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宝塔区> 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社会保障服务站

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社会保障服务站

发布时间: 2025-03-12 08:40
单位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社会保障服务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承担就业培训、社会保险、救助、福利等具体服务工作。
住所 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青化砭村
法定代表人 马鑫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万元 0万元
网上名称 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社会保障服务站.公益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青化砭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2024年,全镇2024年养老保险全镇参保人数10462人,完成缴费8758人缴费率达83.71%。全镇领取养老保险4428人。截止12月底,上报死亡223人。2024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员25652人。已参保缴费22143人脱贫户1002户,2190人全部完成参保。2024年,全镇享受高龄补贴1729人,补贴金额330650元。上半年新增待遇享受179人,死亡93人。2024全年发放临时救助348250元;2024上报大病救助4批次,共计112人。成立青化砭镇融救助工作站,建立领导小组和信息员队伍,开展集中一站式救助服务,方便困难人群。全镇共有低保边缘户55户126人,低保户587户1204人。通过走访入户核查2024年共计新增低保37户91人,45人死亡,14人退出低保。70岁181人,儿童176人,重残157人,重病12人。特困供养共有55人,其中分散供养48人,集中供养7人,今年新增待遇2人,死亡上报1人。全镇事实无人抚养儿童7名,2024年新增待遇享受人员1人,到龄减员1人。为52名我镇残疾人申报了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6名听力残疾人申报助听器。给我镇12名行动不便的人上门办理残疾证。为我镇3名自主创业的残疾人申报了创业补贴。为27名行动不便的肢体、智力残疾人申报了居家托养项目。2024年为我镇2名残疾人学生申报了贫困残疾大学生补助每人5000元,为6名残疾人家庭考上大学的子女申报了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补助每人3000元。为我镇5名搞家庭经营的残疾人申报了扶持项目,每人5000元。为我镇806名残疾人和184名未满十八周岁和上学的残疾人子女进行了免费医疗申报。为我镇今年34名新办残疾人证的残疾人申报了残疾人两项补贴。配合区就业中心2月份开展春风送岗活动为我镇未就业脱贫劳动力和为未就业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为我镇92名脱贫劳动力养殖户组织了技能培训,为21名转移就业脱贫劳动力申报交通补贴共计11300元,为我镇66名脱贫劳动力(其中2名是监测户)申报了公益性岗位,农民工信息录入更新。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服务群众方式更加便利。通过便民服务微信群的建立,村干部可以在线上为群众办理各项服务,将电子版表格、需要收集的其他资料进行扫描线上上传,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也让群众办事更加便利。2.群众政策知晓率明显提高。青化砭镇社保站在办理业务的同时通过微信链接、宣传彩页、会议培训、入户宣传等方式,对养老、医疗、残疾、就业等政策进行宣传,对日常政策编辑六期便民大讲堂政策链接,让群众对党的政策更加了解,咨询和办理业务明显增多。三、存在的问题1.政策宣传力度还不够。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因为我镇群众普遍文化水平较低,对一些业务要求也很难理解,常住人口年龄偏大,对一些新政策、新要求不能提供相应的资料,来办理业务时经常说不清诉求。说明我们在政策宣讲上还是有一定的漏洞。2.社工人才配备不足。随着群众生活质量提高,对社会工作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提高。但青化砭社保站无持证社工人才,都是镇政府干部负责相关业务。加上我镇服务的群众体量较大,所以更需要有专业的社保人才在岗服务。2.困难群众服务不到位。农村空心化问题导致在村居住的很多都是老弱病残妇幼,这些弱势群体生存能力较差,劳动能力弱,但是我们在产业帮扶、政策支持方面没有好的办法,对群众的关心服务不到位。四、整改措施1.增加专业人才录用。向上级部门申请,通过招录考试等形式,增加持证社会工作者到我站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2.提高便民服务水平。继续加大政策的宣讲力度,邀请一些陕北说书等,把政策编写为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内容。加大社保站干部的工作培训,实行一人多岗,一人多能的复合型社保人才。青化砭镇社保站将以宝塔区委“周解忧、周解扣”为指导,以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为工作出发点,以更好的水平为全镇群众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和美乡村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