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广大群众认识到实施封山禁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施联防联控,加强封山禁牧跨区域联防联控,进一步加强县区、乡镇辖区交界地带的封山禁牧监管。3、乡村振兴工作。积极深入帮扶村组,调研肖村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常态化防返贫预警监测工作,重点在苹果产业上下功夫,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4、其他工作。完成上级业务部门和局党委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