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千阳县>
千阳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
千阳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11 16:05
单位名称
千阳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全县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等工作。
住所
千阳县城关镇东大街16号
法定代表人
张元锋
开办资金
1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千阳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万元
17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在县财政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各有关单位的协同配合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及宝鸡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我县财政重点工作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推进全县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等工作,盘活国有资产。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自2022年12月30日国有资产管理中心正式向相关部门申请办理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以来,我们始终秉持着高效、透明、规范的管理原则,严格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在资金来源的筹集与资金的合理使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资金来源的多元化与稳定性国有资产管理中心的设立,标志着我县在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确保中心能够顺利运行并有效履行其职责,我们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确保资金的稳定供给。截止至2024年12月,我县为国有资产管理中心筹集的开办资金已达到17万元,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我们对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视,也彰显了我们在资金筹集方面的实力与决心。在资金来源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依靠县财政的拨款与专项资金的注入,这是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为我们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二是通过争取上级部门的补助与奖励,进一步丰富了资金来源;三是积极探索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如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国有资产的经营与管理,虽然目前这一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已初步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力与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始终注重资金的合理使用与监管,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用在刀刃上,真正发挥其在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尽管我们筹集到了17万元的开办资金,但截至目前,我们并未盲目地将这些资金投入到具体的项目中,而是将其作为“种子资金”,为后续的业务开展与资产运营提供有力的保障。(二)资金使用的审慎与规划在资金的使用方面,我们始终秉持着审慎与规划的原则,确保资金的合理、高效利用。截止现在,我县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尚未使用任何开办资金,这并非意味着我们在资金使用上存在懈怠或保守,而是我们深知国有资产管理的复杂性与长期性,需要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探索并实践出最适合我县实际情况的资产管理模式。在这一年里,我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制度建设、人员培训以及市场调研等方面。我们制定了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在资产管理中的职责与权限,为资产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我们组织开展了多次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提升了管理人员在资产管理方面的专业素养与实操能力,为后续的资金使用与资产配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我们还深入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各类资产的市场行情与潜在价值,为后续的资金使用与投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通过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我们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规划,为未来的业务开展与资产运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们将继续秉持着高效、透明、规范的管理原则,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将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逐步将资金投入到具有潜力的项目中,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我们也将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与人员培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的整体水平,为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在县财政局机关及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各配合下,为进一步加大资产盘活力度,支持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2.国有企业各项改革阻力较大。(二)改进措施1.以《千阳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实施办法》为依据,进一步夯实责任,不断增强监管力度,坚持常态化督导监管,计划在2023年开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督促全县行政事业单位逐步建立起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监管模式,确保资产清查工作取得实效。2.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核查和审批资产处置行为,切实做到产权清晰、监管有力、安全完整。进一步规范资产出租出借管理,逐步实现平台之外无交易,推动“阳光交易”贯穿到资产配置、投入使用、资产处置全过程,优化资产结构,切实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增值。四、2025年工作计划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要求,准确掌握资产存量、使用情况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资产管理系统作用,加强资产动态实时监管,精细化管理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按照“谁承担管理维护职责由谁入账”的要求,将全县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等资产分类登记入账,确保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物相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