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宜川县委理论讲师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政策宣传,促进社会发展。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对在职干部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教育;其他理论培训和讲座工作。 | |
住所 | 宜川县党政综合办公大楼1211室 | |
法定代表人 | 梁鹏 | |
开办资金 | 6.2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宜川县委宣传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万元 | 2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物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变更事项:法定代表人发生了变化,2024年11月17日法定代表人由王奇梅变更为梁鹏。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本年度,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委宣传部的组织领导下,我单位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加强县委中心组学习3月4日,印发《2024年全县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工作计划》;3月18日,联合县委组织部印发了《2024年全县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安排》,并将文件印发至县委中心组成员及全县各党工委,明确了中心组学习学习任务、学习要求,确保学习不走过程,发挥实效。不断健全党委(党组)中心组旁听、管理、考核等制度,使各级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轨道。采取集中学习、专家辅导等方式,全年组织开展县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3次,研讨交流65人次,并撰写了调研报告、学习心得或理论文章68份。全县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累计集中学习268次,研讨交流512人次。县委宣传部、县委讲师团对农业农村系统、交里党委、英旺党委、城建系统、财政党委、公安党委、壶口党委、教育体育党委、经济发展改革等9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进行了旁听点评指导,不断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坚定了信仰信念,筑牢了思想根基。二、常态化开展党的政策理论宣讲认真开展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纪学习教育、延安精神等宣讲活动。一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全面深入各党委(党组)集中开展宣传宣讲,并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上进行集中学习。一是全县开展全国两会精神宣讲114场次、覆盖6700余人次;二是组建了宜川县党纪学习教育宣讲团,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示范宣讲17场、覆盖1480余次,全县各党委(党组)共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宣讲258场次、覆盖7630余人次;三是组建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团和文艺宣讲小分队,领导干部带头宣讲10场次,文艺宣讲小分队宣讲10场次,宣讲团开展示范宣讲8场次,覆盖人数达635人次,各党委(党组)共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学习68次,宣讲活动达316场次,覆盖人数达到53800余人次。各党委(党组)共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68次,宣讲活动达316场次,覆盖人数达到53800人次。三、扎实开展文明实践一是开展阵地建设、业务培训,强化示范引领。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标准,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全县共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7个,实践站11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个、实践基地2个,形成纵向覆盖到县乡村,横向辐射进机关单位的“1+7+116+N”的文明实践网络体系。二是完善志愿服务体系,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目前我县建立了以县长任总队长的志愿服务总队,各党委组建了28支志愿服务大队,“宜小”系列志愿服务队36个,332支志愿服务小队,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爱心大篷车”“女企业家协会”“蓝天救援队”等12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开通“同心筑梦”志愿服务热线,征集群众急难愁盼信息,同时在镇村两级打通人大、政协在各乡镇设立的“人大联络站、“社情民意工作室,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议事会”四个渠道收集社情民意,倾听群众的内心声音和真实诉求,全县各文明实践所(站)累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610余次。四、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紧紧围绕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创新理论这条主线,切实加强理论宣讲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全县形成了领导带学,干部研学,群众热学,学以致用,学用相长的浓厚氛围,为建设生态、开放、幸福新宜川提供了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五、存在问题今年以来,县委理论讲师团上下齐心协力,不断努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县上理论宣讲有组织,有部署安排,因为没有专职宣讲成员,都是兼职宣讲,抓落实执行难度大;2、基层站所硬件设施都已到位,但内生动力不足,开展实践活动积极性低,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3、各乡镇实践所人员流动过快,工作衔接出现断档,需要县实践中心加强沟通和培训力度。六、整改措施一是扎实推进理论学习,将党的理论政策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使领导干部提高政策学习的实效性实用性;二是创新学习方式方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三是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着力打造示范所、站;四是创新文明实践活动形式,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七、下一步工作打算讲师团方面:继续抓好中心组学习。丰富专题研讨和学习内容,增加交流发言人数次数,争取达到常委、政府部门县级领导全覆盖;丰富学习方式,开展实地研学活动,采用“边看边听、边学边悟”的方式,沉浸式、体验式学习,增强学习实效。大力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延安精神等方面的理论宣讲,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理论宣讲“五进”活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在志愿服务上下功夫。按照党员干部带头、专业人员跟进,乡贤人士参与的要求,整合调动社会各方力量,进一步充实志愿服务队伍。精准对接基层期盼,有序开展活动,通过我们实实在在的志愿活动,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在结合融入上下功夫。立足我县实际,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贯穿融入到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建设之中,进一步融合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依托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运用学习教育、专题宣讲、道德讲堂等多种方式,精心组织各类主题活动,在实践中提高基层群众文明素质。在“五个”渠道上下功夫。利用好人大设立的“人大联络站”、政协设立的“社情民意工作室”、“村民议事会”、“同心筑梦”志愿服务热线、志愿者等五个渠道收集社情民意,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工作新模式。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