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宜君县哭泉镇中心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小学学历教育,教育督导,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宜君县哭泉乡哭泉街19号 | |
法定代表人 | 陈林宏 | |
开办资金 | 60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预算管理 | |
举办单位 | 宜君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25.71万元 | 301.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宜君县哭泉镇中心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情况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严抓教学计划落实。开学初,严抓各类学科计划的制订,要求各教研组、科任教师制订好本学期的各项工作计划,要保证教学工作具有科学性、计划性、可行性,做到每项工作开展时有目标、有方案、有规划、有管理。坚持教研驱动,激活教学质量“动力源”。日常管理精细化,夯实教学基础。教务处狠抓日常教学指导,及时反馈问题,确保教学工作有序推进。各学科教研组扎实开展研修活动,以研促教,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通过积极推广简教深学,教学实践,深入开展学习力专项调研,精心设计作业,切实做到减负增效。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实现“教研培”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级安排的各类培训,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教研组在教学处的组织下开展常态化活动,开展公开赛教活动、组内评课活动,有效地实现了教师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积极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开展丰富的培训活动,鼓励教师参加校外研讨会与学术交流,多位教师参加了市级教学研讨会听课活动,开拓了教学生视野,激发了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的热情。有2位老师参加了省级“国培计划”培训。搭建多元平台,助力教师成长。学校全力引导教师夯实“读书一学习一实践一思考一写作”的专业成长路径,定期开展共读活动,丰富教师文化底蕴,提升专业素养。三是落实乡村少年宫活动项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全面落实课后服务工作,开设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学校依托乡村少年宫项目,开展了音乐、篮球、绘画、经典诵读、健体、手工、计算机、汉字书写等8个社团。学生能够依据自我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四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彰显学校德育特色。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为主线,以开展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全面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我校大队部以开展主题、形式多样的班队会活动为载体,本着“年度有主线,月月有主题,天天是活动,处处受教育”的原则,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在学校各项工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以节假日为契机,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学校注重与社会各界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教育生态系统,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学校将拥有更多的机遇来挖掘和利用社会效益,通过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方式拓展教育服务范围,提升教育公平与效率。此外,学校还应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与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与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充分调动广阔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立优秀的教师队伍。二是自办学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干教师队伍建设,打牢学校开展根基,学校先后组织屡次培训活动,对广大教师进行思想教育培训,创立了一支敬业爱岗、业务精湛、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队伍。三是强化学生管理,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学校本着严格管理,严谨治学的原理,逐步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学校管理逐步标准化、精细化。四是加强课堂教学创新,努力提高课堂效益。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课堂效益的上下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对此,学校先后制定出台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创新实施方案、分组合作式教学模式等一系列方案,并认真开展各种活动。五是做好特殊群体学生的资助工作。按照文件指示,学校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积极响应农村营养餐改善计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政策,为在校学生补助500元的营养餐,为贫困学生每人补助312.50元。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学校内涵建设有待创新。学校目标意识较弱,即对学校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系统分析,科学确立学校的发展目标,然后把总目标分解为分目标和具体任务,再选择适宜的举措加以实施。学校系统观念不强,即紧扣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关键要素,包括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生成长和学校管理等。内涵发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般要经过规范发展、个性发展和高品质发展等阶段,是一个提档升级、持续发展的过程,内涵发展永无止境。二是教育质量有待提升。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不均衡。优质的师资、教学设施和教育经费往往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而农村和贫困地区则相对匮乏。这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影响了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三是硬件设施、专业人员缺少,学校部分部室内部设施不够完善,缺计算机、音乐、美术专业教师。四、改进措施。一要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通过定期组织教师培训、购书荐书、读书论坛等活动,扩大教师知识面;开展课例研究、同课异构等活动,提高教学技能;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提高教师敬业精神。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制度,如教师常态课检查制度、听评课制度等;制定教师绩效考核方案和奖惩制度,鼓励教师上进。二要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师资和资金,加大财政补助比例,要对学校实施专项配套资金补助。完善学校管理措施,就学校的硬件设施及安全要求、寄宿学校的人员配备标准、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及责任划分等都统一规定,使学校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补充学校计算机、音乐、美术专业教师;同时,加强学校部室内部设施建设。三要学校将进一步关注内涵发展,重点围绕文化建设、质量提升、安全管理、特色办学等四个方面开展工作,结合我校历史背景及哭泉地域文化,多学习、多思考,创建独有的特色品牌,进一步提升教育满意度,努力实现“办全省一流基础教育”的目标任务。五、2025年度工作计划。抓好德育常规工作,强化养成教育。从常规抓,从小抓、抓小事,通过教育和训练,促进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形成。我校将突出《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经典诵读《弟子规》、《中华古诗文诵读本》等内容的学习和讨论,引导学生把规范内化为自觉的行为。重点抓好学生以下五方面良好习惯的养成: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有序排好路队;不乱抛纸屑,不吃零食;轻声、慢步、右行、问好;安全常识教育。重视校本教研制度,发挥各个年级学科备课组的作用,规范集体备课制度,提高集体备课质量。集体备课要坚持定时间、定内容、定发言落实其时效性,发挥团队优势,探索教学中五个有效:教师有效组织、有效指导、学生有效参与、有效体验、有效练习的途径和方法,坚决摒弃松松垮垮、夸夸其谈、表里不一等陋习,切实解决教师在自身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常态下课堂教学研究,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课改的实施情况,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适时调整和改进课改实施的思路和策略,使新课程改革实验真正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常态化的轨道。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