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塔区> 延安市宝塔区马四川国有生态林场

延安市宝塔区马四川国有生态林场

发布时间: 2025-03-12 09:24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马四川国有生态林场
宗旨和业务范围 管理国有林场,促进林业发展。森林培育与经营;护林防火;林业信息服务。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川口乡冯坪村
法定代表人 缑宏亮
开办资金 77.0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宝塔区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8.41万元 204.74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马四川国有生态林场.公益 从业人数  3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我单位在区林业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生产任务完成情况。1.完成宝塔区马四川国有生态林场3000亩中央财政造林补贴人工造林项目补植及验收工作。2.完成全国森林和草原督查的外业调查工作,共290个图斑。(一)林长制工作。深化“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联动工作机制,探索推进“林长+法官”制度建设。今年,我场联合延安市公安局经开分局姚店派出所和李渠派出所开展了林长+警长“森林防火宣传、林业行政执法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大行动,全面发挥了各级林长职能作用。通过多方组织协调,与宝塔区法院共同完善了行政案件的移送程序,建立了完整的移送数据,为宝塔区今后的林业类行政案件移送提供了典型案例。(二)森林防火工作。开展森林防火“三个一”行动与防火宣传“七进”活动,坚持防火责任网格化管理,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维护林区防火通道,完善防火基础设施,加强扑火队伍培训与演练,确保辖区全年无大的森林火灾发生。去冬今春,我场未发生森林火灾。从“五个强化”(一是强化了组织领导、二是强化了责任夯实、三是强化了宣传教育、四是强化了队伍建设、五是强化了值班值守)入手,按照“六个到位”(安排部署到位、宣传教育到位、隐患排查到位、值班巡查到位、物资储备到位、监督检查到位)要求,常态化开展防火“七进”(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企业、进景区、进机关)活动,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有效保护了辖区森林资源安全。在辖区人口密集区域、学校、村庄、驻地单位和厂矿企业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利用横幅、车载喇叭、电话、微信进行宣传,切实将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提升了辖区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累计组织开展各类防火宣传活动10场次,出动防火宣传车80余次,散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发放宣传品100余件,悬挂横幅16条,受教育面达6000余人次。(三)林业行政执法工作。加强林木林地资源管理,按时完成森林督查违法图斑的现地核查与查处。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和封山禁牧行政案件,涉及刑事案件移交公安。督促完成辖区内征占用林地的植被恢复工作。每年开展不少于1次的林政案卷评查。完成审计署反馈黄河流域毁林开垦7个问题图斑、省林业局资金审计反馈问题55个图斑的核实查处,全年今年共办理林业行政案件16起,其中毁坏林地案9起,违法使用林地案5起,违反森林防火条例案1起。目前结案12起,收缴罚款335147元。调查并答复信访举报件18起。(四)封山禁牧工作。严格网格化制度管理,严禁林区出现放牧、偷牧、圈养现象。今年,按照“分类施策、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原则,扎实开展封山禁牧专项整治行动,充分利用“林长+封山禁牧”工作机制、“五包一”包保责任机制,严厉打击野外偷牧和跨区域游牧违法行为。与相邻延安县关子口林场封山禁牧联防联控协议书,开展跨区域联合巡查执法工作;联合川口镇人民政府、桥沟派出所、川口镇城管中队、辖区村组多次开展封山禁牧大行动,有效打击和制止了林区偷牧行为;针对专项整治督查通报,及时跟进问题整改落实。广大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明显提升,各级林长和护林员日常监管明显加强,全区羊子散养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林草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封山禁牧工作任重道远,还需持续发力。(五)其他工作。一是开展案卷评查工作坚持“一研二查三审四化”。“1”即“一研”,指的是重要案件集体研究处理。“2”即“二查”,指的是对案卷进行自查和评查。“3”即“三审”,指的是“三道关卡”审查案卷:一是管护站站长关;二是档案管理员关;三是分管场长关。“4”即“四化”,指的是学习培训体系化,监督检查常态化,制度执行严格化,信访答复及时化:一是学习培训体系化;二是监督检查常态化;三是制度执行严格化;四是信访答复及时化。二是完善“林长+法官”工作机制。强化林业行政执法和司法协同联动,推动林长制与司法工作全面有效衔接,强化依法治林责任,依法严惩涉林违法犯罪行为,推动林长制制度优势及审判机关职能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提升生态建设治理水平。三是基础设施维修改造。以“十有”“五好”为标准建设管护站,打造舒适办公环境。硬件设施基本齐全,但需增加绿植、监测设备,配备交通工具以应对突发情况。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是在生产任务中,完成3000亩中央财政造林补贴人工造林项目补植及验收工作,增加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增强森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区域气候和美化生态环境的能力。二是在森林督查工作中,我场全年共办理林业行政案件16起,其中毁坏林地案9起,违法使用林地案5起,违反森林防火条例案1起,调查并答复信访举报件18起。三是在林政管护工作中,加大打击各种林业违法犯罪力度,对林政管护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对盗伐、乱砍、滥伐等毁林案件严厉惩处,加强封山禁牧工作,开展了羊子清查工作,全区羊子散养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林草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四是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辖区气站等场所进行了排查,并发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严防安全事故发生。三、存在问题。(一)政治理论学习上没有深刻理解、学深悟透,对一些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的理解把握不够全面深入、分析判断能力有待提升。(二)人才储备不足。单位40岁以上职工占比较高,30岁以下年轻职工较少,导致人才梯队断层,老龄化导致思维固化,缺乏创新活力。(三)办公场所基础设施有待提升。单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改善环境条件有助于提升干部职工生活及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四、整改措施。一是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通过林业“大讲堂”、“四学四比四提升一争当”等活动,加强干部职工业务学习,提升法治素养和干事创业能力。二是强化资源管护力度。以封山禁牧,毁林毁草专项行动,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为抓手,运用“林长+”工作机制,加大国有林场的保护监管力度,确保林草资源可持续发展。三是做好项目谋划。以项目带动发展,在林下经济等项目上下功夫,在重点区域绿化、退化林修复项目上做好谋划提升林地“附加值”,建设美丽宝塔。四是积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