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铜川市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铜川市新区畜牧技术推广站)

铜川市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铜川市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铜川市新区畜牧技术推广站)

发布时间: 2025-03-11 15:24
单位名称 铜川市新区动物卫生监督所(铜川市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铜川市新区畜牧技术推广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动物防疫计划组织实施动物防疫预防工作监督动物疫情管理、病例监测、诊断、流行病学调查畜牧技术推广、技术人员培训、指导
住所 铜川市新区景丰路8号
法定代表人 蒋卫
开办资金 40.8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新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0.89万元 27.8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3月,办理开办资金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一)全面完成春秋两季动物防疫,确保疫情稳定、畜牧业健康发展。累计免疫生猪4.4万头,牛5836头,羊5300只,鸡28万羽,犬0.1万只,应免疫密度100%,群体免疫密度常年在95%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达70%以上。(二)完成疫病和抗体监测工作。采集并检测春秋集中和考核样品共860余份,完成布病检测1000份。(三)完成重大动物疫病预测预警疫病防控工作。为了科学评估我区疫病流行趋势,每季度开展疫情分析及预测报告,全面掌握全区动物疫病发生情况,为决策部门决策提供科学、高效的科学意见。(四)加强人畜共患病检测,进一步净化公共卫生环境。一是组织召开布病防控知识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46人次,印发《牛羊布病防控》宣传彩页500份;检测牛羊布病1643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二是严格落实高致病性禽流感强制免疫制度,加强对养殖环节的监督检查和监测预警,检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新城疫各200份,结果均为阴性,有效降低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向人类传播的风险;三是加强狂犬病防控工作,全区设立了4个狂犬病注射点,为做好全覆盖有人养的犬免疫工作打下基础,累计免疫狂犬病疫苗1000余只。四是持续开展人畜共患病日常巡视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共开展12轮巡视工作,巡视养殖场400余户次。确保我区公共卫生环境安全。(五)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疫情。一是扎实开展防控技术培训,召开了2次非洲猪瘟防控技术培训会,培训人数46人次。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集中区域,进村入户指导,把防控技术知识带到广大养殖场户中;二是开展“大清洗大消毒”活动,召开专题培训会,讲解“大清洗大消毒”相关技术要领,印发“大清洗大消毒”宣传彩页500份,发放消毒液600瓶;三是严格落实非洲猪瘟紧急排查报告制度。落实专人,按时上报《非洲猪瘟紧急排查周报告表》,累计排查生猪46.7万头次。全区疫情稳定,无非洲猪等疫病发生。(六)继续推进全区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全区养殖场备案46家,其中达到装备配套验收规模的15家,通过验收的14家,通过率93.3%,其中大型规模养殖场5家,全部通过验收,通过率100%。多种方式开展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同时制作发放资源化台账200本,资源化利用主推技术明白纸500张、指导签订粪污处置协议150份,提升了养殖场粪污资源处理装备配套率,提高了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保障了全区粪污资源化任务指标的完成。(七)完成全年检疫工作和畜禽保险任务。完成检验生猪28320头,牛153头;完成能繁母猪保险0.18万头,仔猪0.45万头,育肥猪保险4.4万头,奶牛保险710头,奶山羊保险2200只。(八)积极培育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全面实施兽医社会化服务示范点,做好养殖户强制免疫与社会化服务的有效衔接。(九)做好养殖场生产安全检查督查工作。更好的保障群众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同时保障畜产品安全和养殖场生产安全,我所多次深入养殖场开展各项工作。一是多次深入长命村兰正大家庭农场、阡驰养殖科技有限公司、优源家庭农场等辖区畜禽养殖场指导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建设和规范处置技术等工作开展现场指导工作。共计指导养殖场户55家,规范台帐建立,废物处置等进行了现场指导;二是对全区养殖场从消防设施的配置,饲料库房原料的安全堆放,线路故障和围挡设施隐患排查方法等进行了现场检查和指导。将安全生产这条生命线牢牢抓在手中,让养殖户从思想上不松懈,保障全区畜牧产业生产稳定向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完成春秋两季动物防疫,确保疫情稳定、畜牧业健康发展。(二)保障全区55养殖场安全生产,推动全区畜牧产业稳定发展。(三)全区共完成生猪检疫28320头、牛153头。(四)加强人畜共患病检测,净化公共卫生环境。三、存在问题(一)兽医实验室有待进一步完善。全区没有标准化兽医实验室和专业的实验室检测人员,只有建设标准化实验室,增加专业检测技术人员,保证我区动物疫病能迅速检测,快速处置,确保公共卫生安全。(二)基层动物防疫队伍和体系建设有待加强。近几年人畜共患病疫情不断发生,非洲猪瘟防控、畜牧生产安全等工作量加大,单位人员少,经费不足,很难满足当前复杂工作的需要。四、整改措施(一)单位积极对接市级部门,向管委会争取资金,解决工作中实验设备需求,同时人员综合运用,全体人员进行培训学习,三年轮换一次专业部门工作,专业人员都能够完成不同专业部门工作。(二)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少,后勤部门人员也要从事技术工作,完成本职工作,同时积极配合业务部门工作,在培训会议、技术推广、养殖场督查等各项工作全都要上岗,通过人员调配完成各项工作。五、2025年重点工作(一)扎实做好春秋两季防疫工作,实现动物强制免疫群体密度常年保持在90%以上,应免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水平保持70%以上。通过组织全区春秋防疫培训,以发放宣传资料和现场解答方式,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技能,确保免疫密度、质量和效果达标。(二)持续做好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此疫病没有疫苗控制,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我们将持续强化疫情排查,强化生猪检疫,强化生猪调运监管;持续做好宣传、指导养殖户做好“大清洗大消毒”,提高养殖场生产环境,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疫情。(三)持续做好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一是强化宣传培训,营造舆论氛围,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疫情,科学加以防范;二是强化应急储备,落实工作保障。三是狠抓源头管控,推动监测净化。四、抓示范,促提升。创建一个区级非免疫布鲁氏病净化场,提升养殖户疫病防控能力。(四)持续做好畜牧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切实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紧盯生产管理存在盲区和薄弱环节,持续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工作;二是深入生产一线,全面加强防火安全。紧盯燃煤燃气和用火用电等敏感环节,建立完善风险隐患台账。严防煤气中毒和其他伤人事件发生;三是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五)加大力度,依法推进养殖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到指导在前,监督检查在后,合理合规推进畜牧业安全生产工作抓实抓牢。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