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塔区> 延安市宝塔区教育教学综合示范实践中心

延安市宝塔区教育教学综合示范实践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2 08:49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教育教学综合示范实践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中小学生社会综合实践,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承担中小学生社会综合实践和延安红色研学活动。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麻洞川乡金盆湾村
法定代表人 高军
开办资金 214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宝塔区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76万元 935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教育教学综合示范实践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有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本年度,延安市宝塔区教育教学综合示范实践中心在区教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业务开展情况1.2024年,在区教体局党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心坚持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常态化开展“弘扬延安精神,培育时代新人”红色研学主题活动5次,开展以“走延安路,做延安人,铸延安魂”为主题的研学旅行实践活动3次,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5次。开展“大力弘扬延安精神,传承革命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主题研学实践教育活动36批次。2.红色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有序规范开展,服务教育,服务社会功能最大化。我中心以《穿越时空、红色之旅》延安两日研学课程为基础,以“弘扬延安精神、争做时代合格中小学生”为主要教育目标,以“三色教育”为主要内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延安精神红色教育、黄土文化及劳动实践教育、绿色环保和国防军事教育),两日研学以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历史、延安13年革命史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南泥湾党徽广场开营暨授旗仪式、三五九旅大生产运动历史及革命先烈光辉事迹报告、祭扫三五九旅烈士陵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塞腰鼓教学和陕北剪纸教学、《南泥湾》电影观看、篝火晚会和延安旧址参观、王家坪主席像前的宣誓等具体课程和活动为载体,丰富的教学内容、庄重的仪式感教学方式和严格的课程组织管理,使整个两日延安红色研学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深得主管教育部门、各基地、各活动中心领导和广大师生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也树立了中心精品研学课程品牌。3.按照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生红色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全体教辅人员共同努力和合作办学单位的紧密配合下,我积极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主题研学活动,用好延安红色资源优势,引导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勇担使命责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2024年3月12日2024年12月15日,共接待来自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汉中、安康、商洛、韩城市来延研学师生36批次,15435人次,圆满完成全年研学活动任务,实现预期目标,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肯定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4.中心组织参加2024年第六届校外综合实践教育基地(营地)经验交流会,与四川省泸州市教育实践基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青少年综合实践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2025年开展省际红色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奠定基础。5.协助配合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打造延安红色研学先行示范区和4A级景区创建工作,打造延安红色研学品牌,着力构建具有新时代延安特色研学教育新生态、新格局,为南泥湾红色研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成功创建国家级4A景区作出了积极贡献。6.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和合作办学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创建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陕西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下一步申报“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奠定坚实基础。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红色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有着丰富的教学内容、庄重的仪式感教学方式和严格的课程组织管理,使整个两日延安红色研学达到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深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广大师生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也树立了延安研学的课程品牌,达到了立德树人、实践育人的目的,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对延安研学教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2.通过开展“传承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弘扬延安精神,争做新时代合格中学生”和“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等系列主题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厚植爱党爱国情怀,使得广大来延研学师生思想上得到洗礼,深刻感悟到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奋斗历程,大力弘扬了和继承延安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培养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吃苦耐劳精神,增强了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3.有序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基地服务社会、服务教育功能最大化,坚定不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新时代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达到预期教育目的。三、存在主要问题1.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师资队伍薄弱。2.基地日常管理监督制度不够健全,教学模式单一。四、整改措施及下一步工作1.聘请专业课程研究团队和专家组,根据基地实际发展情况,加强课程研发建设,打造特色课程品牌,优化教学常规管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一体多翼”,家校社联动,基地--营地联合教学标准化管理,建立“基础实践课程群-主题探究课程群-项目创新课程群”梯度发展课程体系,实现国家课程地方化,地方课程特色化,紧跟时代步伐,彰显地域特色,杜绝课程同质化、低质化。2.中心将进一步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加强基地的日常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守正创新,砥砺奋进,提高育人实效,发挥基地服务社会的育人功能,持续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开创延安红色研学新局面,为延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