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旅游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对旅游业进行协调指导,监督管理。编制总体规划,组织对外形象宣传和资源普查;负责行业管理和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 |
住所 | 延安市宝塔区南关街57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吴小斌 | |
开办资金 | 2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延安市宝塔区文化和旅游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8万元 | 33.8万元 | |
网上名称 | 延安市宝塔区旅游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文化和旅游局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融合创建工作一是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作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宝塔区在2024年积极推动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区政府制定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工作要点,提出了包括体制机制建设、项目引进、品牌创建、精神传承等11项重点任务。另一方面,红色旅游的资源优势也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和利用,宝塔区成功入选了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并在文旅部的培训班上推广其经验。二是红色旅游案例推广。宝塔区的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工作成为了全国学习的典型案例,并在重庆举行的2024年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培训班上向全国各省市推广,带动了其他地区红色旅游融合的迅速开展。文旅部对宝塔区红色旅游融合案例,在中国旅游报上进行了宣传专题报道。三是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作为全国第五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的策划地,宝塔区通过这种形式,进一步推动了革命文化的传承,并成为了全国范围内的红色旅游文化传播中心。四是文旅产业融合。在旅游业态的融合方面,宝塔区通过推动景区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推动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2024年,南泥湾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延安新区鲁艺生态文化园景区和延安博物馆景区评定为国家3A景区。同时,红街的创建工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顺利通过省级旅游度假区的验收。(二)旅游线路发布一是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为了进一步提升旅游产品的丰富性与吸引力,宝塔区发布了六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包括“万花农旅体验游”“枣园淬炼灵魂瞻仰游”“南泥湾红色研学康养游”等。这些线路的推出,既满足了本地游客的需求,也吸引了外来游客,推动了旅游市场的多样化发展。二是红色革命瞻仰游线路。宝塔区还根据红色旅游的特点,拟定了三条红色革命瞻仰游线路,涵盖了宝塔山景区、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等标志性红色景点,使游客能更深入地了解延安革命历史与红色文化。(三)旅游宣传接待一是宣传推广工作。2024年,宝塔区继续加强旅游宣传,通过参加各种旅游博览会、文化节庆活动等形式,广泛传播宝塔区的旅游魅力。4月26日,区内代表参加了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的“三城联动”红色旅游活动,进一步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二是节会活动工作。通过“槐抱圣地甜蜜世界”槐花旅游节的举办,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同时,区内的金延安、红街、南泥湾景区也参与了多个大型旅游展览和博览会,进一步提升了宝塔区的文旅品牌影响力。三是外来接待工作。2024年,接待了来自不同省份的考察团和旅游代表团,进一步加强了与其他城市和地区在文旅产业上的交流与合作,接待外来考察团来访11批80余人次,进一步推进了宝塔区与外部城市的红色旅游合作。(四)优化旅游环境,确保市场秩序与游客权益一是加强旅游市场执法监管,规范行业行为。联合城管局、市场局、治安大队等部门,在重要节假日前加大旅游执法与监管力度,全面整治旅游行业乱象,严厉打击节假日漫天要价、欺客宰客等现象,切实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的良性秩序。二是健全投诉机制,提升游客满意度与信任度。建立健全快速有效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确保对游客投诉的及时响应。设立专人负责投诉跟踪与解决,努力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建立宝塔区良好的旅游品牌形象。二、取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一)入库入统工作。2024年完成12户住宿企业的入库工作(任务8户),新增培育了18户(任务5户)重点企业。(二)旅游投诉处理。2024年,区内共受理旅游投诉305起,所有投诉都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满意率达100%。(三)2024年,建立起较为完整的旅游数据统计体系,除了日常统计外,在”春节、清明、五一、十一”对5个5A,1个4A和4个街区及“2站一场”的游客进行全方位统计,为区委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全年接待游客2412万人次,同比增长了6.6%,旅游综合收入101.3亿元,同比增长了18.82%。其中,春节期间接待游客136.25万人次,同比增长71.95%,旅游综合收入约7.49亿元,同比增长193.38%,过夜游客达到90,330人次同比增长97.15%。国庆假期接待游客158.32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59.58%,旅游收入达到1520.15万元,同比增长66.30%。三、存在的问题2024年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建设、乡村旅游和旅游宣传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的了一些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仍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一是宣传力度不够、形式单一,未构建全媒体化营销体系,传统宣传方式与智慧营销未能有效衔接,宣传推广力度仍需进一步提升。二是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土风情文化结合度虽有很大提高,也形成了“必打卡”的点位和线路,但促进“文旅流量”向“消费流量”转化仍需进一步提升。三是部分红色旅游产品和文创产品开发存在同质化问题,供给体系创新度仍需进一步提升。四是红旅项目开发和运营、引流宣传包装策划方面人才严重短缺,缺少既懂红色文化又懂旅游管理运营方面专业人才,旅游人才培养仍需进一步加强。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快红旅融合发展,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示范区一是推进红色旅游融合试点,积累可复制经验。全力推进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区单位建设。加强宝塔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的建设,围绕体制机制、研学培训、项目招引、品牌创建、创新保护等八大方面开展系统化工作,确保形成可复制、可输出、可推广的宝塔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模式。二是优化八大典型案例,提升宝塔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对宝塔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的典型案例进行汇编,优化并提升初稿,全面推广典型案例。通过分享宝塔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经验,打造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先行区,为全国红色旅游发展提供样板。(二)推动旅游宣传与推广,打造宝塔独特旅游品牌一是发布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丰富多样化旅游选择。拟发布七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涵盖万花乡村农旅体验游、枣园淬炼灵魂瞻仰游、南泥湾红色研学康养游、蟠龙赓续红色血脉游、河庄坪观光研学体验游、冯庄追寻红色记忆游、甘谷驿休闲采摘体验游。通过精心策划的旅游线路,吸引不同层次游客,提升宝塔区的旅游竞争力。二是举办节气主题活动,强化节庆旅游吸引力。根据2025年的节气时间,举办丰富多彩的“跟着节气游宝塔”系列活动,如立春元宵花灯游园会、春分乡村旅游推荐会、小满牡丹节等,以突出宝塔区独特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三是重点节庆宣传活动,提升文旅影响力与参与度。在重点节庆期间,举办一系列文旅宣传活动。(三)提升旅游设施与品质,推进旅游创建工作一是争创国家级旅游区域,提升旅游质量与接待能力。计划争创国家级休闲度假区1个,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3A级景区1个。通过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成为留得住人、迎得来客的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提升宝塔区在全国旅游市场的影响力。二是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吸引游客流连忘返。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支持与投入,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与创新度,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推动宝塔区成为游客愿意流连忘返的旅游目的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