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勉县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勉县种子推广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农业产业发展技术服务。粮油、蔬菜、蚕桑、食用菌、果业技术培训,新技术、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种子推广指导。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农情、苗情、墒情、肥情、病虫情监测预报。农业农村数据平台建设、信息汇聚共享和分析利用。 | |
住所 | 勉县贾旗路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纪彦峰 | |
开办资金 | 34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勉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6.9万元 | 996.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勉县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法人代表变更登记事项1次。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1、粮食油料种植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完成水稻插秧15.62万亩,玉米播种12.24万亩,油菜播栽17.33万亩,小麦播种8.98万亩,全面完成了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任务。深化单产提升行动,以粮油绿色高效提单产、规模经营主体单产提升补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为抓手,建设粮油“百千万”高产示范片86个,高产示范6.38万亩,辐射带动发展高产示范20.85万亩。示范机械插秧12000亩,其中空茬8370亩,油麦茬3630亩;水稻直播6000亩;油菜机械直播10.8万亩,发展水稻订单2.8万亩。粮油规模生产水平受到全市关注,全国农技中心党委副书记、首席专家等专家组,调研我县小麦油菜春季田管工,充分肯定了我县在麦油“强春管促增收”方面发挥的技术指导作用。2、紧扣优势主导产业,果菜菌发展势头强劲。果业全县果园面积稳定在4.2万亩,总产量达2.2万吨,产值2.3亿元。其中猕猴桃1.75万亩,柑橘8750亩,大樱桃3550亩。建成猕猴桃繁育基地20亩,避雨栽培猕猴桃60余亩。并已建成可贮存3000吨鲜果的保鲜库,果品能实现“错峰头”销售,产业持续蓬勃发展蔬菜食用菌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1.76万亩,蔬菜总产量22.88万吨,产值7.5亿元,较去年产量20.53吨增加2.3吨,增幅11.2%。发展食用菌生产2800万袋,总产量4660吨,产值1.9亿元。培育食用菌100万袋企业1家。蚕桑全县桑园面积稳定在3.9万亩,建成蚕桑特色产业基地1500亩,发种量达0.5万张,产茧210吨,实现售茧收入680万元。3、做强种业芯片,提升现代种业发展。在全县11个镇53个村落实杂交油菜种子生产2.2万亩,按要求完成年度计划任务1.8万亩的122%。并开展杂交油菜种子生产开展田间检验。开展水稻示范展示47个品种,油菜品种展示55个品种,玉米品种展示37个,大豆品种试验示范9个品种。4、加强农情检测,指导大田生产。一是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坚持每周深入田间调查,准确掌握病虫发生时间及发生动态,以病虫情报、技术讲座、下乡宣传等多种形式服务群众,截止目前共发布《病虫情报》25期,预报准确率95%以上,重大病虫害预报准确率达98%。二是强化苗情调度。做到常规调度和应急调度相结合,苗情监测点和大面积调查相结合,保证苗情调度及时准确。加强肥情、墒情监测预报,全年开展农田土壤墒情监测24期,化肥市场行情测报12期。5、推广统防统治,重大病虫防控措施有力。重点对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稻苞虫等病虫害开展统防统工作。全年办防治示范片10个,示范面积8000亩,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总面积152.48万亩,防治总面积154.85万亩次,共挽回粮食损失12979.82吨。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达54%。实现了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的经济目。6、坚持绿色循环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持续推动。一是农药减量控害扎实推进。推广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提升蔬菜品质,减少农药残留。全县绿色防控达44.12万亩次,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2.85%,农药利用率达42.8%。二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面覆盖。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使用面积37.85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推广覆盖率达91.5%,推广秸秆还田25.88万亩次,绿肥翻压还田2.88万亩。据调查全县化肥利用率达到42%。落实“三新”示范油菜叶面喷肥技术示范3000亩,项目区油菜平均亩产193.3公斤,较全县油菜大田产量增幅4.9%。今年农业农村部耕保中心谢建华主任一行对勉县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管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给予充分的肯定。7、规范行业管理,农资市场监管有序开展种子市场监管全年共计办理种子生产经营备案708起。协调处理农资纠纷15起,为农户挽回经济损失20000多元。农药市场监管常年不定期对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抽查有无经营许可证、审定证书、营业执照等,有无建立购销台账并进行记录。共检查门店300家次,批发点6家,蔬菜生产基地5家,出动检查人员280余人次。植物检验检疫开展田间检疫35次,签发产地检疫合格证101份,涉及122个品种,5个作物,种植面积40360亩,总产量4119吨。办理调运检疫,签发省间植物检疫证书342份,省内植物检疫证书50份,15个调运单位,涉及108个品种,2个作物,调运数量1841.302吨。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一是服务经营主体,探索农技推广服务新机制。由我单位牵头,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成立了“勉县粮油规模发展协作联合体”,会员有17家合作社组成,设置机械(耕种管收机械)组、无人机组、水稻生产技术组、油菜生产技术组等6个工作组,已组织开展技术交流、现场观摩、工作座谈会8次,并由秸秆综合利用组统一收集各主体水稻秸秆,提高了秸秆开发利用,避免了秸秆浪费。二是扎实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快油菜育种小镇建设。在勉县周家山镇黄沙社区建成“中国黄沙育种小镇”,并树立标志石刻。建立长期固定展示基地310亩。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陕西油菜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市科技局认定为油菜种子产业星创天地和汉中市油菜种子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省科协认定为陕西省省级专家工作站。是全国(杨凌)油菜科技大会永久举办地,已经连续举办6届。2、经济效益:一是建立省级稻油“1253”高效模式示范村—新街子镇杜寨。集成示范推广“品种+提单产配套技术+无人机喷防+机械收获”的高效生产技术模式,通过“订单生产”,开发“杜香香”牌原生菜油加工,接链电商、朋友圈、延长粮油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今年收获油菜单产平均208.4公斤,较去年增产21.44公斤,增幅11.47%。二是猕猴桃发展提质增效,全产业链建设赋能提速。推广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技术5120亩,逐步实现果园网络化远程管理;完成猕猴桃高质高效示范园土壤改良2000亩,改造低质低效果园1200亩;建成3000吨果品贮藏库实现分批分时错峰销售。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农技推广难度进一步加大。二是应对自然灾害及极端天气造成农业生产应急保障经费和保障措施不到位。2、改进措施针对以上问题,一是我们要着力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稳定粮食面积,积极推广增产增收新品种,推进稻油作物机械化栽培技术,从节本增效上提高农民种田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并且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突出品牌建设,抱团作战。二是针对自然灾害等制约农业生产的因素,我们应加强三情监测调查,做好重大病虫预测预报工作,制定抗灾救灾技术指导意见。加强苗情、墒情监测预报,及时调查掌握作物情况,指导大田生产。及时关注极端天气变化,广泛宣传动员,积极做好救灾抗灾复产工作。四、2025年工作计划1、坚持以粮食安全生产为主,发挥职能职责,做好四大粮油生产技术服务指导,突出做好苗情调查、技术宣传培训。稳定粮食播种面积45万亩,油料播种面积18万亩。着力建设稻油“1253”高效模式杜寨省级示范村,引导杜寨村改造大米、菜油加工工艺、产能,开发优势特色产品、开发农旅融合,延链补链。2、创建育种小镇,提升油菜制种水平。以汉中新丰农业科技公司为依托,持续创建“中国黄沙育种小镇”,打造油菜育繁一体化的平台,将“化杀制种”新技术转化成大产业,提高我县种业综合实力。3、稳定果园面积,建设绿色示范园区。建立8个特色水果绿色高效示范园,带动全县果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综合竞争力再上新台阶。4、抓好蔬菜保供基地,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新建2000平方米的连栋双层充气保温大棚,建设高规格育苗棚1000平方米,,带动周边蔬菜种植户新品种种苗需求。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5、聚焦产地环境,推进肥药减量增效。继续做好肥药双减技术指导工作,到2025年底肥料、农药利用率达43%以上。7、加强日常监管,保障农业用种安全。做好水稻、玉米、油菜、小麦、蔬菜种子的质量抽检工作,保障农业生产用种质量安全。做好种子生产经营备案管理工作;做好油菜种子生产田间检验和转基因检测工作。8、健全预警体系,防范自然灾害风险。健全风险机制做好农业灾害性天气预警工作,做好突发性重大洪涝、干旱灾害原因引发的农业灾害预防、应急处置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对种植业生产的损失。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