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千阳县奶山羊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千阳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千阳县牧草工作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全县奶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制定与实施;承担全县奶山羊产业化项目争取与实施、项目资金监督管理;承担全县奶山羊产业发展成效考核、公共信息发布及高素质职业养殖户培育;承担全县奶山羊产业生产加工协调指导、营销宣传推介;承担全县畜牧技术引进示范、试验推广、技术培训及指导监管畜禽遗传物质、种质资源保护;承担全县饲草基地建设、饲草新品种及技术试验推广等工作。 | |
住所 | 千阳县城宝平路90号 | |
法定代表人 | 石志强 | |
开办资金 | 328.3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千阳县畜产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3.16万元 | 172.5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畜产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优化全产业链,推进奶山羊高质量发展。一是制定“吨产羊”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对全县奶山羊开展全面普查鉴定,采集生产性能各项数据,构建核心群。实行吨产羊精细化、个体化饲喂,规范化、智能化管理,激发生产潜力,提高产奶水平。将挤奶频次增产、全混合日粮饲喂、羔羊育成等六大技术推广应用与“吨产羊”培育相结合,实现饲养管理科学化、群体平均日单产水平提高0.5公斤以上,羔羊成活率达到90%以上,疫病发生率降到5%以下。目前全县总计鉴定和培育“吨产羊”5019只。(二)蜂产业延链强链,加速中蜂产业发展。扩大养殖规模,在草碧、高崖、南寨、张家塬4个镇,北部山区蜜源集中的上店村、白村寺村、南湾岭、老庄沟村、普社、坪上、东庄村、高明村发展中蜂养殖户186户,发展中蜂养殖示范场15个,中蜂存栏8.1万群,蜂产量达到2000余吨。(三)精准高效管理,奶牛产业稳步发展。一是按期上报市畜牧中心《奶牛养殖场生产经营风险监测排查统计表》5个场、每季度按要求上报《全市规模养殖场生产情况台账》。二是配合县畜产局做好奶牛肉牛整县推进项目,召开推进会2次。三是对全县奶牛场推广奶牛性控繁育、TMR饲喂等技术,目前,奶牛场已全部实现使用性控冷冻细管和全程养殖机械化。(四)强化服务和指导,提升养殖水平。健全以“奶山羊”专家、“千阳蜂农”、职业农民和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培养为主体的畜牧产业实用培养机制,制定培训计划,明晰任务,围绕奶山羊、中蜂饲养管理,举办畜牧产业技术培训59场次3160人,其中举办奶山羊专家培训5期,146人次,认定“羊专家”20人;举办“千阳蜂农”5期133人次,认定千阳蜂农20人。(五)做优饲草保障,夯实发展基础。一是全县2024年种植饲草3.49万亩,其中:青贮玉米3.01万亩,苜蓿种植面积3911亩,黑麦种植面积925亩。二是完成2024年全县粮改饲项目38个主体申报实施、项目验收,验收带棒青贮玉米3.16万吨,核算项目补助资金135万元。三是全县有大型青贮收割机18台,割草机、捡拾打捆机、旋转式压扁割草机等专用机械40余台,饲草生产机械化率达到98%。(六)落实监管责任,提升渔业发展。为做好渔业养殖场安全监管工作,和全县10个渔业养殖场签订2024年养殖安全责任书,随时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通知渔场做好安全防汛工作,按时对渔场进行安全检查,使渔业养殖有序稳定的开展。(七)紧抓环保安全,保障健康发展。一是年初与规模以上养殖场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全年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共排查135场次,并对排查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二是制定粪污资源化制度,全年统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计划表213份,检查指导畜禽粪污处理台账152场次,对台账内容记录不准确,不规范的及时进行纠正。三是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在2个示范村、2个示范场(大户)、3户散养通过试点推广EM菌环境改良剂和覆膜堆肥法,减少环境污染,解决畜禽粪污臭气扰民问题。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全面开展奶山羊人工授精配种工作,全县推广奶山羊人工授精配种8198只,受胎率达到96%以上。争取市科技计划千阳县饲草试验示范田基地建设项目资金15万元。招引北京莱澳洲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在全县推广智慧型移动羊舍建设并成立千阳县奶山羊综合服务中心。完成2024年全县粮改饲项目38个养殖主体申报实施、项目验收,验收带棒青贮玉米3.16万吨,核算项目补助资金135万元。在草碧、高崖、南寨、张家塬4个镇,发展中蜂养殖户186户,发展中蜂养殖示范场15个,中蜂存栏8.1万群,蜂产量达到2000余吨。举办畜牧产业技术培训59场次3160人,其中举办奶山羊专家培训5期,146人次,认定“羊专家”20人;举办“千阳蜂农”5期133人次,认定千阳蜂农20人。2024年获得全市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先进集体;全市农机人员入园服务先进集体;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奶山羊良种繁育体系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虽然我们在全年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单位技术人员在奶山羊疫病防控方面理论知识和经验欠缺。单位技术人员加强奶山羊疫病防控方面理论学习,单位4名农技指导员包抓12户示范主体,入户指导奶山羊疫病防控知识。2“吨产羊”培育数量少。建立健全“吨产羊”繁育选育技术规程,培育和壮大“吨产羊”存栏规模。3、饲草配送中心饲草加工和销售数量少。推广牧草机械化耕作技术,全株玉米青贮、裹包技术,形成草畜配套,种养一体新格局。四、2025年工作计划围绕上述工作,在2025年重点做好以下各项工作:1、完成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规模养殖类)示范县创建、中蜂省级标准的发布。2、建立健全“吨产羊”繁育选育技术规程,全力推进奶山羊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应用,培育和壮大“吨产羊”存栏规模。3、持续扩大奶山羊繁育冷冻制备技术并试验推广冷冻精液技术,使奶山羊冷冻精液应用覆盖全县养殖场户。4、持续推广奶山羊人工授精配种技术,巩固人工授精成果,大幅度提高奶羊单产,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5、抓中蜂养殖,培育中蜂养殖大户,建立中蜂养殖基地建设,创建标准化中蜂养殖示范场,推广蜂蜜生产、加工,贮存、销售技术服务工作,加强人才培育与能力提升。6、加大优质饲草种植力度。推广牧草机械化耕作技术,全株玉米青贮、裹包技术,形成草畜配套,种养一体新格局。7、抓好渔业生产和环保安全等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获得全市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先进集体;全市农机人员入园服务先进集体;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奶山羊良种繁育体系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