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蓝田县> 蓝田县焦岱中心卫生院

蓝田县焦岱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 2025-03-11 16:06
单位名称 蓝田县焦岱中心卫生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五官科、预防保健科、口腔科、急诊科、检验科、影像科。
住所 蓝田县焦岱镇焦岱街
法定代表人 李军锋
开办资金 1238.0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蓝田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49.25万元 1303.2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工作开展情况:1、以党纪学习教育为载体,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一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采取党员集中学、个人自学、党小组分组学、支部书记讲党课、举办读书班等学习方式,从而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二是严格党的组织生活,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整体合力。全年共召开院务会73次、职工会22次、支部学习会议13次,全年无违纪违法事件发生。2、认真做好医疗领域集中整治工作(一)组织协调与制度建设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组织召开院务会17次,职工大会5次。(二)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开展警示教育大会4次,对我院的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三)开展自查自纠,强化内部管理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开展自查自纠,逐级进行谈心谈话,并填写廉洁承诺书。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开展自查发现廉洁风险点,并制定相关制度。(四)严厉打击违规行为,维护医保基金安全针对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使用高值耗材问题积极开展处方及病例点评及业务培训。(五)着力纠治学术讲座推销取酬等问题,净化行业风气制定《医务人员讲课取酬制度》、《医药代表院内拜访制度》,严禁带金销售、给予回扣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六)推动医疗结果互认,提升服务效率修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流程,组织医疗技术人员参加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的专项培训。3、多措并举,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一是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夜班查房及上下班签到制度,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管理人;二是严格落实门禁制度,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消防演练1次,安全生产专题会议10次,协同派出所成立警医共建处置室,配合辖区派出所开展公安内部安全检查2次,并开展线上线下消防知识培训会3次。4、优化服务,精益求精,大力开展基本医疗一是每月定期开展处方点评,病历质量点评,每季度一次医疗质量检查,落实出院患者回访制度;二是加强人才培训;三是开展新业务新技术,一年来,共组织院内业务学习会24次,处方点评12次,病案讨论12次。门诊人次31107人次,住院735人次,家庭病床31人,其中中医治疗量11629,西医治疗量9158,中医占55.96%。抢救急诊危重病人6例。120出车479次,参与大型急救2次。5、严格执行医保政策规定,确保政策惠及民生全年村级督导4次,发放各类宣传彩页1000余份。总签约22007人,门诊统筹报销15907人次,门诊总费用1075376.76元,统筹报销579001.41元,门诊慢性病就诊人次1009人,总费用145134.77元,补偿金额82862.94元,门诊两病就诊人次16人,总费用610.32元,补偿金额215.35元,中医特色门诊就诊人次719人,总费用41852.50元,补偿金额22517.90元,普通门诊就诊人次1372人,总费用105969.43元,补偿金额47382.06元,医保住院患者660人次,住院总费用1648751.68元,补偿金额1157947.95元。6、严格执行政策规定,良性推进药品及财务管理目前我院共有西药及中成药品规231种(国家集采中选药品114种、国谈药品4种)、中药饮片376种。平均配送率达到96%,使用率100%,对辖区17家卫生室实行统计代购药品,平均配送率86%,使用率90%。全部药品零差率销售。全年共进购基本药物(4+7中选药品及国谈药品)2379262.84元,销售2325280.91元。中药饮片进购161365.50元,销售173671.94元。全年印发宣传单400余份、开展咨询和宣传活动4次,召开乡医培训会5次。全年业务总收入4037283.62元,其中医疗收入1402423.67元,药品收入2626320.66元,其它收入8539.29元。7、加强组织,做实做细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1、居民健康档案全镇常住人口19103人,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9046份,电子档案建档率99.70%,档案更新动态数13528份,健康档案使用率71%。2、老年人健康管理全镇老年人口摸底数3469人,免费体检2230人,体检率64.28%,体检新增项目B超2230人,胸片1934人。3、健康教育全年共印制健康教育资料3种形式12种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共计12000份,其中中医内容3种。制作音频资料8种,含中医4种,在住院大厅循环播放共计播放1856小时,中医播放1104小时。固定有2个宣传栏,全年定期更换宣传栏6期12版,中医内容9版。开展健康咨询活动总结9场次,中医内容6场次,咨询人数1020余人,中医参与240人。开展14期讲座,共计参加人数610余人次,中医参与150人次。4、计划免疫工作全年出生儿童64人,建证、建卡64人,建卡、建证率均达到了100%。儿童常规疫苗接种2205剂次2185人,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6%以上。非免疫规划224剂次204人。全年冷链运转12次,并及时上报各类报表;按照上级要求完善档案共900余人。5、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每学期定期督导辖区托幼机构及中小学各1次,覆盖率达100%;开展冬季传染病入校宣传3次(小学、初中、高中)覆盖率100%。全年上报传染病60例,其中乙类传染病32例、丙类传染病28例,报告的传染病登记率、上网率、报告率均达100%,于3月和5月分别对我辖区每户0----6岁儿童发放8.4消毒液共1745瓶,8.4液安全使用告知书1500份,预防手足口病宣传单1500份;相关知识培训12次,村级督导4次;举办相关知识宣传栏2期。食源性疾病上报21例,散发病例管理23例,全年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6、0-6岁儿童健康管理辖区内活产77人,新生儿访视77人,新生儿访视率100%。0-36月龄岁儿童共378人,完成体检821人次,健康管理率97%,托幼机构体检586人,在平时儿保工作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儿童,及时指导家长进行矫正,对于筛查出的重点儿童进行专案管理并定期随访,并指导家长正确护理。并按时完成信息报表,开展宣传活动4次,业务培训4次,业务督导5次。7、孕产妇健康管理全年总产妇数75人,活产77人,产前检查75人,产后访视75人,住院分娩75人,住院分娩率为98.9%;高危产妇33人,检出率为100%;高危住院分娩为33人,管理率为100%;办理母子健康手册68本,孕期享受免费检查,100%能在住院后一站式结算。8、慢病管理工作全镇常住人口19103人,高血压患者实际管理人数2206人,健康管理率44.46%,规范管理人数1668人,规范管理率75.61%,血压控制正常人数1680人,血压控制率76.16%;糖尿病患者实际管理人数729人,健康管理率38.17%,规范管理人数556人,规范管理率76.27%,血糖控制正常人数545人,血糖控制率74.76%。9、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全镇在册登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59人,其中在管158人,非在管1人,失访0人,累计死亡1人,全部规范管理并且按时做好随访工作及信息录入;全年共体检140人,住院11人,体检率88%,已完成体检率并将体检资料完善归档。10、卫生监督协管完成辖区医疗机构25家,供水单位12家,公共场所24家,学校12家,涉及职业病单位2家的一户一档资料建设、排查、及督导工作,更换宣传栏12期,流动宣传5次;生活饮用水巡查48次,医疗机构卫生巡查96次,学校春秋季卫生督导2次,非法行医巡查100次,配合蓝田县卫生监督所取缔无证坐堂医生案件2起,巡查中取缔流动非法行医2起。食源性疾病巡查72次,均为发现食源性疾病。职业卫生巡查2家4次。11、结核病防治工作推介肺结核可疑患者67例,推荐到位65例,64例排除肺结核病;其中1例经检查确诊为病原学阳性患者,目前正在管理中,到位率97.01%。肺结核患者追踪2人,已按要求完成追踪。已登记肺结核患者8例,目前正在管理4例,2例患者已转出,1例患者拒绝管理。出刊宣传栏6期,开展咨询活动7次。12、中医保健管理今年开展了中医讲座6场,300人,中医保健知识宣传栏9版期,咨询活动6场350人,发放中医印刷资料6000份;老年人中医健康指导人数3416人,指导率98.47%;接受中医随访高血压2043人,高血压中医药健康管理率92.23%,糖尿病中医随访684人,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93.3%;完成0-6岁儿童中医药指导360人,中医药保健管理率95.23%。冠心病中医指导43人,中医指导率100%。孕产妇中医指导75人,中医指导率71.4%。13、地方病全年管理二度甲肿28人,完成随访56次均已录入系统,开展地方病防治知识宣传6次,春秋季学校宣传2次。布病、麻风病调查各1次,地方病防治知识培训4次,季度督导4次。14、家庭医生签约全面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全年共签约16715人,签约覆盖率为87%;其中重点人群签约10345人,(老年人3535人,儿童294人,高血压2337人,糖尿病758人,结核病5人、严重精神障碍142、残疾人265、贫困户2820人、计划生育135);签约率覆盖为83.4%。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干部职工服务意识明显提高。2、新业务开展成绩突出。三、存在问题:(一)缺乏编制。(二)缺乏学科带头人,业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远程会诊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四)“两个允许”落实不到位,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需要再提升。四、整改措施(一)加强清廉医院建设,持续做好专项整治工作(二)探索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认真落实“两个允许”(三)谋划区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建设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号码:76699045861012211C2101,有限期限:2025年1月1日至2029年12月3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接受陕西省慈善联合会捐赠高端心脏彩超1台,在B超心电图室正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