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塔区> 延安市宝塔区文物保护中心

延安市宝塔区文物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2 08:56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文物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文物的管理与保护。文物政策法规的贯彻,文保单位的管理,流散文物的征集,库藏文物的管理。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西环路252号
法定代表人 李鹏章
开办资金 1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宝塔区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3万元 12.47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文物保护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在宝塔区文化和旅游局的正确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一是强化文物保护力量,加大对文物的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严格履行县区一级对文物保护的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工作责任制考核,建立了区、乡镇(街道)、村组(社区)三级巡查保护网络,夯实了文物保护属地管理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认真落实中办、国办两个《意见》。积极参与《延安革命旧址群保护利用规划》《延安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实施方案》的制定,全面配合《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条例》《延安市革命纪念地管理条例》立法调研。二是提升文物保护意识,构建全民保护格局。大力开展文物方面知识、法律法规宣传。对宝塔区文物古迹、革命旧址进行全面普查和登记。完成公布宝塔区不可移动文物1069处。由各乡镇、街道办及分管文物单位,对本辖区内文保员审核筛选了80名,并录入陕西省文保员系统,进一步加大了文保员队伍建设,确保了区内的文物安全。开展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宝塔区作为文物普查示范点,以高质量、高标准、高效率的工作态度,圆满的完成了文物普查工作任务。对全区范围内的52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石刻、近现代革命史迹等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文物安全巡查。制作文物保护宣传册普及文物安全法律法规册,印制《陕西省延安革命旧址保护条例》等3万余份,利用“5.18世界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加强文物安全宣传。三是全面加强革命文物的全域保护、整体保护力度。严格落实文物保护的“三个责任”,即:政府的主体责任、文物部门的监管责任、使用单位的直接责任,对文物保护单位实行领导包抓和专人管理责任制,做到所有文物保护单位有人监管。与乡镇、街道以及文物保护员签订了文物安全保护工作责任书,沟通乡镇、街道与公安派出所建立了文物保护联动机制,有效落实了文物保护属地责任。严格落实文物安全问题销号。四是强化重点保护利用,修缮保护文物旧址。对北桥沟定浃泉旧址、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监狱旧址、甘谷驿薛家塔遗址进行维修保护,并疏通排水管道,挖出淤泥;对周边环境卫生开展了整治工作。五是活化利用文物资源,并加强网路媒体宣传。借助央视平台新媒体,在人民在线网发布了“深耕细作历史宝藏,织就红色记忆的保护网”,阅读量已突破30万。“记实视听”媒体拍摄宝塔区文物陈列馆文物记实录,制作成宝塔时光记录片,公开发表至央视频,现播放量已突破30余万。二、取得的社会效益。通过媒体网络宣传、直接发放给市民或张贴在文物保护单位周边醒目位置、拉横幅等方式切实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市民文物安全保护意识。针对省、市、区文物安全检查反馈存在的问题,建立问题整改工作台账,围绕工作任务、整改内容、整改时限,逐一制定整改方案,逐一销号,确保发现一起,及时整改到位。多年来,辖区范围内没有出现未履行审批手续或未按批准方案建设影响文物安全的建设行为、盗窃、盗掘等造成文物损失、损毁的现象。划定保护范围并宣传推广,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监狱旧址、甘谷驿薛家塔遗址等全区18个区文物保护单位竖立文物保护碑,建立记录档案,通过保护文物,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使之得以传承的延续。举行文物临展、宣传活动。通过现场讲解、观摩体验,让游客市民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宝塔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在欣赏各类珍贵文物的同时,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感受到中华文化遗产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文物保护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三、存在问题。虽然我们在文物保护利用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还有差距,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辖区修复旧址多,免费开放费用短缺严重。由于资金短缺,我区文物保护项目进展缓慢。辖区内还有多处革命旧址、文物遗址濒临坍塌老化,亟待维修保护。需要建立项目库,集中连片申请保护。二是区级旧址保护经费短缺,导致无法保护。三是由于财政困难,区级部分文物保护单位无法竖碑保护。目前我区公布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0多处,都没有竖保护碑。仅靠区级列支的资金,远远无法满足基本运行。旧址修复产权、土地及地面附着物征收资金量大,区财政难以承担。文物修缮项目对土地征收,环境治理绿化美化、强弱电等没有支持,地方财力难以为继。在文物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前期文物旧址修缮规划文物普查、考古勘探、文献研究上列支不够,难以满足最少保护要求。四是重视革命旧址修复,文史资料偏少。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建立红色革命旧址项目库,集中向省文物局申报。二是推动重点革命文物旧址修缮保护。三是配合完成《延安市文物保护中心登记》,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文物的良好社会氛围。四是深入各文博保护单位进行文物安全隐患排查,并且客观、准确、规范地统计信息、评估并及时上报,确保全区文物保护工作规范有序。五是落实文物巡查制度,全面加强文保员队伍建设,确保文物安全。六是培育新名片,有序推进立项青化砭小蒜沟天主教堂本体维修、安防技防申请和临镇三五九旅旅部医院旧址安防技防申请工作。组织专家对文物库房所有文物进行清点,便于妥善管理文物。七是打好主动仗,全力抓好对上争取。首先争取省市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和社区博物馆经费。计划一年争取两处旧址维修经费,一处社区博物馆布展经费。其次是人才交流,一年内派出2名业务骨干参加业务培训。八是利用文物资源,深化学校、乡镇街道合作,打造乡村记忆展览馆和校园文史展览馆建设。九是激活一池水,讲好延安故事,加强文物宣传力度。一方面,配合国家、省市考古课题研究,推进古文化和红色文化历史研究。另一方面,开展文物文创产品研发,联合开发一批符合市场需求、富含延安要素的文创衍生产品。另外,加强与媒体栏目合作,宣传我区文物遗址,对内提升宝塔人家乡自豪感,对外提高宝塔区的影响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