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塔区> 延安市宝塔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延安市宝塔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2 09:39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管理和服务。对非公有制企业进行规划、协调、监督、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行业进行管理。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南关街57号
法定代表人 周盛
开办资金 55.1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宝塔区经济发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37万元 7.18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为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和持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重点任务,我中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和“两个没有变”,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做自己人,加大支持力度,搞好服务保障,为全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工作推进机制。一是出台《宝塔区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制定民营企业梯度培育工作机制和民营企业诉求响应工作机制,细化分解十二项37条具体措施。二是配套制定《宝塔区“三送三解三促进”暨常态化遍访“五上”企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实现在库企业全覆盖,发放政策包1150余册,政策通达率和知晓度达100%,民企获得感持续增强。(二)精准服务着力破解突出问题。一是制定《延安市宝塔区特约服务机构和服务专家管理办法》,动员激励优秀第三方机构参与中小企业服务,形成合力,推动企业发展,累计开展政策解读、人才招聘等惠企服务活动30余期;二是用足用好企业生产经营周“解难”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已召开周“解难”会议31次,落实具体问题30项。三是全面推广“陕企通”一站式服务平台,注册企业29935户,发布惠企政策19条,有效办理企业诉求54条。(三)全力推动支持政策落地见效。一是积极推荐企业开展申报省、市级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通过政策宣传、跟踪指导等措施,帮助延安富友工贸有限公司、延安宏利会计有限公司、延安兰业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等19户企业申报专项资金,成功获得省级支持资金955.52万元。二是加快政策兑现。集中兑付省市区奖补资金2122.21万元,惠及企业551户。三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政策大讲堂12期,针对创小、高企和项目绩效进行细致解读,助力企业获取更多奖补资金支持。(四)加快培育企业发展壮大。扎实推进“五上”企业入库工作,建立“五上”企业培育库,开展分类指导,因企施策,确保达标企业能及时申报入库。截止11月底,全区累计在库“五上”企业756户,其中,工业70户,服务业115户,批零住餐业341户(批零247户、住餐94户),建筑业143户,房地产业87户。二、取得效益。2024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204.34亿元,占全区GDP比重42.3%;实现净增“五上”企业52户(年度目标任务:净增“五上”企业50户)。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2061户。从主体构上看,企业3684户;个体工商户8337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9户。实有市场主体92621户,企业34750户,个体工商户5686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746户。三、存在问题。一是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二是企业人才资源紧缺,经常处于难求和难留的境地,因用不得其法,福利待遇水平低,不能发挥人才功能,导致人员流失快,稳定困难,缺乏高端技术人才已经成为常态;三是区域经济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产业不优,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四是企业用地审批非常困难,导致部分优质项目转移其他市县。五是规上企业培育入库压力较大,在库企业数量少,结构比例不优。四、下一年工作计划。1.围绕市区出台《大力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确定的12条32项工作任务,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通过建立台账、跟踪问效,定期通报,督促问责等全过程管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得到大幅度提升。2.抓好民营企业项目闭环管理。一是全面摸排和谋划民营企业技改储备项目。建立项目储备库,定期跟踪走访,了解项目进度,科学应用“双解”工作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各类困难问题;二是做好项目资金兑付。积极协调区财政将涉及民营企业的各级资金进行集中签约、集中兑付;三是全面开展绩效评价,系统掌握企业引用专项资金成效,摸清短板问题,查漏补缺,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做到专项资金全闭环管理。3.落实企业梯度培育机制。一方面以遍访“五上”企业为契机,对全区潜力企业进行动态监测,实时更新,有效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壮大”和“专精特新”发展,做好企业梯度培育。另一方面关心在库企业,定期跟踪联系企业,强化政策解读和金融扶持。4.持续加强民营企业服务团队建设。全面做好民营企业人才服务,组织科技专家、经营专家、税务管家、法律顾问等专家服务团队,定期为民营企业提供网络咨询、现场坐诊、实地体检等形式的开展指导服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